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错误相关是在错误情况下的神经认知警报信号,该脑电成分的个体差异反映了错误敏感性的不同和内部感知威胁的差异性。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错误相关波波幅出现明显增强,因而过度活跃的错误监测活动是强迫症的核心功能障碍之一,与过度担忧与怀疑、反复检查等核心症状密切相关。此外,错误相关增强有望作为强迫症诊断或预测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也是该疾病潜在的干预目标。因此,进一步厘清错误相关增强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对强迫症的有效诊疗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强迫症患者错误相关的实验范式、来源脑区、特征表现、影响因素以及临床价值与应用,为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强迫症 错误相关负波 错误监测
  • 简介:摘要错误相关(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是个体错误行为反应后在额叶内侧区引起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是反映行为监控功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了强迫症ERN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就ERN与强迫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治疗中的变化、潜在的神经基础和作为疾病内表型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为理解强迫症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错误相关负波 行为监控 内表型
  • 简介:目的:探讨失匹配(mismatchnegativity,MMN)检查在正常青年人中的特点,并分析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时MMN检查的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12例青年女性(年龄29-31y,平均30.08y)和18例青年男性(年龄27-34y,平均30.22y)行MMN检查,所有受试者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查,确定ABR阈值,MMN检查在受试者在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时分别检测,采用oddball刺激方式,给予短纯音刺激,偏差刺激声为2000Hz,概率为20%,标准刺激为1000Hz,概率为80%,刺激频率为1.1次/s,刺激声强度为ABR阈上50dBnHL;观察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特点。结果所有受试者ABR阈值均≤25dBnHL。每例受试者均可引出MMN波形,女性在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9.57±20.64ms,波幅为3.82±1.38uV,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5.96±17.51ms,波幅为4.28±1.89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在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男性在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0.48±19.57ms,波幅为3.75±1.27uV,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44.81±15.42ms,波幅为3.99±1.34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在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在上述两种状态下MMN波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青年男女均能引出MMN波形,男女之间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差异,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对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影响。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听力学 注意力 正常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失匹配(MMN),并探讨其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80例CRF患者,采用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评估认知功能;根据ACE-R评分,分为正常认知患者组(ACE-R>82分,n=50)、认知障碍患者组(ACE-R≤82分,n=30),进行MMN测定,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n=60)MMN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认知障碍患者组MMN潜伏期高于正常认知患者组(d=13.1,P=0.041)、对照组(d=23.3,P=0.000),正常认知患者组MMN潜伏期高于对照组(d=10.3,P=0.046);认知障碍患者组MMN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d=-0.98,P=0.01)。(2)认知障碍患者组ACE-R评分与MMN潜伏期负相关(r=-0.380,P=0.042),与MMN波幅无显著相关性(r=0.281,P=0.140);正常认知组患者ACE-R评分与MMN潜伏期(r=-0.090,P=0.512)、MMN波幅(r=0.162,P=0.276)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失匹配异常,可能是其认知功能受损的早期标记,并与其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认知障碍 失匹配负波 量表
  • 简介:摘要失匹配(mismatch negativity,MMN)是一种在刺激偏离既定模式下引起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内源性成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有研究显示MMN与早期精神疾病的诊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社会行为功能障碍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深入研究其相关机制有助于理解疾病的电生理、认知和行为变化。本文中介绍了MMN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诱发电位 失匹配负波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障碍(DD)和广泛性焦虑(GAD)患者非匹配(MMN)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诱发电位仪,对69例DD组、41例GAD组和58名正常人(NC组)的MMN作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患者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与此,GAD组的MMN潜伏期变化方向与DD一致。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MMN和300联合应用可作为DD和GAD患者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抑郁障碍 广泛性焦虑 非匹配负波
  • 简介: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性(MMN)的特征以及治疗缓解后MMN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记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健康人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患者组于治疗5周和12周时进行MMN随访。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MMN潜伏期延迟和波幅降低(正常组199.7±29.9ms和7.8±3.8μV,患者组221.4±32.6ms,4.5±3.3μV,P均〈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P〈0.01)。(2)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低,与PANSS阳性症状和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P〈0.05~0.01)。(3)患者组经治疗12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P〈0.01),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结论:MMN技术可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脑电的自动加工过程。MMN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检测指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失匹性负波 认知障碍 随访研究 状态标志
  • 简介:目的了解3634例健康体检者脉搏传导速度(baPWV)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警总医院的健康体检者3634例,其中男性2421例,女性1213例,年龄35-85岁,平均(51.9±10.1)岁。根据baPWV值,分为baPWV〈1400cm/s组(2031例)和baPWVd〉1400cm/s组(1603例)。检测脉搏传导速度,体质指数(BMI)、血压(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U-MA)等。结果与baPW〈1400cm/s组比较,baPWV〉1400cm/s组BMI、BP、FPG、TG、TC、LDL-C、hs-CRP、Hcy、U-MA以及Cys-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aPWV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5.161,95%CI:3.943-6.757)、收缩压(OR=3.592,95%CI:2.538-5.084)、舒张压(OR=3.413,95%CI:2.377-4.901)、空腹血糖(OR=1.681,95%CI:1.237-2.283)、TG(OR=1.420,95%CI:1.075-1.8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656,95%CI:1.010-2.716)、尿微量白蛋白(OR=1.451,95%CI:1.032-2.040)。结论年龄、BP、FPG、U-MA、LDL-C、TG为脉搏传导速度异常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神经反馈(NF)技术改善主观认知下降(SCD)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自2019年4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招募的10名SCD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通过脑电NF技术在2周内进行5次基于失匹配(MMN)的神经活动调节。以中线额中点(Fz)、中央点(Cz)以及顶点(Pz)3处电极为训练电极,基于Oddball范式以听觉音调刺激(标准刺激1000 Hz,偏差刺激为个人听力辨别阈值)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的MMN特征,视觉圆盘刺激反馈患者动态神经活动信号。比较SCD患者NF训练前后的ERP波形及标准MMN特征(幅值与潜伏期),评估患者训练前后神经活动水平变化;使用9种(3种类型×3种梯度)N-Back工作记忆任务与听力辨别能力测试评估认知能力改善情况。结果ERP分析结果显示,与训练前比较,SCD患者训练后MMN波形更显著,标准与偏差刺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z、Cz以及Pz电极3处MMN幅值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工作记忆任务中,听觉音调3-Back任务训练前后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MN的NF技术可显著提高SCD患者的MMN幅值与听觉工作记忆任务准确率,有望成为改善临床早期AD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潜在方案。

  • 标签: 脑电神经反馈 主观认知下降 失匹配负波 工作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性情绪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10—2019-04入住本院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当天和出院时(第15天)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得分情况。结果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24.07±5.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DA评分总分46.41±4.00,其中焦虑部分得分12.07±2.11,抑郁部分得分11.78±1.396,内向激惹部分得分10.96±2.0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神经内科患者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住院 负性情绪 相关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已应用到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调配、使用等各个方面,在药品信息核对、药品与患者匹配等重要环节起到了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用药错误的作用。但由于人为操作、技术水平等因素,条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可发生用药错误。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的防范,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和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组织药学、护理、信息及管理方面的专家,以《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为依据,历经数次论证,形成本指导原则。与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可发生在药品入库与出库、药品调配与发放、静脉药品配制、患者给药等环节,风险因素包括系统因素(条码质量受损,条码打印质量差,扫描、打印设备问题,包装问题,系统自身缺陷以及内条码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等)和人员因素(条码信息维护错误、信息更新不及时、贴错条码、内条码信息量过少、操作失误及执行不当等)。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自动化和信息化,建立完善的复核制度)与管理策略(规章制度、环境与人员)。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涉及药品条码技术应用和管理的所有医务人员。

  • 标签: 用药错误 条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J现象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上海市胸科医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纵隔肿瘤、食管肿瘤及肺部肿瘤的患者共277例,分为左肺肿瘤组、右肺肿瘤组和纵隔窗肿瘤组。观察各组病例12导联心电图与胸部CT影像,分析心电图J现象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的277例样本中,J共107例(107/277,38.6%)。J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有显著相关性(P<0.000 1,χ2=97.48),对预测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7%和86.6%。其中,纵隔窗肿瘤组J预测肿瘤接触心脏的敏感性(81.3%)和右肺肿瘤组J预测肿瘤接触心脏的特异性(91.9%)最高。结论心电图J与胸部肿瘤接触心脏有密切关联,同时对预测后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肺肿瘤 食管肿瘤 纵隔肿瘤 心电图 J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皮功能与动脉硬化相关性,探索反应性充血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对血管老化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内皮功能检测的体检人群304例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内皮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内皮功能与年龄、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探究内皮功能与年龄关系时,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分组;根据吸烟史将整体人群分为吸烟或曾吸烟组、不吸烟组,在此基础上探究年龄节点;探究动脉硬化与内皮功能相关性时,将整体人群按脉搏传导速度均值分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单变量回归研究,发现内皮功能障碍与75次心率时标准动脉反射增强指数(AI@75)[比值比(OR)=0.970,P<0.01]、肱踝脉搏传导指数(baPWV)均值(OR=0.999,P<0.05)、平均动脉压(OR=0.959,P<0.01)、年龄(OR=0.976,P<0.05)、血红蛋白(OR=0.985,P<0.05)存在相关性,经多变量回归研究,发现AI@75(OR=0.969,P<0.05)、血红蛋白(OR=0.985,P<0.05)是内皮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拟合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48,渐进显著性为0.001,Nagelkerke R2=0.235,即该模型可解释23.5%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结论内皮功能与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对于吸烟、高血压人群,应警惕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对于血管老化的预测,动脉硬化程度与内皮功能应共同检测、相互参考。

  • 标签: 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硬化 血管老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与碎裂QRS(fQRSs)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3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行心衰定量标志物(BNP)急测,彩色超声心动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X线片等辅助检查。依据患者BNP结果分为对照组(BNP<400pg/ml)36例,观察组(BNP>400pg/ml)37例,对两组fQRSs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行fQRSs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BNP值越高,fQRSs发生率越高,表明fQRSs可作为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碎裂QRS波 相关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SCS)和Alzheimer病(AD)在非匹性(MMN)检测中的特征。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对38例SCS和32例Alzheimer病(AD组)及40例正常老人(NC组)的MMN作检测。结果(1)与正常老年组比较,AD组MMN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2)SCS组无上述变化;(3)AD组MMN潜伏期延迟及波幅低于SCS组。结论MMN技术可作为P300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而用于老年精神科临床。

  • 标签: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 ALZHEIMER病 非匹性负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老年疾病患者负面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干休所的病例及上级医疗单位收治的80位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护理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并结合患者个人情况调查问卷表结果分析相关因素。并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导致患者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条件差、婚姻质量不佳,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有较大的关联性(P<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降低(P<0.5)。结论:经济条件差、婚姻质量不佳,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是导致老年疾病患者负面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在护理中针对此类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 标签: 老年疾病患者 负面情绪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