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表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室间隔/(和)左心室室壁肥厚者63例,确诊率为52.5%;左心室肥大者例18例,确诊率为15.0%,左心室扩大者例39例,确诊率为32.5%。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87例患者出现心脏损伤,确诊率为72.5%,明显低于超声检查。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于左心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左心室肥大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体表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0-2021.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和体表心电图诊断,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梗死共44例,占比73.33%(44/60),左冠状动脉回旋支16例,占比为26.67%(16/60)。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定位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其中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体表心电图的表现为STaVr↓≥0.05mV、STV3↓/STⅢ↑>1.2;右冠状动脉患者的表现为:/STⅢ↑>STⅡ↑>1、STaVL↓/STⅠ↓>1、STV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体表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通过心电图相关参数有效定位梗死动脉,为早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体表心电图 梗死动脉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出道室性早搏定位应用体表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共计60例,分别计算V2导联R波振幅指数以及时限指数、V2导联移行指数,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SV2/RV3 指数,分析与射频消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V2导联R波振幅指数、V2导联移行指数对照,实施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胸部引线移位区、SV2/RV3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论:应用V2导联R波幅度指数、时间指数和V2导联的移位指数可实现疾病鉴别。

  • 标签: 体表心电图 流出道室性早搏 定位 诊断
  • 简介: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心内科的急症.发病时心率变异大,持续时间长,并且反复发生.传统的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只能抑制心动过速发作,但最终不能根治.自从射频消融术问世以来,AVNRT得到了彻底的根治.我院自99年8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射频消融治疗AVNTT56例.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诊断 根治 体表心电图 AVNRT 房室结双径路 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分析从体表心电图(ECGT)测量QT离散度(QTd)的错误理由。方法使用立体心电图仪对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100例,进行24导通道实时同步描记12导联ECG,普通心电向量图(VCG),3导正交心电图(O-ECG),9导时间心向量图(T-VCG),变向时间心向量图(DCT-VCG)检测。结果(1)病例和对照组的QT间期,QTc在体表ECG,O-ECG,T-VCG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良好(r=0.879-0.993,P<0.01),而QTd,QTcd在体表ECG和T-VCG之间无明显相关;(2)两组所测QTd,QTcd值在体表ECG和O-ECT,体表ECG和T-VCG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QT,QTc无明显差异;(3)从两组间的比较来看:病例组较对照组QT,QTc间期均在体表ECG,O-ECGtT-VCG上有明显延长,而QTd,QTcd仅在体表ECG上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O-ECT,T-VCG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步12导联的体表ECG,在同一心动周期中只有1个整体的QT间期。QT间期的测量最好采用SECG,因从T-VCG的角度观察更准确。虽体表ECG上测量QTd在不同组间有差异,但在T-VCG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立体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 QTD 心律失常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应用价值与具体表现。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48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血钾浓度水平不同,观察患者心电图的改变与特点。结果①检测血钾浓度为5.5~7.0mmol/L者19例,其中心电图异常8例(42.11%),心电图表现T波尖而不高或高而不尖或高尖呈帐篷样;②血钾浓度为7.0~8.5mmol/L者17例,其中心电图异常者10例(58.82%),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且伴有QRS波群时限增宽且振幅降低者12例,表现为S段下移,P波降低或消失,P-R间期延长者5例;③血钾浓度为8.5~10.0mmol/L者9例,其中心电图异常者例7例(77.77%),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并伴有QRS波群时限增宽,其中4例患者出现ST段下降,P波消失或降低,P-R间期延长;④血钾浓度超过10.0mmol/L者3例,心电图异常者3例(100.00%),心电图出现QRS波群逐渐增宽,与T波融合呈现正弦波。结论心电图在诊断高钾血症中具有一定效果,心电图变化随着患者血钾浓度水平增高出现明显异常,且浓度水平越高则异常率明显增加。

  • 标签: 心电图 高钾血症 应用价值 具体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特点与右室流出道不同区域起搏的关系。方法入选186例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根据不同起搏位置,将患者分成间隔上部组(45例)、间隔下部组(24例)、前壁组(101例)及游离壁组(16例)。比较分析4组患者在右心室起搏状态下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差异。结果4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中,游离壁组QRS波时限为(173±14)ms,长于其他3组(P=0.014);QRS波群额面电轴间隔上部组为(61±47)°,而间隔下部组为(-18±52)°(P=0.01);间隔上部组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alzoneIndex,TZI)最小,而游离壁组最大(P=0.01);在4组患者肢体导联QRS主波方向比较中,间隔上部组下壁(Ⅱ,Ⅲ,aVF)导联QRS主波向上的比例最大。结论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右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在不同区域的定位,但受样本量等的影响,仍需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室间隔 起搏 体表心电图 右室流出道 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
  • 简介:目的评价冠脉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短期预后体表心电图的预测价值。方法41例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冠脉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均做全导心电图,讲心电图结果按存活组和死亡组分为两组。结果因冠脉左主干病变致心肌梗死的患者在30天的随访期中,有24例死亡,17例存活。死亡组中体表心电图aVR和aVL导联ST段均较存活组抬高(54%vs18%,P〈0.05),左前分支阻滞(83%vs41%,P〈0.05)和右束支阻滞(54%vs18%,P〈0.05)更常见,但V5导联ST段压低(17%vs59%,P〈0.05)则少见。结论对因冠脉左主干病变致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体表心电图对其短期预后预测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观察左主干病变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从而提高左主干病变的早期诊断,降低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病死率。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左主干病变组113例(LM组),前降支病变组99例(LAD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作为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采用美国GEMAC-5000同步12导心电图机分别记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痛发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以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段异常、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两种改变作为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标准。结果:LM和LAD组心电图异常ST段≥6个导联指标的发生率分别为87.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电图异常ST段≥6个导联是左主干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7.01,95%CI=1.22~12.63,P〈0.05)。两组患者胸痛发作状态下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的发生率分别为98.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发作时,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段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高度提示左主干病变。

  • 标签: 心电图 左主干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 ST段压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壁梗死时体表心电图指标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方法对6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三种体表心电图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相关梗死动脉右冠状动脉(RCA)组45例,左回旋支(LCX)组17例。(2)右冠状动脉组中ST段抬高幅度Ⅲ°>Ⅱ°发生率明显多于左回旋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T段抬高幅度Ⅲ°>Ⅱ°诊断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76.4%。(3)右冠状动脉组中aVL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明显多于左回旋支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VL导联ST段压低诊断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71.1%,特异性为82.4%。(4)左回旋支组中合并V7~V9导联ST段抬高发生率明显多于右冠状动脉组,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V7~V9导联ST段抬高诊断左回旋支闭塞的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88.9%。结论ST段抬高幅度Ⅲ°>Ⅱ°、aVL导联ST段压低以及合并V7~V9导联ST段抬高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下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观察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体表心电图评价心室肌复极指标的变化,了解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肌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猪,分别在右心房(RA)、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RVEndo)及左心室心外膜(LVEpi)起搏,记录并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Tpe)和QT间期,计算Tpe平均值(Tpe-AVE)、Tpe最大值(Tpe-MAX)以及QT间期离散度(QTd),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上述各参数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不同起部位对心室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结果LVEpi、RA、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分别为(328±24)ms、(295±13)ms、(304±17)ms,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明显长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间期没有明显差别。LVEpi、RA、RVEndo起搏的QT离散度(QTd)分别为(33±6)ms、(17±3)ms、(18±3)ms,LVEpi起搏时的QTd明显大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d(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d没有明显差别(P>0.05)。RA起搏时Tpe-AVE及Tpe-MAX分别为49±6ms及58±8ms,与RVEndo起搏相近(49±8)ms及(60±8)ms,P>0.05);LVEpi起搏时Tpe-AVE及Tpe-MAX明显增大(63±7)ms及(71±8)ms,与RA、RVEndo起搏时比较两者(P<0.05)。结论与RA及RVEndo起搏时比较,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QTd、Tpe-AVE及Tpe-MAX均明显增大,LVEpi起搏可能会增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

  • 标签: 起搏 体表心电图 不同部位 间期 复极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预测左主干闭塞的临床意义应用。方法:将2018年1与到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LM)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前降支病变(LAD)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结果:在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不管是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还是前降支病变者,管脉管腔狭窄均主要为完全闭塞,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的例数较少,观察组、对照组在I、aVL导联ST段改变以及II与IIIaVL导联ST段改变上,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主干闭塞引发的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存在一定特征,在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详细的造影分析,以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体表心电图预测 左主干闭塞 临床意义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前后体表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方法 收集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分析体表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心功能指标涵盖LVESD、LVEF、LVEDD均更优,实验组的心电图ST段回落率更优,实验组发生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绞痛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涵盖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电图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体表心电图 心功能 变化
  • 简介:目的提高体表心电图对后间隔显性房室旁道的准确定位,缩短射频消融术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5例经过手术证实为后间隔房室旁道的体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特征,对比左、右两侧后间隔房室旁道P—R间期,V1-V68波的方向,胸导联的移行区,Ⅱ、Ⅲ、aVF导联Q/R之比。结果①在所有95例患者中,经股动脉左后间隔消融成功14例。②B型预激综合征左、右两侧后间隔房室旁遣心电图比较,前者明显长于后者(P<0.05),二者V1-V68波的方向及移行区间亦有明显差别(P<0.05)。③V1导联QRS波群呈Qr型,左后间隔9例(64.29%),右后间隔旁道0例;V1导联QRS波呈QS型左后间隔0例,右后间隔46例46(56.79%)。结论①V1导联QRS波形态对B型型预激综合征后间隔房室旁道的左右定位至关重要。②B型预激综合征左后间隔房室旁道股动脉左侧消融疗效确切。

  • 标签: 房室旁道 B型预激综合征 体表心电图 V1导联 移行区 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诊断室壁瘤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后确诊患有LVA的患者为26例,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前壁及左室心尖部12例,侧壁为8例,下壁6例,敏感度为100%。心电图检查后,确诊LVA患者的19例,其中前壁及左室心尖部10例,侧壁为5例,下壁4例,心电图敏感率为73.08%,明显低于超声心动图对LVA的诊断敏感率。室壁瘤发生在前壁及左室心尖部的概率分别为46.15%,侧壁为30.88%,下壁23.08%。结论在在室壁瘤的临床诊断中应该采取二者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提高诊断率。

  • 标签: 性心肌梗死 室壁瘤 心电图
  • 简介:耳垂皱纹与动脉硬化症您观察过自己的耳垂吗?如果您已届不惑之年,建议您不妨在空闲时持一面小镜子照一照自己的耳朵,若发现耳垂上有了皱纹,即使无甚症状,最好还是上医院看看,查一查血脂和胆固醇,因为您可能已患了早期的动脉硬化症.

  • 标签: 自我保健 动脉硬化 胃肠疾病 自我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