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53000人罹患,其中约一半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预计每年的中发病人数还会增加。在澳大利亚,中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每年超过13亿美元。同时,它对个人、家庭和劳动力的影响也甚为巨大。

  • 标签: 急性卒中 临床处理 指南 澳大利亚 人口老龄化 患者年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已成为中国成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首要病因,其中约70%为缺血性。既往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性患者的临床转归。文章就肠内营养启动时机及途径对急性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卒中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是导致发达国家居民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的主要死因之一。在过去十年,现有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旨在尽量减少急性缺血性的影响。处置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尽早识别患者,并尽快分诊至能够提供适当治疗的医疗中心。在此,我们回顾了包含院前急救和急诊治疗的治疗数据,包括使用急诊医疗服务方案识别患者、急性缺血性静脉溶栓治疗(筛选适合溶栓的患者和治疗时间窗的推荐更新),以及利用先进的自动判读成像技术,来识别有大面积脑梗死风险但暂未发生大面积完全梗死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从延长时间窗内血栓切除术获益。我们还回顾了患者生理指标的管理方案,更新了降低梗死体积的治疗方案和二级预防建议,包括短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后高风险期的复发。最后,我们讨论了新兴疗法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患者脑血管狭窄与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患者197例,依据经颅多普勒(TCD)和(或)MRA、DSA检查结果,分成血管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平均随访25.69个月时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和死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发和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的风险和累积生存率,采用对数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结果:在随访的197例患者,失访8例,共有189例资料完整。狭窄组(32.6%)与非狭窄组(15%)的中发生率(P=0.01)和预后(P=0.014)有显著差异;狭窄组50%的再发时间为47个月,显著短于非狭窄组的53个月(P=0.0145)。结论:脑血管狭窄是影响急性缺血性预后的因素,有血管狭窄者再发率高于无脑血管狭窄者。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建设对急性缺血性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100例,给予中心建设救治。比较两种方式对急性缺血性救治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卒中中心建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救治时间 价值
  • 简介:摘要高血压在急性缺血性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转归中都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血压管理,尤其是急性期血压调控,对于急性缺血性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无统一的急性期降压方案。文章对急性缺血性血压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高血压 血压 抗高血压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的主要治疗策略是通过药物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通闭塞血管。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的关键,但由于时间窗及适应证等因素,使得部分患者不能获益。NeuroFlo技术可使体内血流重新分布,增加颅内供血,促进梗死周围侧支循环的建立,有效拯救缺血半暗带,最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主动脉 导管 脑血管循环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缺血性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睡眠障碍是缺血性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增高复发风险并严重影响患者转归。文章就后睡眠障碍的分类和发生机制、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以及后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后睡眠障碍的认识。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睡眠 睡眠觉醒障碍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与相关的环状RNAs(circular RNAs, circRNAs)被广泛研究,其变化涉及的多个病理生理学环节,包括血管生成、神经可塑性、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等。进一步探明特定circRNAs在急性缺血性后的变化及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开发可能的新型药物靶点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后发生变化的主要circRNAs以及circRNAs的作用机制、功能检测方法及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RNA,环状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后肺炎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113至2010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比较肺炎组与非肺炎组入院时和入院后21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残障程度(mRS)及13常生活能力(BI),比较2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1)入院后21d,肺炎组NIHSS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1.04±1.20)vs-(1.37±2.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63);mRS、BI改善程度明显低于非肺炎组[改善值-(0.12±0.33)VS-(0.64±0.82);3.00±6.55vs14.70±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炎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0.0%vs19.0%;16.7%vs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俨〈0.05)。(3)肺炎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肺炎组[(35±17)vs(23±11)d],住院总费用及药物费用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8509±4425)元vs(4867±1648)元;(4089±2709)元vs(2168±7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肺炎是导致病死率增加、近期临床预后不良、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卒中 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院内应急流程对急性缺血性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oor-to-needletime,DNT)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07月-2017年12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改进后院内绿色通道应急流程。以2015年01月-2016年06月改善流程前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DNT时间。结果对照组DNT时间中位数(87.26±10.47)min,而实验组DNT时间(55.19±6.20)min,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院内中心多学科配合实施等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优化急性缺血性患者急诊就医流程,减少rt-PA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时间。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rt-PA 静脉溶栓 门-针时间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缺血性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转归,还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影响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因此,深入探索静脉溶栓对PSD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围绕PSD的特点、静脉溶栓对PSD的可能影响、机制以及PSD的防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抑郁症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2013年《急性缺血性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发表后,高质量的新证据使急性缺血性(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的循证治疗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以来,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重点关注的与AIS患者管理相关专题的更新、指南及科学声明,已经整合了这些证据。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二级预防 卒中 治疗
  • 简介:3.7机械取栓,3.7.1符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指征的患者应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即使正在考虑血管内治疗。推荐等级Ⅰ,证据水平A,改写自2015版血管内治疗指南。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二级预防 卒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立体化干预模式对预防急性患者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立体化干预模式予以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等级评分,记录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评价两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误吸、SAP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吞咽功能等级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组内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6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

  • 标签: [] 立体化干预模式 急性卒中 卒中相关肺炎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将急性患者的血压控制在较高水平还是较低水平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急性时的脑血流与血压变化入手,参考2009年最新高血压及诊治指南的相关内容,结合近期循证医学证据,就急性早期降压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 血压 循证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找到可控的方法,能够及时预防和治疗急性后感染。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查,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得出相关危险的因素关于影响急性后感染的,然后据单因素分析方法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拟定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调整相互间的影响因素,发现了影响急性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后感染率为18.4%,主要发生部位呼吸系统占到12.2%及泌尿系统占到9.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显示出血性、年龄≥79岁、后早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卧床、基线Barthel指数(BI)<49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中量表评分(NIHSS)≥14分、基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7分等7项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在允许值内,有意义(P<0.05)。结论导致急性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发生率也很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危险因素、特别是可控因素,这个样可以及早的发现患者并预防其发生和恶化。

  • 标签: 急性卒中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脑外科和神经内科收冶的收治病例138例,对样本发病2d内的心电图进行描记。结果A组、B组心电图变化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A组异常发生率90.48%,B组78.67%,两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基底节、丘脑病变者发生心电图改变最多,A组和部位出血发生心电图改为变均低于B组(p<0.01;p<0.05)。结论强化急性内心电图变化的监测,可为医生提供诊疗早期论据,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卒中 急性期 心电图
  • 简介:应激性溃疡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不清。多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二者兼有,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急性出血性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缺血性,病变累及脑干时尤为突出。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可加重脑损害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对预后影响较大。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者。并发应濒性溃疡预后不良,应早期识别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积极预防及治疗。

  • 标签: 卒中 应激性 溃疡 胃肠出血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