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50例,每组为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Harris 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两种方式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赛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符合标准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并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利赛膦酸钠组(PFNA)内固定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的患者。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服用利塞膦酸钠,将患者分成利赛膦酸钠组(PFNA治疗联合应用利塞膦酸钠)和对照组(单纯PFNA治疗),利塞膦酸钠组39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值。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RUSH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部位骨折等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复查时,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利塞膦酸钠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分别为(-2.83±0.46和-3.16±0.42,t=-3.397,P=0.001);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再发骨折;83例患者中利塞膦酸钠组患者39例,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食欲缺乏,停药后症状自行好转。结论骨质疏松性粗隆骨折术后早期服用利塞膦酸钠不影响骨折愈合,并可提高健侧髋部骨密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膦酸类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效在老年转子骨折患者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转子骨折患者纳入到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的医学研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PFNA治疗,同时予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NF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TF)的效果及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ITF患者为例,均给予PNFA治疗,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对50例患者行PNFA固定术治疗,手术时间(61.23±2.63)min,术中出血量(113.26±3.52)ml,术后正常下地时间(6.95±1.20)d,术后愈合时间(8.96±1.24)周。50例患者术后恢复效果92.00%,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为4.00%。结论:对老年ITF患者采取PNFA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术中出血量较少。

  • 标签: PNFA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施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钙素高于对照组,骨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S模式可显著提升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为患者获取优质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联络服务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经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内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行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年龄≥60岁)资料,分析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及其数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住院天数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内固定术后1年内共2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χ2=4.989,P<0.05)、合并内科疾病数量>2种(χ2=4.505,P<0.05)、ASA分级Ⅲ、Ⅳ级(χ2=5.764,P<0.05)、手术时间>90 min(χ2=6.353,P<0.05)、骨折复位质量Ⅲ、Ⅳ级(χ2=11.898,P<0.05)是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比值比(OR)=3.033,P<0.05]、合并内科疾病数量>2种(OR=3.078,P<0.05)和骨折复位质量Ⅲ、Ⅳ级(OR=4.517,P<0.05)是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内科疾病数量和骨折复位质量是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提升骨折复位质量可有效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危险因素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式展开护理,并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文章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患者79例,为进一步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效果,将79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两种方式展开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且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对该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更高,与常规护理的一组患者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优势,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可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患者更适合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及满意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老年股骨转子间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28)和研究组(n=28),常规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为(5.30±1.20)cm、手术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患者中,选取70例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结果:在临床相关指标方面,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5.71%,对照组总发生率2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中,行手术室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微创PFNA 老年转子间骨折 手术室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我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运动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围手术期管理中,选择加速康复外科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的患者均予以计算机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接受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进行平分,即纳入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常规围术期管理,后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开展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将两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将其髋关节 Harris评分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术后1个月,前者该项指标显著提升(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上,得出两组的数据相差较大,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13.33%(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围手术期管理中,选择加速康复外科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转子骨折患者经微创PFNA治疗中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转子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PFNA治疗,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3例与综合组4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予以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Harris评分对比,综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综合组(2.33%)较常规组(20.93%)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转子骨折患者经微创PFNA治疗中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Harris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转子间骨折 微创PFNA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标准化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文献构建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标准化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住院行股骨转子骨折手术治疗的162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活动标准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独立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的下肢功能评分及术后2周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活动标准化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缩短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快速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康复护理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分析髓外与髓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目的,同时对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相关指标等进行讨论。方法 本次研究共择取100例来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分组对患者展开不同的治疗措施,将自愿接受髓外固定治疗的患者分在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微创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50例,为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收治,然后采取随机方法均分为两组,25例/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Harris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创PFNA 老年 转子间骨折 手术室护理配合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股骨转子骨折逐渐成为我国又一重大社会健康问题。目前内固定仍然是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金标准"。骨折复位是股骨转子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第一要素。如何评价股骨转子骨折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的骨折复位质量,目前临床上仍存在争议。本文从骨折对线、骨折对位、不同判断标准、不同影像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和分析7种股骨转子骨折复位质量的判断标准,以期为取得共识、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对线 骨折对位 复位 判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时段内,选择84例我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3.33%,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方案,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比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 股骨转子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