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高尿酸血症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经肾活检证实为IgAN的患者,采用PSM对患者进行匹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对IgAN预后的影响,主要结局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到达肾脏结局[包含终末期肾衰竭(透析、移植)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40%]。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 454例IgAN患者,其中女性850例,男性604例。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68.26±92.87)μ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为(277.23±92.71)μmol/L,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5.00(56.10,106.33)个月,随访期间共有134例患者发生主要结局事件,其中5例死亡,24例透析,5例肾移植,100例eGFR下降>40%。经过1∶1匹配,高尿酸血症组男性131例与正常血尿酸组男性131例、高尿酸血症组女性159例与正常血尿酸组女性159例匹配成功,匹配后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间各项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匹配前后男女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但匹配后女性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3.586,P=0.05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匹配前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主要结局事件的风险(HR)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29倍(95% CI 1.27~4.11,P=0.006),女性则为1.85倍(95%CI 1.01~3.37,P=0.045);在匹配后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主要结局事件的风险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41倍(95%CI 1.18~4.93,P=0.016),女性则为1.83倍(95%CI 0.91~3.67,P=0.091);在匹配前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肾脏结局事件的风险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68倍(95%CI 1.47~4.88,P=0.001),女性则为1.81倍(95%CI 0.99~3.33,P=0.056);在匹配后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肾脏结局事件的风险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89倍(95%CI 1.36~6.15,P=0.006),女性则为1.81倍(95%CI 0.88~3.72,P=0.106)。结论高尿酸血症与IgAN进展可能有一定相关性,且对男性IgAN患者影响尤为显著。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安徽省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1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6例,女性173例;年龄3~69个月,中位年龄15个月。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71)和预后良好组(n=448),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对两组患儿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基线均衡的样本。比较两组灌肠方式、套头位置、白细胞计数、血清乳酸、CO2结合力、CRP、腹腔积液以及超重/肥胖等变量的差异,再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与预后情况进行1∶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519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发生预后不良71例(13.7%)。PSM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血便、腹泻、发热症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哭闹、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SM法,两组共69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以上协变量在两组间分布都达到均衡(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灌肠方式、套头位置、腹腔积液、血清乳酸水平、超重/肥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灌肠方式(OR=3.478,95%CI:1.150~10.517,P=0.027)、套头位置(OR=6.596,95%CI:1.669~26.056,P=0.007)、血清乳酸(OR=1.012,95%CI:1.003~1.021,P=0.010)、超重/肥胖(OR=6.085,95%CI:1.650~22.436,P=0.007)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空气灌肠、套头位于左半结肠、血清乳酸水平升高和超重/肥胖。

  • 标签: 肠套叠 儿童 灌肠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睡眠状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36所医院收治568例IBD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188例,克罗恩病(CD)380例,同时纳入患者家属及同城健康人群671名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睡眠因素相关的问卷调查(包括工作日睡眠时长、周末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睡眠充足与否、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睡眠手足徐动调查)。使用R语言进行倾向评分,使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C组和CD组在起病前睡眠质量差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组:14.5%比5.3%,P<0.001;UC组:15.1%比5.4%,P<0.001);CD组起病前打鼾(31.3%比44.3%,P<0.001)和呼吸暂停(0.9%比5.5%,P=0.001)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手足徐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35.4%比28.9%,P=0.045)。结论UC和CD患者在起病前便出现睡眠质量差的情况,CD患者睡眠改变尤为明显。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睡眠 倾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HA2DS2-VASc评分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纳入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确诊的急性肺栓塞住院治疗患者,依据CHA2DS2-VASc评分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两组:低CHA2DS2-VASc组(<4分)319例,高CHA2DS2-VASc组(≥4分)79例。再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平衡两组之间的各协变量,分析CHA2DS2-VASc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高CHA2DS2-VASc组急性肺栓塞患者Geneva评分、D-二聚体水平及AP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CHA2DS2-VAS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风险模型显示,高CHA2DS2-VASc组患者2年内肺栓塞及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发生率是低CHA2DS2-VASc组的2.820倍(95% CI:1.366~5.822)。倾向评分匹配重新分组后高CHA2DS2-VASc评分仍为急性肺栓塞患者不良预后的强预测因素(HR:3.421,95% CI:2.164~5.408)。结论经倾向评分匹配均衡混杂偏倚后,高CHA2DS2-VASc评分仍为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素。

  • 标签: 肺栓塞 CHA2DS2-VASc评分 预后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HA2DS2-VASc评分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纳入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确诊的急性肺栓塞住院治疗患者,依据CHA2DS2-VASc评分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两组:低CHA2DS2-VASc组(<4分)319例,高CHA2DS2-VASc组(≥4分)79例。再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平衡两组之间的各协变量,分析CHA2DS2-VASc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高CHA2DS2-VASc组急性肺栓塞患者Geneva评分、D-二聚体水平及AP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CHA2DS2-VAS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风险模型显示,高CHA2DS2-VASc组患者2年内肺栓塞及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发生率是低CHA2DS2-VASc组的2.820倍(95% CI:1.366~5.822)。倾向评分匹配重新分组后高CHA2DS2-VASc评分仍为急性肺栓塞患者不良预后的强预测因素(HR:3.421,95% CI:2.164~5.408)。结论经倾向评分匹配均衡混杂偏倚后,高CHA2DS2-VASc评分仍为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强预测因素。

  • 标签: 肺栓塞 CHA2DS2-VASc评分 预后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肺结节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肺结节手术的523例患者资料,男223例,女300例,年龄19~72(54.0±11.7)岁。根据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分为日间手术组(81例)和住院手术组(442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影像学T分期、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进行1∶2倾向评分匹配(PSM),PSM后共纳入178例患者,包括日间手术组74例,住院手术组104例。观察PSM前日间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比较PSM后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根据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分层分析,分别比较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患者中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结果在81例日间手术患者中,共8例患者转回普通病房,日间出院率达90%(73/81)。PSM后日间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与住院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日间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长、胸管留置时长、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均少于住院手术组[(2.19±0.84)比(4.74±1.81)d、(1.70±0.65)比(3.45±1.85)d、(6.64±0.74)比(8.29±0.97)万元、(0.35±0.07)比(0.69±0.18)万元](均P<0.05)。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20.47±120.02)ml和(242.21±129.96)ml,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68±0.79和1.64±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分析中,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量和出院VA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日间手术组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长、胸管留置时长、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均少于住院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肺结节日间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与机器人辅助住院手术相比具有住院时长短、胸管留置时长短、费用低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手术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日间手术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倾向评分匹配配对良好的情况下,比较机器人与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田辉教授肺外科团队因原发性肺癌行肺叶或亚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术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RATS)肺切除术,为RATS组;156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VATS)肺切除术,为VATS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进行混杂因素校正,比较匹配后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结果。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后,每组88例配对成功。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发现RATS组手术时间略长于VAT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RATS组术中出血量较VATS组更少(P<0.001)。RATS组淋巴结清扫站数(P<0.001)及清扫个数(P=0.031)均高于VATS组;RATS组住院费用较VAT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1~3天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TS组术后第1~3天NRS评分更高。两组淋巴结升期率、术后第1~3天引流量、术后全部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可切除肺癌手术治疗上,RATS与VAT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相似。此外,RATS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上存在优势,缺点是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潜在增加了术后疼痛。

  • 标签: 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 肺癌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猪尾巴导管在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的患者共441例,根据是否放置猪尾巴导管分为胸管组和猪尾巴管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进行1∶1匹配,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结果匹配后每组143例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间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发现,猪尾巴管组患者术后3天胸腔引流总量显著多于胸管组(375.49 ml对285.03 ml,P<0.001),术后两周复查CT示胸腔积液量显著少于胸管组(131.77 ml对178.84 ml,P=0.032),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引流天数及住院天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加放猪尾巴导管可有效改善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术后胸腔引流情况,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疼痛,不延长胸腔引流及住院天数。

  • 标签: 单孔胸腔镜手术 猪尾巴管 胸腔积液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和传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共326例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其中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09例,肺叶切除术117例,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根据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等因素进行倾向得分匹配,肺段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各89例入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值(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FVC改变量[(0.48±0.40)L对(0.34±0.37)L,P=0.215]、FEV1改变量[(0.52±0.46)L对(0.43±0.77)L,P=0.364)、FVC改变率(%)[15.23(8.74,21.25)对14.58(7.75,19.40),P=0.122]、FEV1改变率(%)[17.25(9.56,22.78)对16.42(9.15,20.28),P=0.154]、DLCO%改变率(%)[18.54(10.88,25.68)vs. 17.45(9.58,23.75),P=0.245]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时肺叶切除组与肺段切除组FVC改变量[(0.50±0.47)L对(0.29±0.31)L,P=0.031)、FEV1改变量[(0.44±0.34)L对(0.24±0.23)L,P<0.001)、FVC改变率(%)[14.27(7.87,22.32)对9.95(5.56,17.24),P=0.008]、FEV1改变率(%)[15.23(8.36,22.17)对10.05(5.15,18.54),P<0.001]、DLCO%改变率(%)[13.74(6.24,19.78)对4.45(-2.32,13.7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肺叶切除组与肺段切除组FEV1改变量[(0.34±0.49)L对(0.18±0.26)L,P=0.006)、FEV1改变率(%)[10.45(3.15,21.32)对6.50(1.55,14.24),P<0.001]、FVC改变率(%)[9.28(2.15,18.94)对5.24(0.52,11.45),P=0.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FVC改变量(0.29±0.36)L对(0.21±0.24)L,P=0.176)和DLCO%改变率(%)[8.35(2.15,16.45)对6.23(2.12,14.54),P=0.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在术后短期6个月内还是在术后中期1年内,肺段切除术比肺叶切除术能够更好的保留术后肺功能。

  • 标签: 肺功能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单一切口微创直视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围手术期及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同一术者行多支(两支及以上)OPCABG手术335例,其中男257例,女78例,年龄34~84岁,平均(61.35±8.79)岁。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旁路移植组(微创组,100例)和正中开胸旁路移植组(正中开胸组,235例)。为排除混杂因素,利用倾向评分匹配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旁路移植数等12项数据进行1:2匹配匹配后微创组82例,正中开胸组127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等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正中开胸组死亡2例,心肌梗死2例,卒中1例;微创组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卒中发生。两组30天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中开胸组比较,微创组术中乳内动脉使用率更高,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再次开胸、新发房颤和机械辅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而围手术期输血、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正中开胸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两组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和移植血管总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多支OPCABG术是一种安全且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疗效和近期通畅率与传统正中开胸OPCABG类似,术后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微创 倾向性评分匹配 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D-二聚体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首次诊断为aSAH的患者资料,共1 658例,所有患者根据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为Q1~Q4 4组,分别为415例、414例、414例、415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对Q2、Q3、Q4和Q1分别进行匹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二聚体与各个结局的关联。由于目前临床尚无通用的D-二聚体分类标准,本研究尝试根据目前临床参考值上限的1、3、5、10倍将患者再次分为q1(<0.55 mg/L,94例)、q2(0.55~1.65 mg/L,435例)、q3(1.65~5.50 mg/L,650例)和q4(>5.50 mg/L,303例)4组,同样作PSM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检验不同的D-二聚体分类方法下,D-二聚体是否仍然与aSAH预后相关。结果1 658例aSAH患者年龄(57±12)岁,男1 068例,女590例。根据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法分组PSM后,4组例数分别为318例、318例、251例、229例。Q4组(>4.95 mg/L)患者与Q1(<1.23 mg/L)组相比,Q4组患者院内感染(OR=2.14,95%CI:1.47~3.11,P<0.001);肺部感染(OR=2.22,95%CI:1.51~3.28,P<0.001)、尿道感染(OR=1.75,95%CI:1.12~2.75,P=0.014)以及颅内再出血(OR=3.59,95%CI:1.30~9.91,P=0.013)风险较高。Q4组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结局的风险也高于Q1组,不良预后结局包括出院时预后不良(OR=2.12,95%CI:1.43~3.14,P<0.001);住院期间死亡(OR=3.03,95%CI:1.26~7.33,P=0.014);90 d内死亡(OR=2.33,95%CI:1.29~4.22,P=0.005);180 d内死亡(OR=1.92,95%CI:1.12~3.29,P=0.018);1年内死亡(OR=2.07,95%CI:1.23~3.47,P=0.006)以及最长随访期内死亡(OR=1.97,95%CI:1.26~3.09,P=0.003)。在根据目前临床参考值作二次分组并进行PSM后,4组例数分别为90例、87例、90例、43例。q4组患者的院内感染(OR=2.26,95%CI:1.14~4.45,P=0.019)、血行感染(OR=8.86,95%CI:1.08~72.78,P=0.042)、出院时预后不良(OR=4.92,95%CI:2.18~11.07,P<0.001)、180 d内死亡(OR=3.39,95%CI:1.04~11.08,P=0.043)、1年内死亡(OR=3.23,95%CI:1.10~9.49,P=0.033)以及最长随访期内死亡风险(OR=3.28,95%CI:1.34~8.01,P=0.009)仍然高于q1组患者。结论高D-二聚体的aSAH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及病死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差。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D-二聚体 倾向评分 预后 队列研究
  • 简介: 摘要:目的:新的留置引流管的方式及缝合技巧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外科 2021 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患者共200例。分为非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59例和引流管切口后置入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141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最终48例非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和48例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成功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满意度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术后前 3 d 连续缝合组切口 VAS 疼痛评分、BCS 舒适度评分及术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间断缝合组 结论 连续缝合引流管后置方法可以达到胸外科快速康复要求,本方法安全、有效,并能满足患者对伤口愈合的美观需求,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皮内缝合 单孔胸腔镜 倾向性评分匹配 VAS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 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70例、女473例,年龄17~89岁、中位年龄63岁。根据术前是否接受肠镜下纳米碳混悬液病变定位,分为定位组(85例)和非定位组(1 258例)。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临床资料比较;(2)术中观察定位组病变部位染色情况;(3)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4)观察随访期间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1)定位组和非定位组各73例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大体病理类型、最大直径、T分期、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定位组85例术中均清晰可见肿瘤原发灶部位黑染,均定位准确。(3)定位组淋巴结检出数中位数18(15,24)枚,非定位组为16(14,19)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9, P<0.05);两组的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0(0,1)枚和0(0,0)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5, 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纳米碳定位是结直肠癌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4)146例患者中,142例术后随访3.2~4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0个月。72例定位组患者和70例非定位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4%和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肠镜下注射纳米碳可协助腹腔镜手术中准确定位结直肠癌病变所在位置。纳米碳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可以明显增加手术标本的淋巴结检出数目;但其是否能够提高阳性淋巴结检出数、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则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纳米碳 染色定位 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有一篇报道上说,一名年轻英国妇女的母亲死于肠癌,她的两个姐姐在20多岁时也死于这种癌症,而她在21岁时也同样患了肠癌,最后经过手术治疗后得以幸存。为了选择不再携带有肠癌症基因的后代,她与丈夫求助于现代科学新技术。英国哈默史密斯医院的科学家采取基因诊断方法,

  • 标签: 肠癌 遗传倾向 预防 年轻 癌症基因 携带
  • 简介:本文用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的理论,通过对比男性消费品决策领域和女性消费品决策领域中的广告性别形象,总结广告性别形象的编码规律和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推断特定受众群体对女性主义观念的理解及接受程度。

  • 标签: 女性主义 广告 性别形象倾向性
  • 简介:<正>想知道你的学习倾向怎样吗?测测看。如果一个老师告诉你你的数学不行,你会:1.加紧努力2.信心大失,对数学反感3.不相信老师的话4.进一步去问老师,如何改进

  • 标签: 读书习惯 给你
  • 简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系楚王同姓贵族,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对内同楚王商量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候。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的侵略。他在政治上的斗争,包

  • 标签: 《离骚》 政治理想 政治倾向性 诸侯国 屈原 爱国主义情感
  • 简介:摘要目的肝脏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常见器官,手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双叶多发CRLM病灶,手术相对复杂,且容易出现阳性切缘,故手术切除的预后较差。为此,本文对双叶与单叶多发性CRLM手术切除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CRLM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多发性CRL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术前增强CT/MRI和超声造影检查确诊;(2)肝转移病灶经评估为可切除,或通过转化治疗获得手术机会而考虑手术切除者,同时对于合并的肝外转移灶亦可R0切除;(3)保留足够有功能的残余肝,原则上计划残余肝体积应≥30%,化疗后残余肝体积则至少保留40%;(4)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排除复发后多次手术者、R2切除者和单发病灶者。根据肿瘤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双叶组和单叶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多发性CRLM手术切除患者共491例,双叶组344例(69.6%),单叶组147例(30.4%)。PSM法评价后双叶组和单叶组CRLM各纳入143例患者。两组病例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叶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52.1%和35.3%,单叶组则分别为93.7%、56.8%和4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双叶组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5.7%、33.7%和33.7%,单叶组则分别为62.5%、44.1%和42.1%,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75)。双叶组和单叶组患者术后单纯肝内复发率分别为45.6%(52/143)和53.3%(57/14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43)。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N分期、肝转移最大直径、癌胚抗原水平、RAS基因状态和临床危险评分(CRS)与CRLM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转移最大直径>5 cm(HR=1.888,95% CI:1.251~2.848,P=0.002)、CRS≥3分(HR=1.552,95% CI:1.050~2.294,P=0.027)和RAS基因突变(HR=1.561,95% CI:1.102~2.212,P=0.012)是CRL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转移的分布不影响多发性CRLM患者手术切除的预后;双叶与单叶多发CRLM手术治疗生存获益相当。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肝切除 双叶 生存率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替代治疗在纠正脓毒症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CU患者的电子病例信息,纳入符合脓毒症及低白蛋白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统计患者ICU期间用于低白蛋白血症替代性治疗的20%白蛋白总量,根据白蛋白总量将患者分为两组:低剂量组(<200 g)和高剂量组(≥200 g)。通过倾向评分匹配筛选病情及白蛋白水平匹配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筛选出44例低剂量组及44例高剂量组匹配患者,两组患者替代性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充白蛋白后高剂量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更高。高剂量组患者ICU病死率(29.5%)略低于低剂量组(4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患者新发急性肾损伤比例、ICU天数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结论足量白蛋白替代治疗可纠正脓毒症合并的低白蛋白血症,降低新发肾损伤的比例,减少患者ICU天数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脓毒症 低白蛋白血症 白蛋白替代治疗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超声(MRI-US)图像融合引导下穿刺用于疑似淋巴瘤患儿的倾向评分匹配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疑似淋巴瘤患儿276例。根据引导方法分为融合组(86例)和对照组(190例)。融合组予MRI-US图像融合引导下淋巴结粗针穿刺取活检;对照组予彩超引导下淋巴结粗针穿刺取活检。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诊断率、淋巴瘤确诊率、病理类型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有80组配对成功,匹配后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的总诊断率、淋巴瘤诊断率和病理类型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97.50%、78.75%、96.25%比86.25%、63.75%、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72、4.393、4.196,P=0.009、0.036、0.041)。融合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比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结论采取MRI-US图像融合引导下肿块穿刺可提高淋巴瘤亚型的诊断率和淋巴瘤确诊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淋巴瘤 磁共振-超声 图像融合 粗针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