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HP+HD)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7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HD对照组和HP+HD研究组。其中HD组24例,HD+HP组48例。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PTH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PTH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有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和贫血等症状有明显改善。HP+HD组患者的PTH水平由治疗前的542.54±75.63pg/mL下降至227.52±42.58pg/mL。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终末期肾病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旁腺(PTH)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和最佳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肾上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功能评估结果分为两组:PA组和肾上腺无功能瘤(NFA)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患者PTH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TH对PA的诊断价值并找出最佳切点。结果共纳入患者773例,其中PA组356例,年龄(50±11)岁,男性占57.0%(203例);NFA组417例,年龄(51±12)岁,男性占52.5%(219例)。PA组PTH水平[63.1(48.4,80.3)比41.7(34.1,51.7) ng/L]及PTH升高者所占比例(47.8%比7.2%)均高于NFA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PA及维生D缺乏为PTH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维生D缺乏状态下,PTH筛查PA的临界值为56.44 ng/L,灵敏度为66.5%,特异度为83.0%;维生D不缺乏状态下,其筛查的临界值为48.81 ng/L,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72.6%。结论PA患者PTH分泌增加,血清PTH水平可作为PA筛查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甲状旁腺素 灵敏度 特异度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 讨甲状旁腺( PTH )在不同检测系统中的差异变化,并进行分析。 方法: 选 择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本院确诊的 30 例甲状腺癌患者,按不同检测系统分为 A 组、 B 组、 C 组,分别采用贝克曼罗氏 e_801 电化学发光仪、 DXI 800 Access 化学发光仪、西门子 centaurXP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 以此观察不同检测系统中 PTH 含量以及外周血各项指标的差异变化 。 结果 : 在 30 例甲状腺癌患者中, A 、 B 、 C 各组 PTH 含量以及 外周血各项指标的差异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各组中均检出 甲状旁腺 6 例、低钙血症 4 例以及 脉管炎 7 例高风险,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在不同检测系统中, PTH 含量 外周血各项指标的差异变化不大 ,且均符合临床要求。在 PTH 检测发现,每种仪器间均存在细微的误差,所以需要加强对各影响因素的控制和把握。同时本研究发现将其 PHT 浓度作为诊断依据,对识别甲状旁腺,预防低血症、脉管炎等疾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旁腺素 电化学发光仪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老年群体中,出现骨质疏松症是较为常见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该项症状主要是由于骨量降低,以及骨微结构遭到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从而骨折的几率增加。针对骨质疏松症,采取生化检测和骨密度检测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措施,而在生化指标中,甲状旁腺和维生D在钙动态平衡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甲状旁腺和维生D在骨质疏松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做如下综述。

  • 标签: 甲状旁腺素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甲状旁腺(PTH)水平<150 ng/L,通常认为是低PTH血症。研究发现低PTH血症与ESRD患者的骨质代谢、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等不良事件相关。了解低PTH血症的危害,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ESRD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低PTH血症在ESR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低甲状旁腺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低钙透析液(LCaD)(1.25mmol/L)对于低甲状旁腺(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HD)患者钙磷代谢及iPTH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血清iPTH水平低于100pg/ml的HD患者,应用1.25mmol/L钙浓度透析液,同时停用活性维生D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观察前与3个月、6个月后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iPTH的变化。结果应用低钙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血钙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不再继续下降;血磷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钙磷乘积在进入观察后3个月时已有显著下降(P<0.05),此后仍呈下降趋势,但较3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时血清iPTH较观察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钙浓度透析液可以降低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升高iPTH水平。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患者的甲状旁腺(parathyroid hormone, PTH)的影响。方法收集了初始PTH(基线PTH)和血钙正常并接受131I治疗的353例(男性121例,女性232例)DTC患者的临床数据,询问患者131I治疗后是否有手足抽搐、四肢麻木或感觉异常等。比较131I治疗前后的PTH、血钙和血磷的变化。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分期、服碘剂量和残留甲状腺组织,进一步分析PTH的变化在其中的影响。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 χ2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在131I治疗后均未出现手足抽搐、四肢麻木或感觉异常等低血钙症状。在131I治疗后,PTH明显下降[(39.83±16.94)μg/L对(36.98±16.31)μg/L, P<0.01],血钙轻微下降[(2.30±0.12)mmol/L对(2.27±0.14)mmol/L, P<0.01]。PTH变化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AJCC分期、服碘剂量和残留甲状腺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TC患者在131I治疗后PTH轻度下降,并无低血钙症状发生。PTH的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AJCC分期、服碘剂量和残留甲状腺组织没有关系。

  • 标签: 放射性碘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治疗后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激素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治疗的80例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按照硬币法把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普通透析治疗,实验组低钙透析液治疗,两组均根据血钙磷水平服用含钙磷结合剂,根据IPTH水平服用骨化三醇,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治疗6个月与12月时实验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较试验组均有所下降,而IPTH指标有所上升,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低钙透析液可以有效减少长期透析患者的钙负荷,为含钙磷结合剂、活性维生D的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更加有效降低血磷,但是低钙也可以刺激IPTH(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加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进展,因此低钙透析液还应个体化选择.关键词低钙透析液;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影响中图分类号R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3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Clontech公司第3套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甲状旁腺1型受体(PTH1R)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将全长P册JR基因克隆到载体pGBKT7作为诱饵,用LiAc介导将诱饵蛋白质粒pGBKT7-PTHIR和人肾cDNA文库质粒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检测Mell报告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相互作用的验证。结果:测序和相互作用验证结果表明SNAPIN在酵母系统中能特异地与PTH1R相互作用;根据对SNAPIN基因的功能分析,其可能与细胞内钙稳态的调控有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PTH1R促进骨肉瘤进展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 标签: 甲状旁腺素l型受体 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SNAPIN
  • 简介:目的观察人工肝大量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时患者血中钙离子(Ca2+)、总钙(TCA)、甲状旁腺(PTH)和骨钙(BG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日本产KM8800型人工肝血液净化装置为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共36治疗次,每次置换同型冰冻血浆3000ml,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1h血中Ca2+、TCA、PTH和BGP的变化.同时,随机抽取体检正常者与置换治疗用血浆标本各10份作相应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即刻Ca2+和TCA浓度明显降低(P<0.01),PT和BGP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1h血清中除BGP外,Ca2+、TCA、PTH已基本恢复,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体检正常者比较,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治疗用血浆中Ca2+和TCA浓度极其减少(P<0.01),PTH和BGP无差异(P>0.05).结论大量血浆置换可造成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钙血症,这可通过患者体内PTH和BGP的调节作用短期内自行纠正.治疗中和治疗后应注意监控,以提高疗法的安全性.

  • 标签: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甲状旁腺素 骨钙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的清除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15例),血液透析滤过组(15例),放射免疫法测定单次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甲状旁腺(PTH)水平。结果血液透析滤过组单次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水平显著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液透析组单次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血清甲状旁腺,血液透析则不能有效清除血清甲状旁腺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清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全切术后为患者施以预防性补钙的应用价值,观察对其甲状旁腺与血钙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预防性补钙,对比两组甲状旁腺、血钙水平、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不同时间段血钙水平对比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研究组在术后1h、1d、3d、5d时甲状旁腺水平较低,P<0.05;两组在术后10d与30d时甲状旁腺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甲状旁腺、血钙以及低钙血症恢复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喉返神经损伤与呼吸困难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甲状腺全切术后以及预防性补钙不会对患者甲状旁腺与血钙水平产生影响,但可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预防性补钙 甲状旁腺素 血钙 低钙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甲状腺全切(total-thyroidectomy,TT)术后血清及引流液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及变化情况,观察不同的临床因素对术后PTH水平的影响及预测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PHP)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行TT的患者150例,记录术后1、3、7及30 d和6个月患者血清PTH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及比较各组间的性别、肿瘤最大径、手术范围等临床资料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寻找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hypoparathyroidism,HP)的危险因素。同时结合术后1 d引流液中PTH水平,预测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情况。结果绝大多数TT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中PTH可恢复正常,PHP的发生率为3.33%(5/150)。单因素表明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bilateral central neck dissection,BCND)、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最大径≥2 cm及术中进行选择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temporary hypoparathyroidism,THP)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进行BCND(OR=0.322,P=0.001)、选择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OR=5.442,P=0.001)及甲状腺癌灶最大径≥2 cm(OR=2.247,P=0.003)是术后THP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比较术后血清及引流液PTH水平对术后PHP的预测作用,统计结果表明术后1周内,第1天引流液中PTH水平对术后PHP预测作用最大,AUC为0.81。将术后第1天血清PTH低于正常值的54例,按引流液中PTH由高到低分为4组进行分析,结果引流液中PTH水平越低,发生PHP的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术后超过1个月仍为THP的患者,绝大多数会发展为PHP。BCND、术中选择性甲状旁腺移植、肿瘤最大径≥2 cm是PTC行TT的患者术后THP的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血清PTH低于正常值,同时引流液中PTH越低,发生PHP的可能性越大,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钙磷代谢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CHD)和觀察组(HFHD),每组各40例,采集血清并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毒副代谢产物及钙磷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β2-微球蛋白(β2-MG)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血清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毒素分子,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状态。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 毒素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的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血钙和血磷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和甲状旁腺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清除率和甲状旁腺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素
  • 简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全球引起慢性肾脏病发生最主要的病因,也是导致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DM)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人群研究中,大约有45%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DKD。大量临床资料表明,DKD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parathyroidhormone,PTH)是人体中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作用靶器官为骨、肾脏和肝脏,最近有研究表明其与心血管系统也有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2型糖尿病 甲状旁腺素 相关性 钙磷代谢紊乱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快检对甲状腺癌合并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76例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癌合并颈部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4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99Tcm-MIBI SPECT双时相平面加局部断层显像,术前抽血检测PTH,术中钳夹肿物血管后快检PTH,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各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分析。以钳夹肿物血管后测定甲状旁腺浓度较术前减少比例a值绘制ROC曲线。结果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PTH快检诊断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灵敏度、准确率为(96.5%、93.4%),优于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法(77.6%、78.9%)和术中快检方法(86.2%、82.8%),且与病理检验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1。两种方法联合对疑似甲状旁腺肿物检出率显著高于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法、术中快检法,而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法和术中快检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钳夹肿物血管后减少比例a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标准误差为0.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CI 0.631~0.918);根据ROC所得结果,以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为纵坐标、a值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约登指数最大为0.584,该点对应的a值为0.52。0.52为DCP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6.2%、72.2%、82.9%。结论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PTH快检对甲状腺癌合并疑似甲状旁腺肿物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病理诊断有完全的一致性。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腺癌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开同)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患者,肌酐200~700μmol/L,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治疗3个月,每天蛋白质摄入量0.6g/kg,开同4~8片/d,观察生化指标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HCO3-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第1个月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等有所下降,治疗3个月时下降更显著。结论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能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标签: 低蛋白饮食 &alpha -酮酸 甲状旁腺素 慢性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