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侧乳内动脉(BIMA)不同的应用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中旁路移植血管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使用BIMA行CABG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7例;平均(56.9±9.8)岁。按照BIMA作用左、右冠状动脉靶血管不同,分为双侧组(B组,23例)和左侧组(L组,59例);按照右乳内动脉(RIMA)是否离断分为原位组(I组,57例)和游离组(F组,25例)。应用瞬时流量测定技术测量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各项参数,出院前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1.22%)。旁路移植血管血流方面,与L组相比,B组中RIMA平均流量更高(P=0.013);与F组相比,I组中的左乳内动脉(LIMA)搏动指数值更低(P=0.007),RIMA平均流量更高(P=0.016),BIMA平均流量总和更高(P=0.033),且LIMA出现平均流量<15 ml/min的例数更少(P=0.023)。出院前复查冠状动脉CTA,1例RIMA到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闭塞。结论使用BIMA行CABG时,尽量使用原位乳内动脉。RIMA用于右冠状动脉比用于左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更佳。BIMA早期通畅性好,是稳定理想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物。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瞬时血流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原位双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观察围手术期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参数变化趋势,对比两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参数,初步探讨双侧旁路移植血管流量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实施原位双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57例,其中男50例,女7例;年龄29~77岁,平均(57.8±10.1)岁。患者术前均行经胸乳内动脉超声检查,中使用TTFM测量并记录旁路移植血管血流量和搏动指数等相关参数,并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前左、右两侧乳内动脉的平均直径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侧乳内动脉血流量更高(P=0.026)。中左、右两侧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侧移植血管舒张期血供比例更高(P=0.022)与术前乳内动脉自身流量相比,中左、右两侧移植血管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提升(P<0.001),搏动指数也较术前更优(P<0.001)。结论实施双侧乳内动脉CABG手术的患者,与术前乳内动脉自身血流相比,中左、右两侧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量均有明显改善,搏动指数更优。中靶血管位点存在不同,但两侧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乳内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瞬时血流测定 经胸乳内动脉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式选择、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和相应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完成的小切口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505例,其中男381例(75.4%),女124例(24.6%),年龄(61.39±9.79)岁。采用左前外侧肋间切口(MIDCAB)479例,机器人辅助MIDCAB(RA-MIDCAB)21例,胸骨下段小切口(DIMS-CABG)5例。记录并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数据、术后并发症和处理,以及术后随访结果。因MIDCAB病例占大多数,本研究主要分析MIDCAB组479例患者数据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死因为心功能衰竭。因出血二次开胸6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4例,卒中2例。7例因乳内损伤或胸膜粘连中转正中开胸;另7例乳内动脉损伤,中获取右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续接左乳内动脉,完成血运重建。术后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81例,其中旁路移植血管闭塞8例(9.88%)。完成电话随访405例,患者均生存,生活质量良好,无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微创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前详细评估、中谨慎操作、充分的应急预案和合理的应对措施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获取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MICS-BIMA)治疗双支病变,评估其临床结果,总结早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连续132例因双支病变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患者资料。其中,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双乳内旁路移植(MICS-BIMA组)20例,胸骨正中切口常规旁路移植(OPCAB组)112例。经倾向评分匹配法按1∶3匹配后,选取OPCAB组60例作为对照。比较匹配后两组基线数据、围手术期资料,评价MICS-BIMA组术后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结果匹配后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PCAB组比较,MICS-BIMA组手术时间长[(256.0±57.7)min对(227.8±46.8)min,P=0.03)],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数7天对10天,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CS-BIMA组红细胞使用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1.2)U对(1.1±2.0)U,P=0.072)]。两组围手术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中及术后IABP使用和伤口愈合不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S-BIMA组20例患者共完成旁路移植40支,其中8例为双乳内原位旁路移植,12例为Y形旁路移植血管。20例均干预前降支,另一支干预血管为:对角支10例,中间支4例,钝缘支/回旋支4例,右冠状动脉1例,后降支1例。两组靶血管分布在对角支、中间支和右冠状动脉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MA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均达Fitzgibbon A级,RIMA旁路移植血管1例为Fitzgibbon O级,其余为Fitzgibbon A级;所有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为97.2%(35/36)。结论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行双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安全有效,近期临床结果良好,是双支病变旁路移植的可选手段。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双侧乳内动脉 双支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CEA)联合冠状动脉搭桥(CABG)治疗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19年19例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9岁。手术均采取先CEA后CABG策略,使用传统剥脱法,颈动脉转流管快速建立体外转流。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内没有心肌梗死发生;2例患者出现脑梗塞,1例为CEA同侧,另一例为双侧颈动脉狭窄的CEA对侧脑梗塞,2例患者均未遗留后遗症。围手术期无死亡。成功随访17例(1~103个月,中位数24个月)。随访期内,1例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脑梗塞;1例患者术后43个月再发心肌梗死。没有颈动脉再狭窄或二次手术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91%。结论CEA联合CABG治疗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无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发生,围手术期脑梗塞发生较少,远期生存率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两侧原位乳内动脉至前降支系统血运重建后的血流表现。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363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左侧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旁路移植(LIMA-LAD)和右侧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旁路移植(RIMA-LAD)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按照不同动脉移植血管分为左侧乳内动脉移植血管组(LIMA-LAD组,329例)和右侧乳内动脉移植血管组(RIMA-LAD组,34例)。术前行经胸乳内动脉超声检查,中使用TTFM测量并记录移植血管的血流量、搏动指数和舒张期血供比例(DF值)等参数,术后1周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术前右侧乳内动脉相较于左侧直径更粗、流量更大、搏动指数更优(P<0.05)。吻合于前降支系统后,左、右两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在流量、搏动指数和DF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骨骼化获取的原位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并未体现出血流量增加的优势。与术前自身乳内动脉血流相比,中左或右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在血流量和搏动指数方面均明显改善(P<0.001)。考虑到两组间年龄因素差异巨大,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再次比较流量、搏动指数以及DF值,组间差异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LIMA-LAD组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313例,其中4例存在不同程度问题。RIMA-LAD组34例均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1例提示远端显影浅淡,余者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两组在术后冠状动脉CTA完成率(P=0.381)和旁路移植血管失败率(P=0.40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术前自身乳内动脉血流相比,中左、右两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搏动指数均显著改善。尽管术前右侧乳内动脉血流参数优于左侧,但吻合于前降支靶血管后两组在流量、搏动指数以及DF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骼化获取的乳内动脉移植血管的血流量优势并未体现。

  • 标签: 乳内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瞬时血流测定 经胸乳内动脉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