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认为,应从价值、规范、秩序、治国层面全面地立体地审视法道德关系,才能回应现代法治国家对法道德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从价值层面看,法律必须服从道德评判及其价值指向;在规范层面上,二元社会结构使法道德成为并立互补的不同规则;在秩序层面上,伦理秩序是基础,法律秩序为主导;在治国层面上,推行法治立国,德治并用.

  • 标签: 法与道德 法治与德治
  • 简介:<正>科学道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必然要同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职业特点相联系,从而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它又是在一定阶级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反映着一定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因而又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 标签: 科学道德 社会主义 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规范 思想体系 道德观念
  • 简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一个写在法典上,一个写在人心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法治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道德责任感、缺乏向上向善精神的社会,能够培育出遵守规矩、遵守法治的社会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强化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的意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切实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按照共产党人的道德标准从政、为官、做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社会风尚、培育法治文化。

  • 标签: 道德责任感 法治精神 刘云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行为
  • 简介: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社会里,法律和道德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的手段,中国的法治必然是法制伦理精神的结合。在实行依法治国时代,不仅不能因为强调法律的地位而忽视道德的地位,而且还要善于通过法道德的互补功能来完成法律向人们的自觉行动的转化

  • 标签: 道德 法律 法治
  • 简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探讨法治文明道德文明各自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二者的互动规律及和谐关系,进而说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互统一的,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和谐社会 法治文明 道德文明
  • 简介: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一种孤立的治国方略,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套协同,其中道德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法治带来了社会道德精神的革命,而新的道德精神又是法治得以实施的价值基础,其中主要有民主精神、权利精神、自由精神和正义精神。

  • 标签: 依法治国 道德精神 民主精神 权利精神 自由精神 正义精神
  • 简介:法治是当今人类社会中一种最优化的治国方略,但和任何事物一样,法治也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完全克服的局限性--立法上的滞后和执法上的自由裁最权滥用.本文拟从法律主治的方法和执法上两个方面的局限性出发,探讨道德自律对构建法治秩序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法治 法律主治 道德自律 法治秩序 治国方略 人类社会
  • 简介:法治理想社会的实现,道德的积极支持和同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立法形成、法律渊源、促进法律实施等都有着深刻的联系,并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还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用社会主义道德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

  • 标签: 道德 法治 作用
  • 简介:社会治理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有助于增强法治道德底蕴。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要实现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必须从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着手。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有某种程度的道德因素,道德分析揭示了源头治理道德机制之间的必然联系。源头治理促进了道德机制的建设,道德机制建设保障了源头治理的实现。

  • 标签: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法治化 源头治理 道德机制
  • 简介:2017年4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作出专门部署,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细做实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司法系统转变思路,创新举措,拓展路径,以“法润江苏·德法同行”主题活动为引领,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法德融合之路,以道德的柔性力量彰显法律的刚性规范,夯实法治道德支撑,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紧扣“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任务目标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法治建设 道德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视电话会议 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而道德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加强道德建设这一基础性工程,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

  • 标签: 法治道德 作用 道德建设
  • 简介:公民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我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青少年的法治道德教育在我国公民法治道德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其有效积极地承担起历史责任的基本准备.

  • 标签: 青少年 法治教育 道德教育 可持续性发展
  • 简介: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把法治作为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提出了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的

  • 标签: 法治政府 法治湖北 湖北法治
  • 简介:呼唤科学、民主和法治,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发展最重要的主题。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振聋发聩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当时中国的先进思想家对科学和民主的呼唤,至今还余音在耳。在他们看来,倡导科学和民主是中国复兴的唯一途径。倡导科学和民主,就是要以客观真理的权威取代传统的权威,以公众的权威取代个人的权威。在人类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但社会组织又相对落后的世界上,特别是在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发展程度极低的中国.玟种转换极为重要。

  • 标签: 民主 先进思想 法治观念 权威 倡导 落后
  • 简介:跨域法政同仁聚焦公共话题,本辑围绕法治所涉法律、道德社会诸议题,不同学者基于立场及视角,做出不同评议,借此展开讨论。本辑所录对话,虽属只言片语,不乏重要议题,有待深入讨论。为尊重言论,兹实录对话,仅做最低限度的技术处理。

  • 标签: 域法政 微信对话录 所涉议题
  • 简介:法治并非法的体系、知识技术的逻辑堆砌,而是包涵了深刻价值内涵的治理方式。道德价值共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的最大问题是法治建设中缺少了道德的因素,因此,法治难以担当重塑社会共识的角色。从寻求法治共识和道德基础的意义上看,儒家提倡之"德"是古代官民之间共享一套的道德话语和价值体系,"德"恰恰是凝聚古代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在儒家的治理逻辑中社会的法律体系治理结构均建立在全社会共享的道德话语价值共识基础之上。

  • 标签: 法治 儒家 社会共识
  • 简介:警察权力是国家通过制定规范惩处和遏制违法犯罪现象,维护国家社会安定,建构和实现秩序价值的强制力量。对警察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遏制警惩处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察执法权力擅用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仅靠外部控制警察权的效果很不理想,作为一种内在的制约形式,道德羁柬能动地成为管控、制衡警察权力的重要路径。激勉和调整警察的理性道德认知,加强道德自律,以伦理道德、内心信念促进自觉行为等是建构约束警察权力机制的有效方式。

  • 标签: 警察权力 司法规制 道德约束 运行机制
  • 简介:建构法治中国的新时代,个人法治精神的有无、状态如何,将深刻影响社会的制度设计、活动方式和运行状态。民众良好的法治精神成就了秩序的法治环境,法治环境进而作用于发展着的人类社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法治社会建设关键期、社会转型的关节点,法治进程存在各种问题和阻碍,找寻民众法治精神的风貌,探索构建民众法治精神的培养路径和建构方式,对于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法治中国的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法治信仰 法治环境 法治精神 民众参与 社会组织
  • 简介:本研究按照分层抽样有意抽样相结合的原则,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选取广东、湖南、新疆等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样本省份2003年以来的中小学法治校专项评估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依法治校评估实践中存在一些亟须关注的问题,主要有:(1)过分注重评估的甄别、选拔和评优功能,评估的督察和改进功能尚未受到足够重视;(2)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但重点不够突出;(3)多数省份创设条件让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主体参与依法治校评估,但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拓展;(4)数据收集主要采用资料查阅和访谈两种方式,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亟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和完善有关立法,系统设计和改进依法治校评估,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和改进的新机制。

  • 标签: 依法治校 学校评估 中小学 学校自我评估
  • 简介:<正>马克思认为,货币不是物,而是价值形式。因此,一般地说,金钱和价值一样,是生产关系的特种物的形式。人们如何对待金钱,如何处理同金钱的关系,人们的金钱道德观念怎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恩格斯《反杜林论》第91页)因此,我们可以说,金钱和道德都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金钱道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资本家活着就是为了获取金钱,获取金钱就是资本家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作为金钱所有者的资本家,要继续存在,他就要不断地进行价值增殖,要求占有越来越多的金钱,否则就会被其他资本家吃掉。因此,追求越来越多

  • 标签: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经济状况 道德观念 人与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