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常存在着某些不变的关系或不变的量,在讨论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时,对其中的各个量或量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寻找到整个过程中或过程发生前后存在着的不变关系或不变的量.则成为研究这一变化的过程的中心。这就是物理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守恒法。

  • 标签: 守恒量 物理变化 思维方法 守恒法 物理学
  • 简介:摘要本文是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能量》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的教学设计。

  • 标签: 能量守恒 概念 目标 方法 反思
  • 简介:一.引言工程建筑物的垂直位移一般是用水准测量方法完成,然而有时水准测量效率慢,工作繁重,并且是不现实的,这就要考虑使用三高程方法在同一时间里用对向观测方法消除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射的影响。但有些地方,不适用水准测量或对向观测的三高程测量方法,

  • 标签: 三角高程 大气折射 模型 水准测量 测量方法 工程建筑物
  • 简介:《追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内容,这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启发性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探索能量概念过程中那种不懈追求的精神.该节课在开头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的话:“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是一条定律,支配着至今所知的一切自然现象……这条定律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有某一个量,

  • 标签: 能量守恒定律 守恒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诺贝尔物理学奖 创新 教学
  • 简介:利用系统运动方程的线性化方程及其伴随方程的相互关系,以及散度表达式在全Euler算子作用下为零这一特性,通过引进守恒量乘子来求得运动系统的守恒量.该方法不需要运动系统的Lagrange函数.以Fokker-Planck方程为例,利用该方法可以很容易给出它的无穷多守恒量.

  • 标签: FOKKER-PLANCK方程 守恒量 LAGRANGE函数 运动系统 线性化方程 EULER
  • 简介:摘要“追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的知识,本节内容是新教材体系下新增加的一节独立教学章节,意在建立守恒思想,为后面学习各种守恒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教学设计侧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守恒”的内涵,从而调动学生情商和智商,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会用新课程理念的视角探寻守恒的思想。

  • 标签: 追寻守恒量教学设计新视角
  • 简介:新课程的课怎么上?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这是教师们日常教学思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首先是我们的教学理念要更新,其次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更新,再者是我们的知识层面要更新。在“追寻守恒量”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得到有机融合,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实验设计的精巧,逻辑顺序的流畅和认识上的螺旋式上升。

  • 标签: 教学思考 守恒量 赏析 和谐 猜想 教学设计
  • 简介: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规律.2.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 标签: 中学 物理教学 课外阅读 教材
  • 简介:彝山。阳光其实是份美丽的礼物。炎炎夏日,我痛恨阳光,痛恨它的炽热,仿佛要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一切都烤焦;寒冷的冬日,我渴望阳光,祈求它的光液暖和冰冷的世界和许多在寒冷中度日的人!但这只是我心中的阳光,只感受到它的温度,却从未注意过它是什么颜色——这正如我生活的彝山,虽然我深深的爱她,却至今未能体味出她真正的内涵。我想世间有很多事,就像这阳光一样,也许正是我们所未能感受到的,才是它真

  • 标签: 阳光 折射 寒冷 颜色 温度 树木
  • 简介:一部45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在网上点击率超过60万次,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上百家网站进行了转载,还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日本《读卖新闻》、英国《卫报》、《香港义汇报》等一百多家境内外媒体倾情关注。

  • 标签: 折射 《读卖新闻》 凤凰卫视 中央电视台 长篇小说 《卫报》
  • 简介: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折射率概念的认识常常模糊不清,对折射率习题的计算也常有错误.这根源多在于教师对折射率的教学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阐明它的意义和实质,通观学生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单纯地死记课本中折射率定义,没有真正理解折射率的物理意义;对折射率跟光速、频率、波长的关系不明确;对折射率公式死记硬背,不了解其真正意义,以至错误地运用公式,如何讲好折射率,谈谈下面几点意见:一、讲清折射率的意义

  • 标签: 折射定律 平行光束 冕牌玻璃 传播速度 视深度 知识解释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晶体旋转干涉法测试液晶双折射的实验方法。

  • 标签: 液晶 双折射
  • 作者: 冯志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25
  •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5期
  • 机构:中卫市第五中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前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Kappa测定,从而评估Kappa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于潍坊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区域折射MIOL植入术的患者53例(53眼),年龄42~66(52.2±6.3)岁。根据患者术前测量的Kappa,即视轴与瞳孔中心的距离(r),将患者分为A组(0<r≤0.182 mm)27例(27眼)和B组(0.182 mm<r≤0.5 mm)26例(26眼)。术后随访3个月并记录2组患者视力,通过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II)评估患者客观视觉质量,同时以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术后脱镜率以及光晕、眩光等视觉不良症状。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术后3个月,2组间患者的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中视力(UCIVA)、裸眼近视力(UCNVA)及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最佳矫正中视力(BCI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客观散射指数值为2.11±1.05,B组为2.89±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16)。A、B组患者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分别为(32.2±13.3)c/deg和(26.4±11.2)c/de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100%、20%、9%对比度下的模拟对比度视力(O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2组患者术后的脱镜率和眩光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光晕发生率高于A组(x2=4.44,P=0.047)。结论:Kappa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区域折射MIOL植入术后的远、中、近视力无影响,但Kappa较大的患者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较低,同时Kappa增大可能引起光晕等视觉不良症状。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客观视觉质量 Kappa角
  • 简介:对于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10组底片,用底片常数法和中心重叠法分别重新作了归算;对于饮食大时底片的组,归算中使用在恒星常数中加进折射项的办法计入了大气色散改正。给出了15颗星的相对视和自行,以及由重叠解换算的绝对视差,对视差测定值的精度作了讨论。

  • 标签: 折射望远镜 恒星 三角视差 底片常数法 中心重叠法 归算
  • 简介:回顾了作为实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基本研究课题之一的大气折射映射函数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天文台发展的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以及由此导出的大气折射解析解。对如今广泛地应用在空间测量技术中的几种映射函数做出评述;分析了NMF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由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引出的大气延迟新连分式映射函数和天文大气折射的映射函数方法。利用VLBI实验中高度截止与基线长度重复率的关系、探空气球(radiosonde)观测资料、PRARE资料比较了各种映射函数的结果。特别指出了映射函数方法对天文大气折射和光学波段测距精度的改进。讨论了大气折射计算中的主要误差源。

  • 标签: 大气折射 母函数法 解析解 映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