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笔者通过对1000多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手法痉即治疗手法和正骨手法,并封其中635例病例做了疗效观察分析,认为只有治痉手法和正骨手法同用,才能表里同治,内外平衡同治,使颈部内通、外通,内外互通,长期畅通。从而使得颈椎病医治后不易复发。

  • 标签: 推拿手法 治疗 颈椎病 正骨手法 中医
  • 简介:急性腰扭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在腰部过度负重、身体体态不正常、体位骤然改变时或腰部肌肉受凉后发生。本文以骶棘肌损伤为例加以说明。当脊柱屈曲时,两旁伸肌(特别是骶棘肌)的张力增大以抵抗重力作用和维持躯干位置,这时若腰肌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临床表现为:腰部出现剧烈疼

  • 标签: 腰肌损伤 推拿手法治疗 棘肌 腰部 运动员 点拨法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下牵引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低位腰麻下牵引、推拿,并功能锻炼.结果本组50例3~6月随访未复发,3例1~2月后复发,重复"麻推”治疗1次,3月后随访未再复发.结论此法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麻醉下牵引推拿法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治疗组给于推拿,对照组给于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 标签: 推拿手法 颈椎病 神经根型
  • 简介:中国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与中医一样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广泛地有于内、外、妇、儿、养生、保健康复等各个不同医学领域。由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手段,

  • 标签: 中医 推拿手法 骨伤科 骨折 关节脱位
  • 简介:腰椎滑脱是门诊腰腿痛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一般发生在20-40岁较多,症状缓慢出现,早期有些无症状,有些在X线片检查时才发现,所以早期一般不引起注意。我在门诊按以前的治疗方法,以仰卧或俯卧牵引,牵引后再做手法,时间长,效果慢,参加整脊学习班后,改为侧卧牵引,治疗的时间短,效果好。

  • 标签: 腰椎滑脱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X线检查 腰椎牵引
  • 简介:手法颈椎病历史悠久,在中国的隋朝就已经用旋转法治颈椎病。近十年来,在手法运用上有所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手法治疗 颈椎病 手法运用 旋转法
  • 简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岔气",主要是由于胸椎关节突间关节和肋椎关节的错位,牵拉软组织,使相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产生功能障碍或失常.此症以一侧背痛为主,严重者可影响到前胸肋部疼痛,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笔者运用手法80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下.

  • 标签: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手法治疗 牵拉 前胸 背痛 脊神经
  • 简介:“伤筋动骨一百天,硬伤哪能不落残”,此乃民间老百姓对骨伤治疗的经验之谈,也是对我们骨科医生技术水平的评价和提高技术的要求。具体说:骨伤治疗一个是慢,再就是残。骨伤教课书及国内外骨科医院大量的临床报告,皆明确记载并阐述了股骨颈骨折各种治疗方法,其疗效统计表明: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为5~6个月,长则多达一年(人工置换除外),平均有20~30%的患者不愈合至股骨头缺血坏死。据临床统计,70岁以上患者不愈合率高达50%,70岁以下患者不愈合率为10%,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或持续牵引,常并发肺部感染、血管栓塞、泌尿系感染、肠梗阻、褥疮、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多年来国内外一直在研究改进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在手术非手术治疗之间的长期探索,在内外固定的方法和用具上不断改进与创新,在中国传统手法整复骨位后结合中草药治疗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展以来,有不少患者接受治疗后缩短了长时期卧床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对股骨头发生坏死吸收后没有方法医治的技术填补。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中医手法治疗 70岁以上患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坏死 非手术治疗
  • 简介:腰腿痛是腰骶臀部软组织损伤的总称,包含着多种腰骶臀部病损,由于各种病损,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此病放在一起综合论述。腰腿痛常用治疗方法较多,大体分为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两种,各种方法治腰腿痛都有较好疗效,但有其之不足,据资料,腰腿痛各种治疗无效率在5%~15%,复发率在10%~20%,并发症在3%~8%。我们采用新的组合方法,治疗腰腿痛数千例,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就这一方法作一介绍,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均衡牵引 手法治疗 腰腿痛 适应症 禁忌症 骨盆失衡
  • 简介:软组织损伤疼痛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目前还没有极具针对性且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指刀手法的发明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治疗途径,且有着令人瞩目的卓越疗效,是廿十一世纪医学界对软组织损伤治疗的一大突破。

  • 标签: 一指刀手法 治疗 软组织损伤 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
  • 简介:伤科手法在伤科临床上应用范围非常广,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①手法的渊源与发展远在我国隋代已很盛行,出现了治疗“折跌”的专职医生。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用手法下颌关节脱位。唐·会昌年间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一部伤科专书,记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许多整复手法。自唐以后,手法损伤已有很大进展,内容也较丰富。其中《医宗金鉴》系统地总结了清代各家的正骨经验,对正骨八法的适应证与作用,作了更详细的论述,在伤科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②手法的应用从治骨手法和治筋手法两方面来阐述。治骨手法中接法是目的、标准,是总的要求,是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提法是拔伸即牵引法,是治疗伤症筋骨损伤,关节脱位必施之法。端法是多个手法的综合运用。实践证明,若能恰当运用三法,能使骨折整复获得满意的复位。治筋手法中推、拿、按、摩四法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法,是伤症后期疗法的重要治疗手段。③手法应用原则a施法者要具备良好的手法技能。b要熟悉人体经筋骨骼系统解剖。c审慎验证,局部与整体兼顾。d辨证施法,严格选择手法适应证。e手法操作应法力得当,禁忌粗暴。④本文略述了伤科手法的渊源、发展和手法应用原则,扼要论述了治骨手法和治筋手法的临床意义,从而阐明了伤科手法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正骨手法 临床应用 伤科
  • 简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少见,症状与其他各型有明显不同之处。为探讨其护理的特殊性,作者将89例脊髓型和100例其他各型颈椎病进行比较,经X^2检验等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组患者在护理等级和住院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下肢症状发生情况有非常显著差异,结果说明脊髓型醺椎病病情较重,具有独特的下肢症状,并且住院时间长、心理压力大。进而提出急性期和恢复期手法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同时应注重心理护理。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住院时间 护理特点 手法治疗 下肢 病情
  • 简介:肩周炎,又称冻结肩、露肩风、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2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肩周炎9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法治疗 臂丛神经 肩周炎 滞下 粘连性肩关节炎 肩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