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电监测仪是手术中常规监测病人生命体征重要的医疗仪器。在术前麻醉师常规将一次性电极按要求粘贴于正确的部位,但在术中由于消毒液浸润及病人躁动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电极松动或脱落,增加了安全隐患。我们采用粘贴手术巾解决了上述问题,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术粘贴巾 电极片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监护电极的不同安置方法的图像效果。方法采用三组心电监护电极安置方法各70例,性别随机,年龄都在21-93岁之间,对心电监护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三组方法心电监护图像清晰度有差异。结论采用第一组的安置电极即左右锁骨中线与第二肋弓交界处,左肋弓下缘以下部位的区域,能保证心电监护的效果,更好的为临床上全面观察病情提供保证。

  • 标签: 心电监护 电极片 不同位置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电极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200例进入我院心内科接受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共出现2例(2.0%)皮肤损伤,低于对照组14例(14.0%)皮肤损伤,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进入到心内科的患者加在接受心电监护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因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电极片致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电极发生改变皮肤组织损伤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安置心电监护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管圈十大手法,对住院患者因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骨科使用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从5.19%降至2.48%。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使用电极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心电监护 电极片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va.粘胶祛除剂预防一次性电极引起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持续心电监护的老年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右锁骨下电极常规手工去除为实验组,左锁骨下电极喷洒Brava.粘胶祛除剂后祛除为观察组。结果实验组电极去除时疼痛减小,粘胶残留变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结论Brava.粘胶祛除剂可以减少一次性电极去除时疼痛及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心电监护 MARSI 电极片 Brava.粘胶祛除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电极片在老年患者最佳的更换时间。方法选择2017年2月—7月我科收治的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h更换一次,对照组48h更换一次,观察出现变化的为阳性反应。结果24h更换一次性电极电极粘合,监测干扰及皮肤损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更换一次性电极片在老年患者中更优化。

  • 标签: 老年患者 一次性电极片 皮肤损伤
  • 简介:TiO2电极的制备是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金属钛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单向模压工艺制备TiO2电极,利用排水法、SEM、XRD等测试手段,研究成形压力、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掺杂及造孔剂引入,对烧结后电极的孔隙率、生坯密度、孔径大小、微观组织形貌和颗粒尺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O2中掺入5%碳粉,在30MPa压力下成形,950℃烧结4h制得的电极具有合适的孔隙率、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满足电解要求。

  • 标签: 熔盐电脱氧 成形压力 烧结时间 烧结温度 孔隙率
  • 作者: 张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7-13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17期
  • 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30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心室电风暴患者体外起搏 、复律 、除颤中使用电极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16名电复律中使用广东百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电极OBS-DE/P除颤电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资料开展研究。结果:216名患者中,有18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室颤,立马在三十秒之内实施电复律措施,电复律后能够恢复窦性心律,但有一名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该患者插上呼吸机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有64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早搏与短阵室速的情况,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在急诊心室电风暴患者电复律中使用除颤电极,能够极大的缩短救治时间,除颤成功率大大提高。

  • 标签: 除颤电极片,电复律,电风暴抢救
  • 简介:对复杂电极电势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归纳和比较,使学生掌握难溶盐电极在标准状态、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以及配合物电极电极电势的计算。

  • 标签: 电极电势 沉淀溶解平衡 配位解离平衡
  • 简介:提出了可从结构紧凑的气体室向气体扩散层均匀供气、电极电阻极小、集电效率高、制造容易、可大型化的气体扩散电极,该电极的特征为:在导电多孔体的一面的至少一部分在导电体内形成反应层,而在该导电多孔体的另一侧部分无反应层,形成呈露出状态的气体室的一部分。;或者是,在导电多孔体的一部分形成层状的气体供给层,在导电多孔孔体的表面层压和气体供给层接触的反应层,在导电多孔体的另一侧的部分无气体供给层,而是形成呈露出状态的气体室的一部分。

  • 标签: 食盐水 电解 气体扩散电极 制备
  • 简介:(上接第1期第72页)5.6锌电极的腐蚀(4)无汞化抑制锌电极腐蚀的措施由于汞是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十分有害,因而去汞代汞是时代的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已取得很大的成功。

  • 标签: 锌电极 电极腐蚀 无汞化 有毒物质
  • 简介:5.3锌电极在碱液中的钝化(2)钝化的模型与机理①溶解一沉积模型锌电极在碱液中溶解生成可溶性物种如锌酸根离子zn(014)4^2-,当其浓度在电极表面附近达到不溶性盐ZnO或Zn(OH)2过饱和的临界值时,在电极上就会沉淀出来。因为Zn(OH)4^2-浓度在电极表面最高,因此在电极表面区最容易生成沉淀。其总机理可表示如下:

  • 标签: 锌电极 电极表面 沉积模型 酸根离子 可溶性 临界值
  • 简介:尽管精密模具长夜最先在欧美地区发展,但今天中国俨然巳成为世界精密模具产业的中心,原因一在于中国制造强劲的前台产业支持,磐然造就一个发达的中国模具产业群;原因二在于国内日益精尖的模具加工技术发展,使中国在劳动力优势资源构件上,多了技术的内涵;原因三在于中国模具行业每年超过GDP发展3倍的速度在发展,汗液发展速度意味着大部分中国模具企业都在进步。

  • 标签: 中国制造 电极丝 市场消费 MTL 精密模具 加工技术
  • 简介:本文通过电极电位的应用,使广大读者进一步掌握,电极电位在化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深刻领会电极电位的含义,将对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判断化学反应的趋势、电化学反应中各种离子在电极上的先后放电次序、电解、电镀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极电位 过电位 平衡常数 溶度积 活度 电离能
  • 简介:介绍了一种适用大批量加工铜电极的专用夹具,结构简单,在各机床间具有较好的互换性,能提高零件在电火花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并减少装夹时间,提高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

  • 标签: 铜电极 专用夹具 电火花加工
  • 简介:摘要采用重塑软土,对多电极与板电极的电渗效果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排水量、电流变化、能量消耗,观测裂缝及沉降比较了两者对电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多电极对软土电渗排水时,排水加固效果较好,电流变化比较稳定,产生的裂缝较少。

  • 标签: 电渗 多电极 板电极 排水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不同更换时间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及监测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生儿最佳电极更换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持续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儿9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每2天更换电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每天更换电极。观察两组患儿电极粘贴部位各类皮肤损伤症状发生情况及电极脱落、粘胶遗留、心电图波形状况。结果试验组共更换电极163次,观察到红斑共88次(53.99%),丘疹13次(7.98%),表皮撕脱9次(5.52%),水泡2次(1.23%)。对照组共更换电极382次,观察到红斑184次(48.17%),丘疹42次(10.99%),表皮撕脱39次(10.21%),水泡10次(2.62%)。其中丘疹、表皮撕脱、水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斑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脱落、粘胶遗留以及心电图波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2天更换1次电极可减少皮肤损伤,不会增加电极的脱落及粘胶遗留,不影响心电监测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

  • 标签: 新生儿 电极片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