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美丽的笑容和牙齿的整齐排列已经成为个人形象和自信的一部分。因此,口腔矫正治疗一直备受关注。传统的金属矫正器虽然在牙齿矫正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它们的外观和使用可能引起一些患者的顾虑。在这一背景下,隐形矫正器作为一种新颖而先进的矫正治疗方式,已经在口腔医学领域崭露头角。本文将探讨隐形矫正器的应用,以及它在矫正治疗中所带来的效果和益处。

  • 标签: 矫正治疗 隐形矫正器 应用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与固定矫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固定矫正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观察患者的疗效及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结果观察组正畸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固定矫正技术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矫正效率更高,外形美观,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 固定矫正技术 转位牙扭正 倾斜牙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牙齿矫正中不同材料矫正器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通过牙齿矫正器进行口腔牙齿矫正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65),对照组选择弹力结扎圈进行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不锈钢结扎钢丝进行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扎时间、拆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展开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材料矫正器 口腔牙齿矫正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诊治的98例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应用数字双盲法分成观察组(n=49)、参照组(n=49)。参照组应用不锈钢丝矫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矫正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矫正总有效率高达97.9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7.7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较参照组(16.33%)低,P<0.05。结论:予以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矫正效果,可在临床全面推广。

  • 标签: 直丝弓矫正技术 替牙期 牙齿畸形 矫正效果
  • 简介:摘 要  认知偏向矫正在治疗社交焦虑上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认知偏向矫正主要包括注意偏向矫正和解释偏向矫正。本文主要概述注意和解释偏向矫正效果,并比较这两种认知偏向矫正,同时探讨两者结合矫正认知偏向的效果。目前的证据表明,解释偏向矫正比注意偏向矫正效果好,两者结合的效果尚无法明确是否有益于认知偏向的矫正。最后,本文探讨影响认知偏向矫正的一些因素。

  • 标签:  社交焦虑 注意偏向 解释偏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散光的视力矫正及其效果,为其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130眼)混合散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矫正视力的结果与患者年龄具有密切联系,<12岁的患者与>12岁患者的0.5以下视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合例散光和合理散光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较好,而斜轴散光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不佳,二者视力水平低于0.5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屈光度数越高,视力矫正越差,重度屈光不正与轻度屈光不正患者视力水平在0.5以下时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散光受患者年龄、屈光度、轴向等因素的影响,混合散光导致的视力下降可应用镜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 标签: 矫正视力 混合散光 屈光不正 近视散光 发病率
  • 简介:眼睛最能传达一个人的神采和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眼部的化妆也是面部化妆的重点。化眼妆的目的是通过化妆技巧使眼睛更加美丽而富有神韵。眼部的矫正化妆方法一是利用线条的描画勾勒眼形,对眼形进行矫正、修饰,表现眼周的立体感;二是通过色彩晕染来强调或弱化;或可以通过粘

  • 标签: 矫正方法 化妆 眼部 上眼睑 眼睛 修饰
  • 简介:社区矫正是刑罚社会化的产物,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其被有效执行是发挥制度价值的基础,而科学的规范、标准与程序是执行的关键所在.在社区矫正法制化、专业化的发展中,规范矫正程序是有效实施矫正的重要保障.这一程序包括社区矫正工作者收集、分析社区矫正人员有关资料,在对其进行初步诊断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别化矫正方案,综合运用行为监督、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等手段,促进其实现再社会化目标.同时,社区矫正工作者通过评估和反馈等环节,检验矫正效果,进而总结矫正经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通过制定宏观发展规划,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研制科学的操作程序与评价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矫正工作的发展.

  • 标签: 治安管理 社区矫正 操作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联合内窥镜矫正歪鼻-鼻中隔偏曲一期手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和耳鼻喉科完成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45岁,平均27.34岁)骨性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矫正手术。术前后通过3D数字化成像技术、CT扫描等测量,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整形效果评估(ROE)量表、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功能性鼻整形术后调查(FROI-17)等量表,对手术外形修复和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D成像测量显示歪鼻的偏曲距离、偏曲角度有明显改善(t=8.191、7.760;均P<0.05),长期手术稳定性较好。患者外形VAS评分和ROE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NOSE评分和FROI-17评分评估鼻塞症状较术前好转。结论该方法修复歪鼻伴鼻中隔偏曲能达到同期修复鼻外形和改善鼻功能目的,手术微创、效果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内窥镜 歪鼻矫正 鼻中隔偏曲 主客观评估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巩膜镜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验配巩膜镜的圆锥角膜患者18例(26眼)。根据圆锥角膜Amesler-Krumeich分级,I级9眼,II级3眼,III级4眼,IV级10眼。所有患者均经规范验配程序试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因RGPCL不耐受、RGPCL适配不佳等原因选择验配巩膜镜。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和Pentacam检查等。应用巩膜镜试戴片试戴,分别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荧光素染色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适配评估。评估镜片与中央角膜和周边间隙,以及周边着陆区匹配情况,并评估戴镜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主观舒适度。采用Friedma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圆锥角膜患者初戴巩膜镜时,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示巩膜镜定位良好。通过前节OCT观察初始角膜中央间隙为(212±58)μm;配戴巩膜镜4 h后,角膜中央间隙为(164±58)μm,鼻侧为(101±38)μm,下方为(224±135)μm,颞侧为(103±72)μm,上方为(89±45)μm,镜片边缘结膜血管未见异常。裸眼视力(UCVA)、框架眼镜BCVA、RGPCL配戴后BCVA及巩膜镜配戴后BCVA(LogMAR)分别为1.35(1.00, 2.00)、0.52(0.22, 0.79)、0.15(0, 0.30)、0.10(0, 0.22),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1, P<0.001)。巩膜镜配戴后BCVA较UCVA、框架眼镜BCVA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0, P<0.001; χ2=31.08, P=0.001);巩膜镜配戴后BCVA与RGPCL配戴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配戴巩膜镜4 h后,22眼(22/26)主诉戴镜后舒适或非常舒适;24眼(24/26)主诉戴镜视物良好或非常良好。结论:圆锥角膜配戴巩膜镜定位良好,舒适度也良好,通过配戴巩膜镜可有效提升矫正视力。巩膜镜是圆锥角膜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巩膜镜 圆锥角膜 框架眼镜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八九医院行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的远视者14例(16眼)。术前远视屈光度1.50D~5.00(3.61±1.08)D。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远近视力和屈光度的矫正情况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结果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logMAR)为0.47±0.19,明显优于术前的0.61±0.30(t=3.64,P=0.003);裸眼近视力(logMAR)为0.26±0.11,明显优于术前0.66±0.30(t=5.83,P<0.001);裸眼近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以上者14眼(87.50%)。术后1个月术眼呈轻度近视状态,3个月后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平均等效球镜为(0.74±0.29)D,较术前(3.61±1.08)D明显下降(t=9.45,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明显远视回退现象。术后1周、1、3及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下降(F=1.76,P=0.128)。结论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矫正远视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为远视者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矫正,远视 移植术,透镜,角膜基质 取出术,透镜,基质,角膜,小切口,激光,飞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用于斜视矫正术后的临床 效果。 方法:选择 2016 年 4 月到 2019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斜视矫正术的 80 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系统护理的相关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系统护理之下,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00% ( 38/4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50% ( 33/40 ),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系统护理用于斜视矫正术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斜视矫正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央楔形切除法和末梢弧线切除缝合法两种小阴唇肥大矫正术的具体实施及观察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获得患者及家属首肯的基础上,组织86名小阴唇肥大患者成立本次研究项目,以随机分组方式将50名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分别以观察组和对照组命名,实施中央楔形切除法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小阴唇肥大矫正术,为对照组患者提供的治疗方式则是末梢弧线切除缝合法,保证规范性实施手术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总结临床效果的优劣。结果:就切口愈合情况而言,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情绪评分方面,则是对照组明显超过观察组,就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也是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阴唇肥大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央楔形切除法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二次手术率,并在促使患者尽快恢复的同时,减少并发症问题的出现,并且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可见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小阴唇肥大矫正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殊体位对胎方位不正的影响。方法在临产后对诊断为枕横位和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产妇实施特殊体位护理。结果实施了特殊体位的产妇,90.6%经阴道娩出胎儿。结论实施特殊体位可以纠正胎方位不正,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

  • 标签: 特殊体位 胎方位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乳腺组织重构双环法在乳房下垂矫正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25例(年龄18~53岁;平均35岁)要求矫正乳房下垂的患者,均行自体组织重构双环法矫正,乳腺组织量过剩患者切除过剩的乳腺组织后进行重构,对于乳房下垂乳腺组织量适中或不足的患者进行乳腺组织瓣游离后自体乳腺组织重塑收紧。于术后6个月随访其乳房对称性、形态、大小、切口瘢痕。结果术后1例右侧乳房皮下积液,经引流后愈合;3例乳晕伤口部分裂开,再次缝合后愈合;所有患者患者乳头乳晕血运良好,无坏死,术后乳房下垂得到明显矫正,外形满意,瘢痕增生不明显,初期荷包缝合的皱褶1个月后基本消退,平整。6个月随访,术后切口瘢痕隐蔽,外形良好。结论自体组织重构双环法矫正乳房下垂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乳房 修复外科手术 双环法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系带过短矫正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儿童舌系带过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矫正手术治疗,对比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疾病类型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I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100.00%,Ⅱ度患儿治疗有效率93.10%,Ⅲ度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8.89%,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薄膜型治疗有效率为100.00%,粗厚型为87.50%,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儿童系带过短患儿实施矫正手术,可取得确切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舌系带过短 矫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对照组96例。两组均行催产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胎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卧位指导,即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比较两组生产结果。结果观察组有70例经阴道分娩,占83.3%;对照组仅24例经阴道分娩,占2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30.55,P<0.01)。结论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徒手矫正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