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以皮肤沉着、孕酮升高、身高突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患儿6岁男童,因肤色偏黑、身高突增就诊,辅助检查提示睾酮、孕酮和17α羟孕酮(17-OHP)水平明显升高,骨龄明显提前。基因检测提示CYP21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诊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外周性性早熟"明确。氢化可的松治疗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提示性腺轴启动,外周性性早熟继发中枢性性早熟。此病例提示21-OHD患者17-OHP升高的同时,孕酮水平也明显升高,二者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孕酮可作为21-OHD筛查的重要指标,对于不能检测17-OHP的基层医院,孕酮可作为初步筛查21-OHD的依据。

  • 标签: 21羟化酶缺陷症 孕酮 17α羟孕酮 性早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皮肤沉着的临床治疗时,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案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78名,存在皮肤沉着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内设置39名患者进行研究,并按实验习惯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满意度33(84.62%)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8(97.44%)明显更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皮肤沉着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面部美观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皮肤色素沉着 临床研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强脉冲光治疗皮肤沉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皮肤沉着患者300例,均于2020年01月~2022年12月间在皮肤科就诊,进行强脉冲光治疗。随机分组护理:常规组(1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50例)予以综合护理。统计、比较和分析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6.00%)高于常规组(78.67%),P<0.05;在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93.33%)高于常规组(81.33%),P<0.05。结论:皮肤沉着患者实施强脉冲光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其临床干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皮肤色素沉着 强脉冲光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米诺环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菌药,近年来以其较低的细菌耐药发生率和良好的抗菌效应而被用于多重耐药菌所致慢性感染以及天疱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疗。长期口服米诺环素可导致皮肤沉着。根据发生部位、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米诺环素诱导的皮肤沉着(MISH)可分为4种类型,但第4型的定义尚存争议。在不同研究中,MISH发生率差异很大,这可能与患者潜在的病理生理状态、共患疾病、给药剂量和疗程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米诺环素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皮肤颜色变化,一旦发现皮肤颜色变化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皮损组织活检)以尽早明确诊断。发生MISH后应注意防晒,减量和停药是改善MISH的有效策略,对于停药后无法恢复的色素沉着可采用Q开关激光和皮秒激光治疗。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色素沉着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多粘菌素B主要用于治疗严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近年来关于该药致皮肤沉着的报道逐渐增多。婴儿多粘菌素B相关皮肤沉着发生率高于成人。多粘菌素导致色素沉着的机制尚不明确,很可能与多粘菌素B可诱导组胺释放、诱导皮肤炎症反应、促进黑色素生成增多有关。皮肤沉着虽然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可能给患者心理造成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多粘菌素B 皮肤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过多
  • 简介:摘要烧伤创面愈合后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色素沉着障碍,不仅引起患者的美观和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社交活动,还增加了患处皮肤癌和光老化的风险。正常皮肤沉着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烧伤后皮肤沉着障碍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在阐述正常皮肤沉着机制的基础上对烧伤后创面皮肤沉着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烧伤 黑素类 机制
  • 简介:摘要成人Still病合并肾脏损害非常少见,其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为淀粉样变。本文报道一例成人Still病同时合并IgA肾病及淀粉样变两种肾脏损害,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

  • 标签: Still病,成年型 肾小球肾炎,IgA 淀粉样变 托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后色素沉着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其内在中医理论基础,运用中药治疗缓解患者症状,为临床治疗化疗后色素沉着增加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2021年因化疗后出现色素沉着的病例,根据中医理论基础中药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并常规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总结相关规律。结果经过中药治疗的化疗后色素沉着患者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列举一典型医案佐证。结论针对化疗后色素沉着患者,中医病机上多系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应用中药六味地黄丸随证加减“以内治外”论治,常可收获良效,可为临床中医治疗化疗后色素沉着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药物疗法,联合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色素沉着 医学,中国传统 补益肝肾 六味地黄丸 以内治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37岁男性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先后4次行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化疗,化疗期间除出现骨髓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外,无皮疹或皮肤损伤表现。第5次静脉滴注伊达比星(20 mg、1次/d,第1天)和阿糖胞苷(1 900 mg、1次/12 h,第1~4天)第4天,患者出现四肢皮肤轻微瘙痒,未行特殊处理。化疗结束后第2天,患者双侧面颊部出现明显的深褐色色素沉着,双侧腰部及背部出现红色丘疹。考虑与阿糖胞苷和伊达比星有关。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4 mg口服、1次/12 h,20%维生素C注射液5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1次/24 h。7 d后,患者腰背部红色丘疹消失;24 d后,面部色素沉着基本消失。

  • 标签: 阿糖胞苷 伊达比星 药疹 皮肤色素沉着
  • 简介:新生儿皮肤斑俗称“青痣”或“青记”(以下简称青痣),多发生在臀骶部、背部等处。有关新生儿青痣的形态学资料未见详细报道。因此,本文对新生儿青痣的发生个数、部位和形态作了观察和测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对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足月出生的156例(男婴72例、女婴84例)新生儿(死婴不计算在内)在出生后一天内进行观察与测量。1.2方法:先观察青痣的个数、部位、形态,然后用彩笔沿新生儿青痣的边缘画出轮廓,再将青痣的轮廓印在白纸上,利用CMIAS-007图像分析系统对青痣进行测量。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 色素斑 青痣 色素细胞
  • 简介:患者男,39岁,因脑外伤后癫痫,于2001年入院.查体:T36.5℃,BP110/70mmHg,精神检查:生活不能自理,问话不答,对人物、时间、地点定向力丧失,不认识家人,思维贫乏,反应迟钝,表情呆板,情感反应淡漠,智能及人格缺损,记忆力基本丧失,有冲动、伤人、自伤、自知力丧失.血常规:WBC6.9×109·L-1,RBC4.20×1012·L-1,Hb125g·L-1,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脑电图中度异常.

  • 标签: 地西泮 静注 皮肤瘢痕 色素沉着 癫痫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窄波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诱导下豚鼠皮肤沉着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普通级健康豚鼠10只,对豚鼠棕黄色毛发皮肤区域脱毛后行NB-UVB照射,建立UVB诱导下豚鼠皮肤沉着模型。每只豚鼠造模成功区域随机分为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治疗;B、C、D组均为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组,以不同能量参数的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治疗,B组输出功率10 W,每个发射点治疗能量0.06 J;C组输出功率20 W,治疗能量0.12 J;D组输出功率30 W,治疗能量0.18 J。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取材进行黑色素细胞染色(表皮分离-多巴染色法),观察酪氨酸酶活性的黑色素细胞数目,黑素颗粒染色(Masson-Fontana法)观察黑素颗粒面积占表皮面积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it蛋白)观察黑色素细胞活性的改变。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结束后2、4、6周,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的B、C、D组酪氨酸酶活性的黑色素细胞数目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黑色素细胞数目减少与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能量增加呈正相关。治疗结束后2、4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的B、C、D组色素沉着皮肤表皮黑素颗粒较A组低,治疗结束后6周,仅D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皮肤表皮黑素颗粒减少与微等离子体射频能量增加呈正相关。实验设置的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组能量未引起c-kit阳性细胞数目增加,治疗结束后2周各组间c-kit阳性细胞数目,A组较B、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等离子体射频照射后4、6周A、B、C、D组均未见c-kit阳性细胞。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可加速豚鼠皮肤沉着的消退,对改善NB-UVB照射后豚鼠皮肤沉着的动物模型有效。

  • 标签: 紫外线 豚鼠 色素沉着 微等离子体射频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剥脱剂加入中药治疗面部色素痣和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中药皮肤剥脱剂治疗皮肤痣及雀斑221例,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共治疗色素痣176例,其中痊愈率86.93%,显效6.82%,有效5.11%,无效1.04%;雀斑45例,痊愈84.44%,显效8.89%,有效6.67%.所有病例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毒副作用.结论:在化学皮肤剥脱剂中加入中药制剂可以减少化学剥脱剂的用量与浓度,减少术后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皮肤愈合.

  • 标签: 色素痣 雀班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剥脱剂 化学剥脱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皮肤痣行以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5例皮肤痣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行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冷冻组与激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冷冻组和激光组(P<0.05);冷冻组与激光组疾病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冷冻组和激光组(P<0.05)。结论对皮肤痣行以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且疾病复发率比较低,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冷冻 激光 手术 皮肤色素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HMF)与色素减退性界面T细胞异常增生(HITCD)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皮肤减退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41例,分析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使用t检验,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两组间等级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41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规则色素减退斑,可伴有红斑或糠状鳞屑。病理特征:21例表现为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向表皮浸润和聚集,符合典型蕈样肉芽肿病理学特征,诊断为HMF;20例表现为基底层空泡变性伴有淋巴样细胞浸润以及轻度嗜表皮现象,诊断为HITCD。免疫细胞表型均符合T细胞表型,14例(67%)HMF与13例(65%)HITCD表皮淋巴细胞以CD8表型为主。表皮中,HMF组总淋巴细胞数量多于HITCD组(t = 1.81,P = 0.012);真皮中,HMF组CD4+淋巴细胞(t = 2.64,P = 0.012)、CD8+淋巴细胞(t = 1.51,P = 0.002)以及总淋巴细胞数量(t = 2.60,P = 0.001)均多于HITCD组。所有患者均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完成随访34例,30例(包括所有HITCD)皮损消退未复发,4例HMF皮损未完全消退。结论HITCD与HMF病理特征不同,且呈良性生物学行为,应作为一类独立疾病区别于HMF,单一光疗可获良效。

  • 标签: 蕈样真菌病 色素沉着不足 病理过程 治疗结果 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 色素减退性界面T细胞异常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皮肤痣患者在医治过程中使用冷冻与激光及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随机选取的183例皮肤痣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4-2020/4,分为使用冷冻治疗的冷冻组(n=61),采用激光治疗的激光组(n=61),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术组(n=61),评价三种方法手术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较高,高达95.08%(58/61),其次是激光组,激光组有效率是80.97%(50/61);冷冻组总有效率低至73.77%(45/61);手术组、激光组和冷冻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56%(4/61),19.67%(12/61)和29.51%(18/61)。结论:对皮肤痣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比冷冻和激光治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且手术是三种方式中复发率最低的方法。

  • 标签: 皮肤 色素痣 冷冻 激光 手术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