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秋冬季节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敏感时期,尤其是支原体肺炎最为严重,雾化吸入法治疗患儿呼吸道疾病的效果非常明显,特别针对患儿居家治疗,为预防家长在治疗期间的不规范,以下介绍雾化治疗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 标签: 雾化治疗 呼吸道疾病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现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对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原则与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了解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研究现状,为哮喘患儿护理工作组织开展提供指导,以有效促进疾病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维护哮喘患儿健康与安全。

  • 标签: 哮喘 护理管理 康复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现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对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原则与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了解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研究现状,为哮喘患儿护理工作组织开展提供指导,以有效促进疾病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维护哮喘患儿健康与安全。

  • 标签: 哮喘 护理管理 康复 文献综述
  • 简介:20世纪的美国知识界有位风向标式的女作家,她就是被奉为“美国公众良心”的苏珊·桑塔格。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化批评,桑塔格的思想与文字总紧密地与时代结合,积极介入文化生活,承担着社会良心和社会批评的责任。桑塔格一生三次与癌症抗争,疾病,作为她人生的核心经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品格。

  • 标签: 美国公众 文化编码 《宝贝》 疾病 叙事 患儿
  • 简介:摘要泌尿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这种疾病对于患儿的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这种疾病的初期表现为轻到重度水肿、非凹陷性水肿、晨起眼脸及掩颜面浮肿明显,急性期会更加严重并出现并发症,这种疾病患儿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对此种疾病患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的得当会使得患儿能够早日恢复健康,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患儿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患儿疾病预后与长期随访是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儿科重症患儿往往面临着严重的疾病和治疗挑战,他们的疾病预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效的长期随访策略可以帮助及时识别并干预潜在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康复护理,以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儿科 疾病预后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的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158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获益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探讨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及影响因素。结果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得分为(62.4±7.0)分,呈中等偏上水平。患儿确诊年限、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和照顾患儿时长对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具有显著影响(F=3.45、3.75、3.97、6.60,均P<0.05)。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家人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3、0.20、0.32、0.24、0.30,均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36,P<0.01)。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积极应对方式、居住地和照顾患儿时长(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3、0.22、-0.32,均P<0.05)。结论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较好,患儿居住地、照顾患儿时长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脑性瘫痪 主要照顾者 疾病获益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住院患儿家长心理疏导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线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的94例家长,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医护人员在对患儿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家长心理疏导,对照组患儿的家长则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疾病转归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疾病康复率为85%,对照组患儿疾病康复率为6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住院患儿家长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促进患儿疾病的转归,提高康复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住院患儿家长 心理疏导 疾病转归 影响
  • 简介:摘要:儿科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对其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科疾病患儿心理护理策略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了几种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包括儿童友好型医院环境、家庭支持、儿童心理治疗等。这些策略有助于减轻儿童的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困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这些策略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总之,儿科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策略对于他们的康复和幸福至关重要,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 标签: 儿科疾病患儿 心理护理策略 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 儿童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儿科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对其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科疾病患儿心理护理策略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了几种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包括儿童友好型医院环境、家庭支持、儿童心理治疗等。这些策略有助于减轻儿童的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困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这些策略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总之,儿科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策略对于他们的康复和幸福至关重要,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 标签: 儿科疾病患儿 心理护理策略 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 儿童心理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影响价值,为哮喘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以及加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哮喘患儿急性发作﹥2次、哮喘完全控制、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再住院情况占比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哮喘患儿哮喘完全控制、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占比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2次、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健康教育更利于疾病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 生活质量 疾病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对疼痛的感受和认知,为加强疼痛管理,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入住血液肿瘤中心日间病房的恶性肿瘤患儿179例,应用自行编制的恶性肿瘤患儿疼痛调查问卷进行疼痛状况调查。本研究期间共发放问卷179份,回收179份,回收率为100%。结果179例患儿疼痛发生率为98.3%(176/179),疼痛最严重时(5.41±2.09)分,平均疼痛程度(3.95±1.66)分。疼痛涉及的部位包括腹部、下肢、口腔黏膜、骨和关节、腰、背部、上肢、胸部、肛周黏膜、颈部、头面部、会阴部、耳鼻喉眼等。83.8%(150/179)的患儿出现疼痛后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希望得到镇痛治疗;35.2%的患儿愿意接受止痛剂。179例患者中84.6%认为疼痛与治疗操作相关,46.6%认为与疾病本身相关;最难以忍受的治疗性操作为腰穿/鞘注。结论恶性肿瘤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及疼痛严重程度较高,疼痛部位广泛,大部分患儿希望能够得到镇痛治疗,但是对止痛剂认识仍存在不足。医护人员应重视恶性肿瘤患儿的疼痛感受,加强疼痛管理,采取措施降低甚至避免治疗操作相关性疼痛。

  • 标签: 肿瘤 儿童 疼痛 恶性 调查
  • 作者: 仝杨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31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83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对于血液疾病患者,自开展输血的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021年在我院进行收治的血液疾病患儿共50例,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发现,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观察组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疾病患儿来说,要在开展治疗的同时应用妥善的护理手段,尤其是要加强他们的风险管理,尽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疾病 输血护理 风险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情况,以期为脑瘫患儿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的12名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儿确诊脑瘫时主要照顾者的感受、照顾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采取了哪些应对方式等。采用Colaizzi 7步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主要体现在自我成长(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学会面对并接受现实;情绪调节能力增强)、对未来生活的正面展望(珍惜当下且重新规划生活;以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增强信念,重拾希望)、人际关系改善(夫妻关系更亲密;家庭成员关系更和谐;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来自同伴的支持和理解)和多元化社会支持(社会公益项目提供众筹平台;政府补助)4个方面。结论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疾病获益感主要表现为自我成长、生活态度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社会支持4个方面,医护人员可从以上4个方面进行脑瘫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干预,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以增强其疾病获益感。

  • 标签: 脑性瘫痪 质性研究 主要照顾者 疾病获益感 现象学研究
  • 简介:摘要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NTIS)是存在于危重症患者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脱碘、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蛋白质结合、细胞摄取、受体调节等多方面。危重症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疾病有预后意义,且儿童患者在发生NTIS时可能比成人有更低的激素水平。长久以来人们认为NTIS是一种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出现的自我保护机制而不需要进行干预,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却发现,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似乎可以为危重症患者带来益处,改善预后,但仍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尚有争议。该文将阐述近年来危重症儿童NTIS研究新进展。

  • 标签: 危重症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超声雾化与氧气雾化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超声雾化吸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同雾化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占75.7%,有效占l1.4%,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显效占88.6%,有效占l1.4%,有效率为100.0%;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分别为(4.09±1.23)d、(4.34±1.34)d和(4.84±1.67)d。观察组为(3.22±1.23)d、(3.29±1.27)d和(3.71±1.47)d,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更应采用氧气雾化方式,在临床疗效上起效更快、效果更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氧气雾化 超声雾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n=55),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6.36%,P<0.05;组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 手术 肛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综合护理 遗传代谢性疾病 生活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