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行侵权法尚未规定对"享乐损害"可以要求赔偿,但司法实践中已经有相关纠纷出现并诉诸人民法院。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切实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将成为现实命题,借鉴国外先进的侵权法制度,将"享乐损害"纳入诉讼事由势在必行。目前不赞成这一做法的学者在其所持理由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不足以构成阻碍这一法治进步措施的充分理由。

  • 标签: 人身损害 侵权法 享乐损害 损害赔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早期全身亚低温对中毒后心脏骤停患者脑损害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ICU抢救的78例中毒后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心肺复苏后进行常规亚低温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诱导全身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达亚低温目标温度时间、心脏骤停后24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亚低温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达标温度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心脏骤停后24h静脉血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有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8.46%(x2=6.211,P<0.05)。结论早期全身亚低温治疗可降低中毒后心脏骤停患者脑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中毒性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脑损害 亚低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病理送检者对病理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病理送检者132例,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健康教育需求、知识需求等方面加以研究。结果本组132例病理送检者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对健康教育需求率比较高。其中送检者对病理送检的意义、良恶性疾病的区别需求率最高,可达89.39%;对病理科工作流程的需求率最低,约为50.76%。结论病理送检者缺乏病理知识,应该增强健康教育。

  • 标签: 病理送检者 病理知识 需求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区别,并分析临床病理尸检工作遭到削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1995年~2015年期间,本辖区所接受的546例尸体解剖资料为研究对象,以10年为统计单位,后10年例数作为观察组,前10年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来源构成,以及临床尸检与法医尸检的发展状况。结果观察组法医病理尸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病理尸检率25.25%,显著低于对照组54.29%,差异高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0,P<0.01)。结论医疗纠纷事件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死者家属选择尸检操作以证实死者死因,致使法医病理尸检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病理尸检却呈下降趋势。

  • 标签: 临床尸检 法医尸检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制作的脂肪、骨、胆、胃肠石蜡切片900例进行染色,观察其中450例切片标本的细胞学,根据染色结果予以适当的调整,分析HE染色对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改进HE染色技术后,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石蜡切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中,HE染色质量均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组织特点选择适合的制片、HE染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制片质量与病理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参考,值得广泛应用与普及。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各种特殊检查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4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髓切片组织病理活检,同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确诊31例、疑诊4例,骨髓活检确诊40例。其中结果完全相符25例(62.5%),形态学疑诊、骨髓活检确诊4例(10.0%),两种检查结果不同6例(15.0%)。结论骨髓组织活检可纠正和补充形态学检查,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病理 特殊检查 诊断病例 应用
  • 简介: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国家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跨界损害的事件屡见不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灾难性事故频发,国际法上的责任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而言,学术界也没有一个成熟、统一的见解。目前来看,严格赔偿责任原则能否被认同为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是学术界争论的最大分歧所在。严格赔偿责任原则能否完全解释损害责任的全部内容、损害责任又能否有更全面且完善的法理解释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 标签: 国际损害责任 法理基础 归责原则 国际义务 公平原则
  • 简介:1例79岁男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长期服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因疼痛控制不佳自行增加剂量(200mg,3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气促、心悸、头晕伴四肢麻木,实验室检查示WBC3.0×10^9/L、RBC3.1×10^12/L、Hb100g/L、血钠127mmol/L、氯化物95mmol/L、T4总量(TT4)58nmol/L、游离T4(FT4)10.6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4.5mU/L,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平均心率59次/min,>2.0s的停搏326个,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约3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气促、头晕、心悸,并出现晕厥2次(每次持续约1min后自行缓解),实验室检查示WBC3.1×10^9/L、RBC3.0×10^12/L、Hb99g/L、血钠127mmol/L、氯化物95mmol/L、TT463nmol/L、FT411.8pmol/L,TSH7.9mU/L,动态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延长。停用卡马西平。10d后,患者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消失,WBC5.6×10^9/L,RBC4.4×10^12/L,Hb120g/L,血钠139mmol/L、氯化物102mmol/L,TT467nmol/L,FT415.0pmol/L,TSH3.8mU/L,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为治疗三叉神经痛,再次服用卡马西平100mg、3次/d。随访半年,患者未再发生上述症状。

  • 标签: 卡马西平 药物毒性
  • 简介:目的分析皮肌炎皮炎误诊原因,以提高其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5年9月23例初诊误诊的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男5例,女18例,病程为2周~6个月,误诊为湿疹12例,其中2例皮疹表现为面部及双上肢散在红斑、丘疹,上见水疱,为水疱型皮肌炎。银屑病6例,接触性皮炎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1例,药疹3例。19例患者予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均好转出院,3例合并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鼻咽癌。1例快速出现呼吸肌受累。结论皮肌炎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尤其皮损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提高对皮肌炎皮疹特点的认识,提高肌电图、肌酶谱、皮肤及肌肉病理检查,避免误诊。

  • 标签: 皮肌炎 皮肤表现 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冷刀锥切术中冰冻检查(frozensectionexamination,FSE)同术后石蜡病理检查(paraffinsectionexamination,PSE)诊断准确度的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初诊为CINⅡ~Ⅲ于我院行冷刀锥切术21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中行冰冻病理,术后进行石蜡病理检查。对比研究FSE与PSE对宫颈病变检出情况差异。结果1.冰冻病理与石蜡病理的总诊断符合率为89%(195/218),FSE的病变检出率低于PS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一致性检验提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大范围的冰冻标本不能提高FSE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宫颈上皮瘤变患者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确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病理医生对冰冻病理熟悉程度是影响冰冻病理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准确取材,提高制片水平等能提高冰冻病理诊断准确度。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冰冻病理 石蜡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患者手术前胃镜活检的病理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9年9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采用胃镜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在手术后再次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术前胃镜活检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的差异。结果手术前胃镜诊断51例患者均为胃癌。病理类型方面术前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患者25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化程度方面,术前胃镜检查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一致40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活检能够对胃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但是对胃癌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的判断效果不佳,手术后病理诊断是临床诊断胃癌的最佳手段。

  • 标签: 胃癌 病理 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比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可靠方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胃镜活检的诊断中疑似胃癌和排除胃癌的结果明显高于术后病理诊断。结论对于胃癌患者临床上在术前使用胃镜活检,能够较为准确检验胃癌的诊断结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癌患者 术前胃镜活检病理 外科术后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