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报告5例游泳池肉芽,患者均有水源性接触史,皮损特点均为暗红色丘疹、结节,沿淋巴管扩散。组织病理示肉芽性炎,但微生物学感染证据常缺乏。治疗药物选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克拉霉素。该文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做出分析,并对微生物学感染证据的相关情况展开讨论,总结游泳池肉芽的诊断要点,即通过鱼或水源接触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病原体查找确诊。

  • 标签: 游泳池肉芽肿 海分枝杆菌
  • 简介:报告1例儿童泛发型环状肉芽。患者男,8岁,双前臂丘疹偶痒5年余,泛发全身5月。专科情况:面部、躯干、四肢对称分布散在带光泽的丘疹,呈皮色或红棕色,部分小丘疹融合形成小的环状斑块,环中部皮肤扁平。病理组织检查示:真皮浅层部分胶原变性,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栅栏状排列,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诊断为:泛发型环状肉芽

  • 标签: 儿童 环状肉芽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肉芽性乳腺炎的饮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肉芽性乳腺炎患者,共6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药物封闭治疗联合手法疏通、乳管灌洗治疗,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3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8.79%,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乳房外形优秀、良好、一般和差的分别占61.77%、32.35%、5.88%和0,对照组的分别为36.37%、42.42%、18.18%和3.03,研究组患者的乳房外形显著比对照组的更好,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肉芽性乳腺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饮食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乳房外形,值得推广。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饮食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蕈样肉芽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提高对早期蕈样肉芽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11例早期蕈样肉芽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案、预后及随访等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平均(52.7±4.9)岁,临床表现以红斑(9/11)、斑块(5/11)、鳞屑(9/11)、瘙痒(10/11)为主。皮损组织病理显示81.8%出现亲表皮现象(9/11),63.6%出现“表皮内Pautrier微脓肿”(7/11),45.5%出现“真皮浅层见异形淋巴样细胞呈片状、带状浸润”(5/11)。免疫组化主要表现为CD3+(7/7)、CD4+(5/7)、CD45RO+(9/10)、CLA+(6/6)、CD20-(6/7)。治疗方案以皮肤靶向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早期蕈样肉芽皮损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对早期蕈样肉芽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肉芽与肺癌CT影像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经病理证实的47例肺结核肉芽和31例肺癌患者,将其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的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周围组织变化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均有意义。结论仔细分析对比肺结核肉芽和肺癌影像的异同点,对减少临床误诊、误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肺结核球 肺癌 影像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性乳腺炎(IGM)的X线、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GM的X线、CT及MRI资料.结果:X线示15例病灶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5例呈局限性致密影或结构扭曲;9例因腺体致密显示不清.CT示14例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例呈囊性改变,增强扫描边缘强化.MRI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片状强化,信号高于正常腺体,部分病变伴脓肿形成,部分伴环形强化结节影,TIC呈多样性.X线、CT及MRI可见部分病例伴乳头内陷、局部皮肤增厚.结论:IGM乳腺X线表现特异性差,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影像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诊断显像 诊断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性,41岁。因头晕、头痛伴左下肢间断抽搐2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下肢肌力Ⅳ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头颅CT(外院)示:右顶叶见多发结节样稍高密度影,最大2.0cm×1.5cm,密度不均匀,周围见明显的低密度水肿区,右侧侧脑室后角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居中。

  • 标签: 颅内血吸虫病 影像学表现 误诊 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叶肉芽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小叶肉芽性乳腺炎患者,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育龄女性,近期有哺乳史,均存在单侧乳腺肿块,左侧17例,右侧13例,平均直径为(4.5±1.9)cm。1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现象。病理学特点以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为中心的化脓性肉芽性病变,小叶内见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所有患者均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治疗,术后病灶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小叶肉芽性乳腺炎与其他乳腺慢性炎症及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不同,准确的病理诊断是临床精准治疗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小叶肉芽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叶肉芽肿性乳腺炎 病理学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肉芽性乳腺炎(IGM)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IGM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23例IGM按超声影像特征分为团块型、管样型、弥漫型3型,其中团块型13例,管样型6例,弥漫型4例。CDFI显示血流多分布在病灶周边(16/23),分级以0~1级为主(19/23)。14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IGM超声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仔细观察IGM的超声图像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IGM的准确率。

  • 标签: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超声检查 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32例,能量密度:70~100J/cm2,脉宽:45ms,光斑大小:6mm。1个月后复查,皮损未愈者再次治疗至皮损消失。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1次痊愈率为75%,2次痊愈率为87.5%,总痊愈率为100%,愈后无1例患者出现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化脓性肉芽肿 Nd∶YAG激光
  • 简介: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持续清痰。检查后发现,咽部慢性充血,声带后连合区黏膜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右侧杓状软骨声带突可见白色肉芽。服用质子泵抑制剂2个月后复查,无咳嗽,无声嘶,发声疲劳、咽部异物感减轻。纤维喉镜检查示原声门后联合区的白色肉芽已消失。

  • 标签: 咽喉反流 声带肉芽肿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 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治疗喉接触性肉芽的治疗 效果。 方法 : 选择 2013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 于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就诊的 喉接触性肉芽患者,共 36 例 ,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18 例。 对 照组进行单纯的抑酸疗法治疗, 观察组进行 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治疗时间。 结 果 : 观察组总有效率 94.44%% ,对照组总有效率 66.67%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 3.80 ±0.43 )个月,对照组的 平均治疗时间为( 5.31 ±0.38 )个月,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在进行 喉接触性肉芽的治疗过程中 ,运用 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非常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病变内激素注射 抑酸疗法 喉接触性肉芽肿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单纯扩大切除与类固醇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70例肉芽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单纯采用扩大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7.1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复发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固醇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性小叶性乳腺炎疗效与单纯扩大切除疗效基本相当,均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类固醇激素 手术治疗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肛周坏死筋膜炎(perianalnecrotizingfasciitis,PNF)是一种发生于肛周会阴部腹股沟和生殖器软组织的坏死感染。其感染主要侵犯筋膜,但无肌坏死[1]。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拉底将其描述为丹毒的并发症[2]。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直到1952年才由Wilson更名为坏死筋膜炎。其发病多继发于肛周、会阴部各种感染,严重的可波及阴囊、阴茎、腹股沟、腹壁。肛周坏死筋膜炎较少见,而此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特别是患者伴有糖尿病,感染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极高。能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极大帮助。肛周坏死筋膜炎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手术配合不容忽视。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出血坏死肠炎临床内科保守治疗方法,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性出血坏死肠炎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实行内科保守治疗,统计分析其治疗预后,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急性出血坏死肠炎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痊愈出院。部分患者病前多表现为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经过治疗以后7~15天均得到恢复,且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急性出血坏死肠炎患者,采用内科保守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全身支持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痊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内科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情观察及护理提高出血坏死胰腺炎的有效率。方法观察51例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加强各种管道护理、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χ2=3.71,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8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6%。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患者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普通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组49例实施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时间、恢复肠功能天数、住院天数和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面组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全面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全面组患者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时间、恢复肠功能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给予全面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加速肠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肠炎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提早预防和诊断,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儿治愈率。方法对36例坏死小肠结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儿中,治愈32例,治愈率88.9%,平均住院15±0.9天,自动出院1例,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1例死亡。结论加强科学有效、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坏死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