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实验室原有的AdSS酶抑制剂研究工作基础上,以丝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4-咪唑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或质谱等验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g在质量浓度200μg/mL下对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的发芽抑制率达到70%,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

  • 标签: AdSS抑制剂 2 4-咪唑啉二酮酯 合成 除草活性
  • 简介:在生物体系中,二效价配体比单效价配体对受体有更强的亲和力。根据乙酰乳酸合成酶与咪唑酮类复合物的3D结构信息特点,设计并合成了8个对称的双甲基咪草烟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咪唑二效价簇合物对乙酰乳酸合成酶的亲和力没有增加,在100μg/mL浓度下,对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根长抑制率与单效价化合物相当。

  • 标签: 多位点结合 簇合效应 合成 双甲基咪草烟
  • 简介: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中间体,用亚磷酸二甲酯将咪唑中间体季铵化为水溶性季铵盐缓蚀剂。结果表明,咪唑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咪唑中间体与磷酸二甲酯摩尔比为1∶0.8,季铵化温度90℃,季铵化反应时间5h,溶剂为异丙醇。40×10-6亚磷酸二甲酯改性合成的季铵盐缓蚀剂在1mol/L的HCl溶液中的缓蚀率高达98.3%。

  • 标签: 缓蚀剂 咪唑啉季铵盐 亚磷酸二甲酯 缓蚀率
  • 简介:以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为原料,在三乙胺或吡啶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磺酰氯反应,得到44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H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p和4u在50μg/mL下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otiorum的抑制率分别为76.0%和75.2%,化合物3j在100μg/mL下对稗草生长的抑制率为50%。

  • 标签: 5-(4-氨基苯基/苄基)-2 4-咪唑啉二酮 芳基磺酰胺 合成 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 简介:摘 要:喹喔和喹唑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中。向分子中引入磷原子构筑新颖的膦酰化杂环化合物是有机磷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基于自由基反应构筑膦酰化喹喔和喹唑衍生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重视。本文从催化策略的类别对这些反应进行总结。

  • 标签: 自由基反应 膦酰化 喹喔啉酮 喹唑啉酮
  • 简介:参照SY/T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采用静态失重法评价咪唑硫酸酯盐缓蚀剂1-羟乙基-2-油酸基咪唑硫酸酯盐(ISES)与丙炔醇(BC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复配缓蚀剂体系对N80钢的缓蚀性能,考察二元和三元复配缓蚀剂体系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动电位极化扫描和电化学阻抗分析对ISES及其复配体系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

  • 标签: 咪唑啉 缓蚀性能 协同增效
  • 简介: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张贵才等以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和氨基硫酸为原料合成了咪唑硫酸酯盐两性表面活性剂,它对A3碳钢在饱和CO2拟盐水中的腐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添加量为50mg/l时,

  • 标签: 两性表面活性剂 咪唑啉 硫酸酯 乙二胺 乙基 合成
  • 简介:本文研究了CY对家兔离体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采用家兔离体胸主动脉为标本研究CY的舒血管作用。CY(3×10^-3mM~3mM)可以舒张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钾和BaCl2引起收缩的血管平滑肌,EC50值分别为0.31±0.11,0.19±0.03,0.20±0.04和0.25±0.04mM.CY(0.01mM、0.1mM、1mM)剂量依赖性地抑NNE、KCl或CaCl2引起的的累积收缩量效曲线并呈非竞争性.在无钙液中CY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弱由NE引起的位相性(第一时相)收缩,与维拉帕米有相似作用。因此,CY可能是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舒张胸主动脉环。抑制细胞内钙的释放可能是CY主要的血管舒张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吗啉甲基萘满酮 血管平滑肌 CA^2+通道 家兔
  • 简介: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PVPP)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浓度在0.1~3.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定量限为1mg/kg,加标回收率为102.0%~106.1%,变异系数2.44%~5.26%,同时本方法也为气相色谱法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N N’-二乙烯基 咪唑啉酮 气相色谱法 NPD检测器
  • 简介:摘要咪唑型表面活性剂是与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并列使用且广泛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它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等领域。是性能优良的抗静电剂、柔软剂、调理剂、发泡剂、乳化剂、杀菌剂、金属缓蚀剂。

  • 标签:
  • 简介:摘要: 咪唑型表面活性剂是与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并列使用 且 广泛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它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等领域。是性能优良的抗静电剂、柔软剂、调理剂、发泡剂、乳化剂、杀菌剂、金属缓蚀剂。

  • 标签:
  • 简介:目的:我们和国外实验室先后研究发现胍丁胺对阿片依赖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可能与I1咪唑受体(I1-imidazolinereceptor,I1R)有关。但由于没有特异性咪唑受体拮抗剂且胍丁胺的作用靶点较多,到目前为止,I1R是否为胍丁胺抗阿片依赖的主要作用靶点尚不能完全确定。因此,本文旨在利用RNA干扰技术确定I1R是否介导胍丁按对阿片依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细胞内源性I1R的表达,

  • 标签: RNA干扰技术 咪唑啉受体 阿片依赖 受体拮抗剂 胍丁胺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有潜在接触致敏性的化学品,其曾经导致了接触性皮炎的流行。近来,欧洲引进一种新的防腐剂,其仅含有甲基异噻唑(MI)而不含甲基氯异噻唑(MCI),并被用于诸如涂料、胶水、化妆品等产品中。本文描述了含MI和MCI的防腐剂引发的工厂内接触性变态反应的暴发。工厂内14名涂料工人中4名发生了MI引发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均对MI和MCI/MI呈阳性反应,且对MI的反应强于MCI/MI,表明MI为主要致敏剂。MCI/MI混合物仍被广泛使用,因此将来还能见到各种暴露与致敏现象。本文资料显示MI为一种潜在的刺激物,并可能导致人类接触性变态反应。这种添加在化妆品中并可能被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所接触的防腐剂是否安全需仔细监测。

  • 标签: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甲基异噻唑啉酮 涂料 MCI 防腐剂 阳性反应
  • 简介: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喹唑(Ⅳ)和喹唑苯氧基苯乙酸类化合物(V),并检测了它们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活动。前文报道了一系列喹啉苯氧基苯乙酸类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Ⅲ),本文以喹唑代替化合物(Ⅲ)的喹啉获得化合物(Ⅳ),在合成化合物(Ⅳ)时,同时还获得了化合物(V)。但是这两类化合物没有进一步提高活性。在离体试验中(兔胸主动脉环),所有的化合物均显示了竞争性拮抗活性。活性最高的喹唑(Ⅳb)和喹唑(Vb)的pA2值分别为7.0和5.9。

  • 标签: 喹唑啉酮 喹唑啉 苯氧基苯乙酸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异烟酸-吡唑法测定总氰化物时影响准确度的几个因素。

  • 标签: 测定 总氰化物 影响因素
  • 简介:β—内酰胺抗生素由于其耐药株可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其β—内酰胺环而失去抗菌作用。过去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研究是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以阻碍细菌产生的酶的降解,从而达到提高抗菌活性的作用,目前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β—内酰胺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 标签: 内酰胺酶 酶抑制剂 抗菌作用 头孢哌酮 抗菌活性 头孢唑啉
  • 简介: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施行腹部手术,当手术牵拉内脏器官时病人常出现“内脏牵引痛”,为解除这类牵引痛,我院自2002年8月-2004年2月期间对80例硬膜外腔麻醉腹腔手术病人,采用咪唑安定和恩丹西做为辅助药,以求解除牵引痛症状,效果尚称满意,今介绍如下。

  • 标签: 咪唑安定 恩丹西酮 硬膜外麻醉 内脏牵拉反应 麻醉效果 腹部手术
  • 简介:异噻唑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杀菌防腐剂,因其杀菌防腐效果良好且无污染而被应用于防污涂料、工业用水、皮革、医药、化妆、造纸等领域。简单概述了异噻唑衍生物的杀菌机理和环境影响因素,重点概述了异噻唑衍生物近10年的制备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杀菌效果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异噻唑啉酮衍生物 杀菌剂 防腐剂
  • 简介:目的建立生物检材样品中氰化物定性半定量法——异烟酸一吡唑色阶法,以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蒸馏法完成生物检材样品的净化、提取,吸收液中的氰化物在中性pH6.8~pH7.0溶液中,与氯胺T作用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作用生成蓝色络合物。结果通过目视比较样品管与标准色阶管的颜色,可判断样品中氰化物的含量范围。结论本方法易操作、抗干扰性强、适合基层实验室参考使用。

  • 标签: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啉酮 色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