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LN患者81例,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LN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1例LN患者的分布情况如下: Ⅰ型1例(1.2%);Ⅱ型9例(11.1%);Ⅲ/Ⅳ型14例(17.3%);Ⅴ型36例(44.4%);Ⅲ/Ⅳ+Ⅴ型20例(24.7%);Ⅲ+Ⅴ/Ⅳ+Ⅴ型1例(1.2%)。81例入组LN患者当中有58例(72.2%)LN患者在发病时以肾外临床表现起病,最常见的是血液系统损害、发热、关节痛及皮疹。不同病理分型的LN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各不相同,主要为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或(和)孤立性血尿,以Ⅱ型和Ⅲ/Ⅳ型LN患者占比最高。感染、低蛋白症及狼疮中度活动是影响LN患者发生肾脏病理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积极进行肾活检,避免漏诊、误诊而耽误治疗;治疗时要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狼疮肾炎 感染 低蛋白血症 肾脏病理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临床及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RS)组(46例),意义未明的M蛋白血症(MGUS)组(8例)和多发性骨髓瘤(MM)组(13例)。分析各组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10)岁,男女比为37︰30。MM组血肌酐高于MGRS组及MGUS组(P<0.05),MGRS组血清白蛋白及IgG低于MM组、EGFR高于MM组(P<0.05),MGRS组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及大量蛋白尿发生率高于MM组及MGUS组(P<0.05)。MGRS组、MGUS组及MM组的主要病理类型分别为轻链型肾淀粉样变(42例)、膜性肾病(4例)、轻链管型肾病(7例)。结论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多样,MGRS患者常表现肾病综合征,以轻链型肾淀粉样变多见,而MM患者常表现肾功能不全,以轻链管型肾病多见。此类患者需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改变作出诊断,以指导制定治疗计划及判断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 NFT)被认为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磷酸化Tau蛋白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并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文章探讨了病理性Tau蛋白中枢神经毒性作用,分析了小胶质细胞与病理性Tau蛋白相互作用在认知功能损害中所扮演的角色,阐述了通过诱导小胶质细胞分化方向调控分化后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干预病理性Tau蛋白所致的认知功能损害

  • 标签: Tau蛋白 小胶质细胞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将本院600例石蜡切片实施病例染色,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0例。甲组采用常规检测诊断,乙组采用病理技术HE染色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乙组300例的样本染色结果(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肝胆组织、子宫内膜)明显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技术HE染色 常规检测诊断 病理诊断 样本染色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化疗药顺铂及长春瑞滨后观察兔肝脏的常规超声表现、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测定值、实验室检测及病理改变,并对比研究用药后肝脏的病理损害与生化检验及超声所见的相互关系,重点观察肝脂肪变性的情况。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应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A组)、顺铂+长春瑞滨组(B组)及顺铂+长春瑞滨+高脂饲料(C组),每组10只。用药前测定兔肝功能及血脂,对兔肝行常规超声及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检查,应用6个周期化疗药后再次行上述检查,比较用药前后的肝功能、血脂、常规超声表现及ARFI测定值,最后行兔肝病理检查。结果A组用药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用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较用药前升高(P值均<0.05),C组高于B组(F=1 204.517、5 695.501,P值均<0.001)。A组和B组用药前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用药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较用药前升高(t=441.536、10.506,P值均<0.05),且均高于A组和B组(F=122 890.902、75.943,P值均<0.001)。A组用药后超声未见异常;B组应用化疗药后肝脏常规超声显示肝包膜稍增厚,肝实质回声不同程度增强,回声不均匀,胆管壁及门脉管壁回声增强;C组肝体积稍大,内部回声情况同B组,还可见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增强,类似轻度脂肪肝的表现。A组用药前后ARFI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用药后ARFI测定值均较用药前增加(t=18.30、23.92,P值均<0.001),C组ARFI测定值高于B组(F=159.103,P<0.001)。A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异常,B组可见肝细胞水肿,轻微散在脂肪变性,汇管区、小血管壁及小胆管壁炎细胞浸润、少许淤血及淤胆,点状坏死及少许纤维化等。C组除了B组病理损害外,还显示体积稍大,脂肪变性明显加重,还可见少许再生结节。结论单纯应用化疗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但不会引起兔肝明显的脂肪肝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的所谓"化疗性脂肪肝"主要是由过量高脂营养物质引起,高血脂易引起肝功能异常或加重肝功能损害。ARFI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评估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化疗药 肝损害 病理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与"四重打击学说"相关。IgAN诊断依赖肾活检,组织病理表现多样,病理报告包含主要诊断、次要诊断、肾脏病变类型及定量描述、IgAN牛津分型评分(MEST-C)。微小病变亚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血管炎是IgAN的特殊类型。IgAN诊断后需评估急、慢性病变,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结合临床和病理指标已建立了多种IgAN的预后预测模型,近期有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能更好。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的应用对于临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8例接受病理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的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应用前:2019年7~12月)151例和观察组(2020年1~6月)15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初诊、复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诊准确率(95.54%>85.43%,χ2=9.226)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诊准确率(98.73%vs.96.69%,χ2=0.667)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用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便于及时、准确的检出相关疾病以及早期进行治疗。

  • 标签: 数字病理技术 数字病理诊断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目前尚无对其临床疗效的统一评价标准。近年来,除了传统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在VCI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文章就改善VCI认知症状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性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血管障碍 痴呆,血管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近10年来,社会神经科学快速发展,其将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融为一体,并且提出了社会认知的概念。临床研究表明,卒中后易出现社会认知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康复和生活质量。文章就卒中患者社会认知损害的概念、机制、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评价、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提高神经科医生对卒中患者社会认知损害的认识,积极预防卒中后社会认知损害的发生并予以相应的干预,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 标签: 卒中 认知障碍 认知 神经心理学测验 社会知觉 社会行为 心智理论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闹”事件屡禁不止,情节不断恶化,经常发生暴力事件。各界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医闹”入刑。刑法修正案(九)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收集“医闹”行为扰乱医疗秩序的刑法调整范围。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医闹”行为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刑法与犯罪的边界模糊,对情节的认识不一致,量刑标准,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很多争议。医闹混乱频繁发生,医务人员严重受伤和死亡使得“医闹”入刑成为必然。刑法修正案草案(九)旨在将“医闹”纳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但是,这种犯罪不能涵盖“医闹”行为的所有主观和客观方面。建议刑法应当分别制定“聚众扰乱医疗秩序罪”,并在此罪中设转化犯。另外完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形成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医闹行为”的有关刑法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 标签: 医闹行为 刑法规制 医疗秩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焊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方法,以参加体检的电焊作业人员46人92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不接触电焊的其他工人45人9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眼部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以结膜炎(50.00%,46/92)、角膜知觉减退(33.70%,31/92)、黄斑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阳性(27.17%,25/92)较高;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工龄≥10年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工龄<10年作业人员(P<0. 05)。观察组作业人员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依次为前囊膜(56.25%,9/16)、后囊膜(37.50%,6/16)和赤道部(6.25%,1/16);黄斑改变OCT图像依次表现为黄斑区的视细胞内外节连接部分(IS/OS)局部微小缺损或断裂(100%,25/25)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部微小断裂或缺损(52%,13/25)。结论电焊弧光能引起作业人员结膜炎、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多种损害,应重视角膜知觉及OCT检查,便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视网膜 晶状体 电焊 作业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及外科术后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前行胃镜活检病理,其中 30例胃癌患者在术后行外科病理检查作为观察组,另 3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经不同方式诊断胃癌的准确率和胃镜活检病理结果。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经检验后 P<0.05;两组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病理结果差异显著, 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及术后外科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中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早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将两种诊断方式相结合,以便更好的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 标签: 胃镜活检 术前 胃癌 外科病理检查 术后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从我院共计选取 76例胃癌患者展开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胃癌的确诊率、胃癌病理类型的诊断率以及胃癌病理分化程度。 结果:相较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确诊率,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率显著较高,而疑似确诊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术前胃镜活检,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黏附性癌、黏液腺癌确诊率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胃镜活检胃癌分化不良诊断率高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分化诊断率低于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 ,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诊断胃癌过程中应用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较好,但要获得更为全面的病情评估需积极实施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 外科术后病理诊断 胃癌
  • 作者: 杜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5-29
  • 出处:《大健康》2019年6期
  • 机构:仁寿县人民医院,四川省眉山市 6205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于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 71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将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作为对照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作为观察组,收集分析两组病理检查结果 。 结果 两组检查方法的胃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P > 0.05 ),但胃癌病理类型具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对疑似胃癌患者可采用 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用 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病理类型,有效提高临床胃癌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手术 病理检查 胃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