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的现状水平,并探讨社会支持照护负担和自我效能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2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28.62±3.97)分,处于较高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1),照护负担量表总分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自我效能感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22~-0.638,P<0.01)。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社会支持照护负担与自我效能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98,占比为27.42%)。结论社会支持照护负担均是支气管肺炎患儿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社会支持能够降低照护负担对照护者自我效能的负性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主要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照护负担,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

  • 标签: 社会支持 照护负担 自我效能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探究病情稳定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支持照护需求,为制订有效的支持照护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应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支持照护需求总分为(2.17 ± 0.37)分,各维度前3位依次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2.75 ± 0.40)分、生活护理需求(2.28 ± 0.51)分、社会支持需求(2.26 ± 0.28)分;知晓脑卒中常见的病因居各条目首位。质性访谈析出主题:协助日常活动、功能受损管理、早期功能康复、疾病相关知识、心理社会支持、出院指导。结论脑卒中患者支持照护需求内容丰富、程度较高;基于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需求;落实早期二级预防指导,预防疾病复发;协同多学科团队,提供早期康复,减轻功能受损;及时识别患者负性情绪,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推进脑卒中疾病全程护理服务。

  • 标签: 脑卒中 患者 支持性照护需求 混合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济宁地区脑卒中患者应用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济宁地区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比两组HAMD、HAMA、NIHSS、ADL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分别为(10.78±2.02)分、(13.37±2.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27±3.14)分、16.65±2.42)(t=18.784、19.784,P=0.047、0.043);研究组干预后NIHSS评分(15.85±4.02)分,低于对照组的(19.34±5.35)分,ADL评分(77.14±4.96)分,高于对照组的(65.32±5.17)分(t=22.162、21.957,P=0.038、0.042);研究组满意度94.6%,高于对照组的81.8%(χ2=5.024,P=0.037)。结论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 ADL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日本家庭访视照护的体系建设、运营模式、社会保障等经验,对比中日家庭访视照护模式,了解到中国家庭访照护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和保障制度缺位。因此相关部门要统一规划,盘活现有的二级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积极参与到家庭访视照护工作中,并将家庭访视照护纳入保险报销范畴,努力培养专业人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访视照护体系。

  • 标签: 家庭访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保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早期活动+情感支持,分析其对预防谵妄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2例患者,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8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5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早期活动+情感支持。结果:干预后7d,观察组患者的HAMA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为29.4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早期活动+情感支持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减少谵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谵妄 情感支持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居家照护。 方法 选择 80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均来源于本院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入,给予 80 例患者居家照护,观察对居家照护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照护后患者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FEV1% 均高于照护前( P< 0.05)。 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时给予有效的居家照护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哮喘 急性发作 居家照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照护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父母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进行CHD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及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远程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体重、随访期间再住院率,患儿父母照顾技能以及患儿母亲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时,观察组患儿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1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时,观察组患儿父母照顾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时,观察组患儿母亲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D患儿术后进行远程照护,能够提升患儿父母的照护能力,减少患儿母亲紧张焦虑情绪,加快患儿术后恢复。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远程照护 父母 照护能力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公众,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影响。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不仅是易感人群,也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甚至有诱发和加重精神行为症状的风险。其照护者在疫情期间面临更大的照护负担,可能心理应激反应更明显。国内多个老年精神医学与认知障碍相关学术团体联合制定专家建议,针对疫情期间认知障碍患者和照护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患者已有精神行为问题的波动特点,提出多学科团队进行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干预的策略,指导疫情期间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诊疗及照护的相关人员开展全程管理。

  • 标签: 认知障碍 精神卫生 专家共识 社会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血肿手术患者引入远程团队护理支持模式对其消极情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无锡人民医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诊的40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将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诊的42例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远程团队护理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的情感状况、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负面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低,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引入远程团队护理支持可减轻其消极情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血肿 远程团队护理支持 消极情感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Helen Cowan在家照顾四肢瘫痪的丈夫,她提出医务人员应重视家庭照护者的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体化教育方案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居家照护照护行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选取92例于该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平均地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6例。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工作,病情稳定后出院。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对研究组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参照组患者及其照护者则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照护者各项照护行为的规范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疾病知识掌握率也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71.74%)高于参照组(39.13%),再次入院率(13.04%)低于参照组(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老年患者及其居家照护者应用个体化教育方案,可规范照护者的居家照护行为,提高居家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的血压稳定,提升血压控制率,降低再次就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教育 高血压 老年患者 居家照护者 照护行为
  • 简介:摘 要 : 为更好满足家庭对婴幼儿(本文特指 3岁以下婴幼儿 )的 照护服务需求, 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初步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供给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队伍培养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标准规范体系、照护服务行业监督管理体系等,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

  • 标签: 婴幼儿 照护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老年脆性骨折患者的特点,阐述老年骨科照护理念,对老年脆性骨折照护模式的产生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老年骨科临床实践和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借鉴。

  • 标签: 老年骨科 脆性骨折 照护模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老年照护知识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需求增加。因此,本文对国内外针对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为施测对象的老年照护知识测评工具的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我国老年照护知识测评工具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知识 测评工具
  • 简介:摘要: 肺癌患者在接受一系列的抗肿瘤治疗后常常会出现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肺癌患者入院治疗和护理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外出就医时感染的风险会增加。为了避免感染,患者的居家照护就显得极其重要。

  • 标签: 肺癌 居家照护 饮食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照护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8年入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病区的肿瘤临终患者15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愿意入选的96例患者为安宁照护组,不愿意入选的61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安宁照护组患者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姑息支持疗法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实施安宁照护;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对该157例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均发放自制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结果安宁照护组总体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49,P<0.0001)。并且安宁照护组普遍反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能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结论安宁照护大大提高了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安宁照护 临终患者 满意度调查 生存质量 心理关怀 宣教 疼痛管理 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下,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通知要求,我校在老年照护教学中实施1+X方案。首先阐述1+X证书的内涵,其次分析1+X证书制度在学校构建方案、提升职业教育以及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 标签: 1+X证书 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