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治疗,实验组,采用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于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翼状胬肉患者,通过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移植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彻底清除角膜病灶后联合羊膜移植术。结果随访3~36mo,术后21眼角膜溃疡愈合,其中7眼角膜恢复透明,14眼角膜形成局限性斑翳或白斑。26眼中21眼(81%)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羊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羊膜移植 真菌性角膜溃疡
  • 简介: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急性期眼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期眼化学伤患者25例36眼的临床资料,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观察术后羊膜溶解时间、角膜上皮及透明度恢复、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6mo,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保持不变(100%)。31眼(86%)羊膜在2wk内溶解。33眼(92%)角膜上皮在4wk内完全愈合,3眼(8%)角膜上皮持续缺损,Ⅱ期需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角膜移植术。角膜缘有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10眼(28%),角膜基质有不同程度的混浊6眼(17%),晚期发生睑球粘连1眼(3%)。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是目前治疗急性期眼化学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早期羊膜移植对于恢复视力,重建眼表,降低伤后并发症具有明显疗效。同时,由于新鲜羊膜具有来源广泛、取材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羊膜移植 眼化学伤 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90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结果治疗三个月和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一年后,治疗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92.50%,对照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6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微创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方式后,可以实现对患者眼压的有效控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小梁切除手术 生物羊膜移植术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发性翼状胬肉30例50眼,手术切除胬肉头、颈、体部及筋膜组织,捡球粘连组织充分松解,创面止血不易过度,避免因缺血而导致新生血管生成。生物羊膜修补创面。结果恢复正常治愈无复发者为50眼的90%,结膜角膜愈合线正常,无异常新生血管,6%患者角膜少许云翳,视力情况无影响。复发3眼,新生血管生长于角膜缘创面处。结论生物羊膜移植有效防止翼状胬肉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生物羊膜 复发性翼状胬 肉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索唑来膦酸联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协同效应研究。方法选择雌性未孕的Wistar大鼠45只,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实验组,每组各15只。术后第7天,行唑来膦酸灌胃+尾静脉注射AMMSCs液(假手术组除外),连续干预13周,于末次干预后24h,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每周测定1次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左侧股骨中点、远端和近端骨密度;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骨钙含量;干预13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VD)、I型胶原C端肽(CTX-I)、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表达变化;检测各组大鼠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RT-PCR技术检测椎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体重逐渐增加,符合动物自然生长规律,模型组于造模后两个月开始,体重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体重渐增,与假手术组相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含量均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25-HVD、CTX-I、BAP、TRAP5b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显著升高。生物法力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的极限载荷、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比模型组有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的极限载荷和弹性模量比假手术组有显著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实验组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唑来膦酸协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较好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标签: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MSCs) 唑来膦酸 移植 去卵巢 大鼠 骨质疏松
  • 简介:所谓嵌入式课程,就是把特色课程嵌入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框架所预留的空间,形成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完整课程体系。嵌入,是一种课程编制、设计、实施的方式,其基本要义是一种融入后的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有机体。从这个角度看,嵌入不是单一的某种方式,而是一种理念,是在理念引领下,通过嵌入这种方式使课程走向整合,实现新的创造。嵌入式课程,不只是特色课程嵌入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中,而是实行多方面的嵌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嵌入,即生活元素的嵌入、不同资源的嵌入;二是课程方式、方法的嵌入,即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嵌入,不同学科的方式、方法的嵌入;三是学习过程中,多元评价方式的嵌入,即让教学过程逐步成为伴随着评价的过程。而这一切嵌入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嵌入的参与者,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没有真正的嵌入,而很有可能变成一种硬性的灌输,甚至可能是“侵入”。此外,嵌入还体现在教学中,把知识镶嵌在情景中,这样的知识是生动的、活跃的。学习就发生在镶嵌的情景中,而且使整个教学成为学习的情境。嵌入式课程寻找到了学习发生的地方和方式,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就掌握了产生知识的方式,嵌入式课程会“嵌入”在学生的一生发展之中。

  • 标签: 嵌入式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以下简称MMC)及羊膜移植手术对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方法常规手术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并充分止血、泪阜颞侧球结膜下巩膜表面0.3mg/mlMMC溶液棉片放置3分钟,行羊膜移植。术后观察12个月以上,观察复发率。结果101例(121眼)复发6眼,复发率4.95%,治愈率95.05%。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MMC及羊膜移植手术对预防翼状胬肉的复发有明显作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羊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引言网络安全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网络安全的世界里面,有两个部分与嵌入式系统密切相关:一个是物联网,另一个是信息安全。物联网时代的嵌入式设备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这也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充分地利用芯片、嵌入式软件和工具来实现全面的系统安全保护,消除来自网络的威胁,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 标签: 嵌入式系统设计 网络安全 物联网 专题 嵌入式设备 嵌入式软件
  • 简介:摘要胎膜是一种通过维持羊膜腔的完整性对胎儿起保护作用的膜,具有天然屏障的作用。当其在临产前破裂(胎膜早破)后,病原微生物可上行引起胎膜炎,而胎膜炎的临床症状一般出现较晚,早期不易发现而被忽略,这样就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早期发现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对于产科工作者至关重要。本文就是收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将各种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进行综述。

  • 标签: 胎膜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羊膜腔穿刺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羊膜腔穿刺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n=56,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6,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之后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羊膜腔穿刺孕妇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羊膜腔穿刺孕妇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对于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抗宿主病(GVHD)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干细胞移植后出项口腔GVHD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口腔GVHD的的严重程度。结果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治疗口腔GVHD,口腔黏膜炎的评分等级明显降低。结论联合干预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地塞米松 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