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切除外恶性肿瘤以及准确评估、合理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6~86岁。肿瘤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29例,鳞状细胞癌11例,毛根鞘癌6例,腺样囊性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肿瘤切除以传统的安全缘扩大切除为主,对于明显影响修复效果的切缘,即病变邻近鼻翼缘、小柱或深部易贯通切缘采用Mohs显微描记手术原理,尽可能缩小切除范围。全部病例均采用肿瘤全切及一期/分期皮瓣修复方法完成,以皮瓣转移为主。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肿瘤安全切缘以4~10 mm为主,其中24例采用了Mohs手术方式。局限缺损38例,选择邻近双叶瓣、风筝瓣、鼻背眉间皮瓣以及唇沟瓣或游离组织修复;多解剖亚区、全层或累及鼻中隔的复合缺损共10例,有8例选择额瓣修复,包括单纯额瓣修复4例、额瓣+钛网支架重建2例、双岛瓦合额瓣修复2例。随访1~10年,所有皮瓣均成活,没有发生坏死的病例,绝大多数患者对术后外形及鼻通气情况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有限度地应用Mohs手术原理基本能够满足恶性肿瘤精准切除的需求,个体化应用邻近组织瓣以及多种形式的额瓣,是达到外修复满意、兼顾手术复杂性的合理选择。

  • 标签: 鼻肿瘤 癌,基底细胞 癌,鳞状细胞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颅联合入路切除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5年4月采用颅联合入路术式进行治疗的7例颅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肿瘤均全切除。1例摘除眼球,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病例。随访,7例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颅联合入路术式切除颅沟通肿瘤,具有视野好,能彻底切除肿瘤,有效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的优点。

  • 标签: 颅鼻沟通肿瘤 联合入路 显微手术 颅底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鼻腔肿瘤切除过程中使用侧切开的疗效。方法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和侧切开手术治疗,两组共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2月—2016年5月间收治通过随机分组所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P>0.05,表示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因而我们认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0%。结论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疗效良好,同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手术后复发率,因而值得我们在鼻腔肿瘤切除的过程中优先考虑。

  • 标签: 鼻侧切开 鼻腔肿瘤 切除 疗效
  • 简介:-鼻窦恶性肿瘤在头颈肿瘤外科中较常见,由于-鼻窦解剖部位深在,管腔狭窄,解剖精细,构造复杂,故开放性传统手术对-鼻窦损伤和破坏性较大,并发症多且重,而内镜-鼻窦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克服传统手术的这些缺点。本文就内镜手术在治疗-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优点、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方法及效果等作一综述。

  • 标签: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内镜 手术 综述
  • 简介:NK/T细胞淋巴瘤,型,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由于其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嗜血管性,且常伴有血管的破坏与坏死,历来命名较为混乱。其中有Kiel分型的多形T细胞淋巴瘤,小、中、大细胞型,REAL分型的血管中心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如恶性中线网状细胞增生症、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多型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1997年Jaff等在WHO淋巴瘤分型草案中提出一种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具有同时表达T细胞抗原(CD3)和NK细胞抗原(CD56)的特征。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结外 鼻型 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非霍奇金淋巴瘤 网状细胞增生症
  • 简介:摘要海绵窦区结构复杂,诸多神经及重要血管穿行其中,累及此处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内入路、硬膜外入路和内镜经入路。本综述围绕内镜经入路,就海绵窦区肿瘤的种类、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过30年的探索和积累,经内镜鼻腔鼻窦-颅底肿瘤手术在国际和国内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传统手术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仍有许多临床问题尚待探讨。本文分别针对鼻腔鼻窦-颅底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鼻咽癌内镜手术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严格的规范化培训、密切的多学科团队合作都是完成手术的重要前提。

  • 标签:
  • 简介:报告1例结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患者男,36岁。因“全身散在浸润性红斑、紫红色斑块4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硬币至核桃大小的红色、紫红色斑块,浸润感明显,双侧腹股沟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左侧睾丸肿胀。经皮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结型NK/T细胞淋巴瘤”。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皮肤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50例,采取其他方式治疗的患者50例,并将鼻腔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方式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7%,对比组间差距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距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1。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颅底肿瘤切除术与开放式入路对前颅底肿瘤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前颅底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颅底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6.68±8.54)ml]少于对照组[(72.23±14.56)ml],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2.24±0.42)、(7.20±1.88)、(14.76±2.95)d]短于对照组[(3.30±0.59)、(11.29±2.54)、(20.08±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的25.00%(8/32),P<0.05。结论与开放式入路手术比较,内镜下颅底肿瘤切除术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鼻内镜 前颅底肿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细胞囊泡(EV)具有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全面参与调控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等特点。作为肿瘤诊断的新技术,EV的天然优势包括保护其内容物,易于从各种体液中获取,有望真正无创以及高度组织源性等。为了适用于临床检测,诸多EV分离技术如微流控、免疫芯片、纳米流式、声学捕获等技术不断被开发。目前已有EV肿瘤诊断产品已走向临床,但是由于其检测方法和检测平台的差异,目前其临床应用仍然存在技术难点。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和适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的持续完善,基于EV的液体活检最终能真正走入临床、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肿瘤诊断 分离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内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与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分别给予内镜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病灶残余与复发情况。结果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经内镜切除术治疗后1次手术完全切除18例,2次手术完全切除1例,2次手术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随访过程均未见肿瘤复发情况;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经内镜切除术治疗后1次手术完全切除15例,术后病灶残留与复发2例,经YAG激光处理后均获改善。结论鼻窦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内镜切除术可良好提高术野清晰度,抑制术中损伤程度,提高术后恢复速度,但该项手术仍需以传统手术为操作基础,不可完全取代传统术式。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良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中最适肠营养支持应用的方法、剂量与疗效。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以肠营养、肿瘤等关键词,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以parenteralnutrition、tumor、cancer等在Elsevier数据库中检索国外相关文献。结论以非蛋白热量15~20kcal·kg^-1·d^-1,含氮量0.1~0.2g·kg^-1·d^-1的低氦低热量的肠营养支持较传统的PN具有优势。添加适宜剂量的特殊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精氨酸、1,6-二磷酸果糖的肠营养在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可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肠外营养 胃肠肿瘤 低氨低热量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全肠营养(TPN)处方医嘱,为临床合理使用全肠营养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TPN处方点评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本院使用全肠营养处方的患者的病例中随机抽取50份,填写TPN处方分析表,对各项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TPN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大部分应用TPN的患者具备肠营养支持指征,处方设计合理,但仍存在糖脂比、非蛋白热氮比、处方组分不全等问题。结论临床医师应该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准确评定,提高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全肠外营养 肿瘤患者 处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