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卵泡长效长方案的胚胎移植策略,在获得较高活产率的同时降低多胎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的采用早卵泡长效长方案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为新鲜周期卵裂胚胎移植组(A组) 、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组(B组)、冻融周期卵裂胚胎移植组(C组)、冻融周期囊胚移植组(D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活产率和多胎率。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结果A组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的发生率[4.8% (110/2283)]高于C组[1.0% (6/614), P<0.001]和D组[2.1% (16/762), P<0.001]。B组的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3.8% (42/1116)]高于C组(P<0.001)。移植2枚胚胎组的多胎率[A组23.4% (535/2283)和C组20.8% (128/614)]显著高于移植1枚囊胚组[B组1.4% (16/1116)和D组0.9% (7/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的临床妊娠率[68.7% (767/1116)]和活产率[59.6% (665/1116)]均高于A组[63.5% (1449/2283), P=0.003; 54.8% (1250/2283), P=0.008]、C组[60.1% (369/614), P<0.001;51.6% (317/614),P=0.001]和D组[62.7% (478/762),P=0.007;52.8% (402/762),P=0.003],而A组、C组和D组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为参照,进行哑变量分析,A组(aOR=0.86,95% CI=0.74~0.99,P=0.044)、C组(aOR=0.76,95% CI=0.62~0.93,P=0.008)及D组(aOR=0.79,95% CI=0.65~0.95,P=0.013)的活产率均低于B组。结论对于早卵泡长效长方案,在控制OHSS的基础上,首选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在获得较高活产率的同时,多胎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囊胚 胚胎 多胎 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进行针对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chromosomal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PGT-SR)周期94个和ICSI周期551个,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女方年龄、获卵数、平均每个卵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量(Gn/卵)、囊胚分级,以及不同性别染色体携带者与胚胎染色体嵌合的关系。结果PGT-SR周期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嵌合体胚胎与年龄和精子浓度有关(P=0.01,P=0.04),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1,95% CI=1.34~8.66,P=0.01)、精子浓度(OR=0.41,95% CI=0.17~0.96,P=0.04)和不同性别的染色体易位携带(OR=2.21,95% CI=1.04~4.70,P=0.04)是胚胎嵌合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GT-SR患者体外形成的囊胚发生嵌合现象可能与女方年龄、精子浓度和相互易位患者性别有关,为选择性移植嵌合胚胎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嵌合胚胎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高龄 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滑膜关节,在胚胎发育的结构和功能已多有报道。尽管自20世纪就开展了胚胎发育TMJ相关信号分子与转录因子的研究,然而与四肢滑膜关节丰富的分子调控信息相比,对TMJ的分子遗传控制信息还知之甚少。关于TMJ胚胎发育的信号分子与转录因子研究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主,大型哺乳动物与人类胚胎TMJ发育相关调控分子以及它们的调控机制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上发现更多、更核心的调控分子并了解其对TMJ发育的调控机制,本文对当前TMJ胚胎发育中的关键信号分子与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胚胎发育 信号分子 转录因子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胚胎多系统发育异常常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非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efect with extracardiac malformations,CHD合并EM)的发生,可能与表观遗传修饰改变相关。基因组印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方式之一,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作为印记基因网络中的一员,Zac1基因通过调节其他印记基因从而影响多系统发育,尤其是心脏发育。然而Zac1印记基因网络在胚胎多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和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现就Zac1印记基因网络在胚胎多系统发育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胚胎发育 Zac1 印记基因网络 先天性心脏病 非心脏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泡长效长方案与黄体长效长方案在卵巢储备良好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在我院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300例患者进行分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黄体长效长方案治疗,试验组接受卵泡长效长方案治疗,对患者的全胚冷冻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明显较高,早期流产率明显较低,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黄体长效长方案,卵泡长效长方案在卵巢储备良好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具有更高的价值。

  • 标签: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黄体期长效长方案 卵巢储备良好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胚胎[19.2%(57/297),P<0.001;14.8%(441/297),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P<0.001;10.3%(113/332),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单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卵裂期胚胎 桑椹胚 囊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563对夫妻为研究对象,共获取736个FET周期,分析其活产结局,比较活产组和非活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和胚胎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15个候选因素与活产结局的关系,以确定FET活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患者的男性取精年龄为(33±5)岁,女性取卵年龄为(31±4)岁,女性移植年龄为(32±4)岁,不孕年限为(3.5±2.6)年。736个FET周期中有333个(45.2%)活产周期,403个(54.8%)非活产周期。活产组中发生妊娠并发症者49例(14.7%)。活产组女性移植年龄、女性取卵年龄及男性取精年龄均小于非活产组[(31±4)岁比(32±4)岁,(30±4)岁比(32±4)岁,(33±4)岁比(34±5)岁],活产组不孕年限较非活产组短[(3.2±2.2)年比(3.6±2.8)年],活产组原发性不孕的患者比例较非活产组高[(63.1%,210例)比(49.6%,200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移植年龄[OR值(95% CI)为0.50(0.27~0.92),P=0.026]、不孕类型[OR值(95% CI)为0.62(0.43~0.88),P=0.008]、移植优胚个数[OR值(95% CI)为1.60(1.11~2.31),P=0.012]以及移植胚胎类型[OR值(95% CI)为2.43(1.46~4.01),P=0.001]是FET活产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移植年龄、不孕类型、移植优胚数、移植胚胎类型是FET活产结局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辅助生殖技术 活产率 影响因素 针刺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羊养殖产业的不断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羊繁育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广,尤其是胚胎移植技术在羊养殖中的应用成效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羊的品种繁育水平,促进了新品种的培育,对于整体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增长均有帮助。本文主要以绵羊作为重点研究,分析了胚胎移植产业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 标签: 绵羊 胚胎 移植
  • 简介:摘 要: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发展对科学研究、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其危害后果难以预测、风险评估不足,若该技术被滥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2020年10月我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为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行政法规制依据,但对于滥用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情节严重的行为,上述行政法手段有显得不足,鉴于此,2020年12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该行为入罪。总体而言,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该该行为所设置的罪刑条款具有值得称道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司法适用问题亟待分析和解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482个冷冻胚胎冻融周期(2448例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资料,追踪其妊娠结局,依照妊娠结局的不同将其分成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其中妊娠组有1073例,未妊娠组有1375例,收集患者资料,分析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因素有年龄、胚龄、移植胚胎/囊胚数、移植日内膜厚度(P<0.05)。结论: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胚龄、移植胚胎/囊胚数、移植日内膜厚度。

  • 标签: 冷冻胚胎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冻融胚胎复苏状态下对胚胎移植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了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接收护理治疗的17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中170例患者总共需要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有206个周期,医护人员主要采用慢速冷冻方案冷冻患者胚胎,在胚胎解冻后4个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胚胎移植。医护人员通过对胚胎的损伤程度分为完好组、混合组以及损坏组。根据胚胎解冻4小时后的分裂状态可以分为分裂组、混合组以及未分裂组。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妊娠情况以及胚胎着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06个周期内共分裂出633枚胚胎,其中有540枚胚胎复活,胚胎复活率可达到85.44%(540/633);患者出现妊娠反应有75例,妊娠率可以达到43.86%(75/170)。因此,可以看出胚胎完好组所出现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损坏组,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冻融胚胎 复苏状态 移植周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延续后代的重要辅助手段,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胚胎植入前的形态学评估和遗传学筛查是现代ART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方法,由于其对胚胎活检的需求,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如何实现胚胎植入前筛查的无创性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讨论了近年来一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或技术,希望为无创筛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实时观测系统 无创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蛋白质组学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BL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具实践方法。方法:选取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教学,实验组进行TBL教学。结果:实验组切片、 理论成绩、 优秀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参与对比的两组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模式,能节省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值得推广。

  • 标签: TBL教学模式 组织胚胎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内的120例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展开研究,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反复胚胎移植失败心理问题问卷开展调查,掌握并总结患者在反复胚胎移植失败后的心理状态,而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反复胚胎移植失败后,患者焦虑、悲观等情绪会随着年龄和失败次数增加而逐渐加重,P<0.05。结论:在反复胚胎移植失败患者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 标签: 反复胚胎移植失败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术语的更新,单基因病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single gene disorders, PGT-M)技术不断进步和更新,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和阻断致病基因的家族传递。目前,关于PGT-M的共识还很少,为了规范PGT-M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精准辅助生殖研究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部分专家,包括生殖医学、遗传学和心血管医学专家,共同制定了这一共识。共识包括PGT-M的适应证、禁忌证、诊断策略、遗传和生殖咨询、报告形式、结果解释、知情同意和患者随访等。这一共识将使更多相关的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获益,供临床及实验室参考使用。

  • 标签: 着床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病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