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焦虑的关系。方法共选取28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际独立(r=-0.15)、人际责任(r=-0.30)、人际灵活(r=-0.15)、人际开放(r=-0.27)、个人独立(r=-0.23)、个人主动(r=-0.13)、个人责任(r=-0.26)均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或P〈0.01)。人际责任、人际开放、个人责任、个人独立4种自立人格特质进入焦虑对自立人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P〈0.05或P〈0.01)。结论自立人格对焦虑有预测作用,自立人格是焦虑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假设获得了支持。

  • 标签: 自立人格 焦虑 保护性人格
  • 简介:为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以及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艾森克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2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现象且处在中等水平。精神质(P)、神经质(N)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因子及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内外向(E)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各个因子及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学习 疲劳 人格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人格改变及其与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lncRNA水平的关系。方法以方便取样法选取58例癫痫患者(研究组)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进行人格改变筛查;以qRT-PCR筛查研究组和5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ROC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癫痫患者有9人为分裂样(S≥4)、11人为分裂型(S≥5)、17人为偏执型(S≥4)、15人为强迫型(S≥4)人格改变,有52人存在不同类型人格改变(89.66%)。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人格改变与NONHSAG012869(PR3),NONHSAT006265(PR4),ENST00000581634(PR6),ENST00000524610(PR8)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46~-0.71,P<0.05或P<0.01)。PR1、PR3、PR8对分裂样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对分裂样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36;PR4、PR8对分裂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对分裂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30;PR3、PR4、PR6对偏执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对偏执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40;PR4、PR5、PR8对强迫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对强迫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20。癫痫研究组lncRNA表达水平对人格改变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发现,NONHSAG012869(PR3)、NONHSAT006265(PR4)、ENST00000581634(PR6)、ENST00000524610(PR8)对癫痫患者人格改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650~0.682,P<0.05,95%CI:0.546~0.784)。结论癫痫患者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人格改变常见,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对其人格改变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癫痫 外周血单核细胞 差异表达 人格改变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12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对两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确定研究组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及正常人群的人格特征。结果124例乳腺癌患者IHC结果显示,LuminalA型40例,LuminalB型3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4例,三阴性22例。各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CBF-PI-B中神经质、宜人性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开放性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腺癌各分子分型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改变性格有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 标签: 乳腺癌 人格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大五人格问卷
  • 简介: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对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对13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一般,人格发展状况较好;自我和谐各分量表及总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各分量表有相关性;性格外向、情绪稳定、态度温和的大学生自我和谐性高于性格内向、情绪起伏大、倔强的大学生。

  • 标签: 学生 大学 自我和谐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学校适应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问卷对400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显著;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总分以及学习活动适应、交往活动适应、情绪状态适应三个维度与人格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相关,其中与情绪性显著负相关,与其它人格维度及人格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人格特质 学校适应 大学新生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这些手机客户端如QQ、微信、微博、支付宝、淘宝、当当、滴滴。因此,手机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生活。但是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手机,并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的317名在校大学生,考察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以及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生源地、专业类别这些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质(N)与手机依赖及“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各维度呈正相关,神经质人格特质的被试手机依赖程度更高。

  • 标签: 大学生 手机依赖 人格特质
  • 简介:探讨人格特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并考察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大五人格测试-简版(NEO鄄FFI)、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某工科院校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淤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皆与神经质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均呈相关性(P约0.01);于神经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均呈相关性(P约0.01);盂神经质对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2,而通过消极应对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6%;榆神经质对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2,而通过积极应对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2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35%。结论: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神经质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之间的相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质部分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质量。

  • 标签: 人际关系 人格特质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与性格因素的关系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组(EH)及正常对照组(NH)各80例,分别评定EPQ量表、A型行为量表,并将EH组按A型性格评定分为A型性格及非A型性格2个亚组,分别测定EH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血压。结果EH组和NH组比较,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及A型性格者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EH组中A型性格组AngⅡ、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非A型性格组(均P<0.01),EH组A型性格分值与上述指标均呈正相关(均P<0.05),各因素中只有AngⅡ与A型性格独立相关(P<0.01)。结论某些性格因素与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有关,其机制可能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性格特征 血管紧张素Ⅱ 中年病人
  • 简介:目的封初中生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JUNIOR)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封21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407中生家庭的亲密度、娱乐性和人格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外向性三个维度呈显着相关,亲密性、娱乐性和精神质、神经质呈显着负相关,和外向性呈显着正相关。(2)外向稳定型初中生的亲密度、娱乐性、独立性水平较高。内向不稳定型初中生矛盾性水平较高。(3)以母亲为主要教育者的学生精神质水平较高,以父母共同教育学生的精神质水平较低。结论初中生的人格特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显着。

  • 标签: 初中生 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 精神质 神经质
  • 简介:为探讨大四学生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与择业效能感问卷对7所院校450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四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显著,择业效能感的来源主效应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外倾性人格特质与择业应对、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精神质与自我了解、职业信息获取维度以及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 标签: 人格 择业效能感 学生
  • 简介:探讨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为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工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武警某初级指挥院校学员427名。结果显示:①与全国同龄组男性群体、同龄组男性军人群体和军校学员群体相比,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总体人格特征较好。②武警初级指挥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员人格特征上也有所差异。③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内外向、掩饰性维度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总体人格特征较好,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武警 初级指挥院校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四川绵阳621010)摘要目的揭示当前大学生人格坚韧性现状与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人格的坚韧性,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及缓解就业难之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坚韧性人格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学生被试进行测量。用SPSS16.0做了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呈现高度相关,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方程非常显著。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解男性重刑犯乐观人格倾向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贵州省某监狱408名男性重刑犯,以《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男性重刑犯乐观人格不高,呈现较矛盾的心态(乐观倾向0.32,乐观3.48,悲观3.15)。不同乐观倾向的重刑犯在愤怒(F=7.539,P〈0.01)、敌意(F=9.785,P〈0.01)和躯体攻击(F=3.9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与乐观呈负相关(r=-0.077~-0.125),与悲观呈正相关(r=0.036~0.203)。敌意对悲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adj=0.039,β=0.242),愤怒与言语攻击对乐观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2adj=0.035,β值分别为-0.212、-0.187)。结论乐观人格倾向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重刑犯 乐观人格 悲观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提高在校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市3所高职院校1039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21±10.38)分。主观幸福感与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结论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格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其次是内外向和精神质。

  • 标签: 高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大五人格特质与护士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与大五人格问卷调查了483名护士。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因素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适应性是情感衰竭的有效预测因子(β=-0.21,P〈0.01);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均是去人格化有效的预测因子(β系数分别为-0.16、-0.22、-0.27、-0.26,P值均小于0.01);适应性、社交性、道德感人格特质是个人成就感的有效预测因子(β系数分别为0.19、-0.32、-0.18,P值均小于0.01)。结论大五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护士的工作倦怠。在对护士的管理工作中,人格特征应得到重视。

  • 标签: 护士 疲劳 大五人格特质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学生,由于起性格特质不用,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所差异。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见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量表法来对于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是否能够通过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来预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高中生 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人格倾向与睡眠质量之间有显著关系,前者能够对后者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及D型人格发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问卷调查采用D型人格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结果显示D型人格组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组;除催眠药物使用外,两组睡眠质量其他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可能与D型人格有关,制订干预方案时需考虑人格特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