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指数、张口度及关节弹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许昌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87例TMD患者,男57例,女30例,年龄(31.75±6.16)岁,年龄范围为18~45岁。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松弛型组(n=43)与稳定组(n=44),松弛型组行松弛型治疗,稳定组行稳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疼痛指数、张口度及关节弹响发生率。结果稳定组治疗有效率[90.9%(40/44)]高于松弛型组[69.8%(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稳定组VAS[(2.15±0.23)分]低于松弛型组[(3.79±0.17)分],稳定组张口度[(39.63±4.72)mm]高于松弛型组[(37.05±4.01)mm],稳定组关节弹响发生率[4.5%(2/44)]低于松弛型组[20.9%(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TMD患者的疼痛指数、增加张口度、减少关节弹响的发生。

  • 标签: 稳定型咬板 松弛型咬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指数 关节弹响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稳定(牙合)与松弛型(牙合)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为2021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193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96例)和乙组(97例)。乙组患者运用松弛型(牙合)进行治疗,甲组患者运用稳定(牙合)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牙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稳定型(牙合)板 松弛型(牙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椎间开窗治疗稳定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83例稳定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双侧椎间开窗治疗。结果76例平均随访1.5(0.5—6)年。疗效采用Nakai评分标准:优5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2.1%。1例因多节段双侧椎间开窗导致医源性腰椎失稳行二次手术。结论双侧椎间开窗法是治疗稳定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建锁定接骨治疗复杂不稳定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锁定接骨治疗复杂不稳定髋臼骨折25例,术后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随访6~12月,平均8.3月。结果本组所有25例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5月。髋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优23例,良2例。无断、断钉、退钉及感染,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重建锁定接骨可塑形便于更好固定骨折,且固定牢靠。故重建锁定接骨可应用于复杂不稳定髋臼骨折的治疗。

  • 标签: 复杂不稳定型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 重建锁定接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心绞痛与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其中稳定心绞痛30例,不稳定心绞痛30例,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稳定心绞痛有诱发因素,少数不稳定心绞痛无明显诱发因素;稳定心绞痛相较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治愈率更高。结论心绞痛发作有诱因,经积极对症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我院2017.1-2019.1收治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并记录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随访3-27个月,优39例,良13例,可4例。结论应用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功能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稳定心绞痛40例,不稳定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心绞痛与不稳定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心绞痛40例,不稳定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心绞痛与不稳定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关键词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临床分析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UA)与稳定心绞痛(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204例,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①分组:204例病人中,UA组112例(55%),SA组92例(45%).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P<0.05).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74(33%),SA组复杂病变血管43支(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P<0.05).③支架植入情况:UA组有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143枚,占病变血管数的51%;SA组54支血管共67枚,占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共15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3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9%vs3%,P<0.05).⑤随访3~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3例,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12例和16例,占13%和14%;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2%,均无显著差别.结论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即刻成功率高,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稳定心绞痛( SA)与不稳定心绞痛( 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 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 各 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 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 71.11%、 67.78%和 73.33%, 不稳定组分别为 87.78%、 85.56%和 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 UA, 可以有效降血脂, 改善心电图, 缓解心绞痛症状, 提高中医证候积分, 值得在 UA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rug treatment between stable angina (SA) and unstable angina (UA).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group and unstable group, 90 cases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metoprolo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71.11%, 67.78% and 73.33% in stable group, 87.78%, 85.56% and 90.00% in unstable group,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in the unstabl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abl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etoprolol capsule is more suitable for UA.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lipid, improve ECG, relieve angina symptoms, and improve TCM syndrome scor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U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片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A组为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B组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A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和药物曲美他嗪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药物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组治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B组治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不良药物反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手术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临床 分析
  • 简介: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很不起眼的吸血蝙蝠。它身体并不大,可却是非洲野马最致命的杀手之一。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着在马的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皮肤,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被咬到的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吸血蝙蝠。而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

  • 标签: 蚊子 野马 蝙蝠 非洲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效果,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6%。结论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05年2月~2007年2月,共收治19例经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重建钢板14例,使用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5例。结果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患者满意,本组骨盆骨折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4例。结论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矫正畸形,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骨盆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提高至小康,胆固醇等高热量膳食在饮食结构所占的比例增高,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增加,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慢性稳定心绞痛,过去,我国对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患者难以得到最恰当的处理,误诊、漏诊、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规范稳定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早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 标签: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