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活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了50例患者经皮穿刺活检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综合训练以及术前床上大小便训练等;加强中的配合;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休息,常规应用止血药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加强穿刺活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取得良好的配合,提高了穿刺活检的成功率。

  • 标签: 肾穿刺活检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18G和16G两种不同口径活检针在儿童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活检患儿46例,按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一组使用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活检;一组使用16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比较其穿刺的次数,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使用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活检平均穿刺次数(2.3±0.6)次,术后镜下血尿2例,术后肉眼血尿1例,术后轻度血肿1例;使用16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活检平均穿刺次数(1.5±0.7)次,术后镜下血尿3例,术后肉眼血尿2例,术后轻度血肿2例。结论使用16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较使用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活检穿刺的次数更少,每次取出的标本更大、组织含量更多,而两者引起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儿童 超声引导 肾活检 活检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行穿活检的IgA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2106年12月接收的70例行穿刺活检的IgA肾病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以往传统的护理,干预组则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后,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9%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0%,护理满意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且干预组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行穿刺活栓的IgA肾病病人,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肾穿活检术 IgA肾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活检病理资料,了解病理类型分布,预估本地区病理类型趋势。方法选取2008年-2014年我院活检病理资料,采集病史,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以下肢浮肿就诊最多,40~49岁年龄段多见,病理分型上原发性肾小球肾病高于继发性肾病。结论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狼疮性肾炎在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发病率最高,代谢性肾病也会逐渐增加。

  • 标签: 肾活检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活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3例在我院接受活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选择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其余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实施活检治疗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肾活检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保留单位手术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的肾功能指标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3例早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35例患者接受保留单位(保组),28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根治组),所有的患者均随访满两年,随访期间患者的血肌酐、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被搜集并记录下来.结果6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表现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保组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4%,根治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体随访结果显示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的尿酸及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组的平均水平低于根治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检测方面,各指标的独立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尤其是血肌酐、尿酸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等传统肾功能指标.当各指标互相联合后,肾功能异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保组及根治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达37.1%和71.4%.结论在早期局限性肿瘤的治疗中,保留单位手术较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更小.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于发现术后肾功能的早期异常更敏感,可与肌酐、尿酸、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起协同作用.

  • 标签: 肾细胞肿瘤 肾切除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组织学异常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随年龄的增长,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构成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31-40岁患者的构成比最高,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上,有30岁及以下、61岁及以上,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其他年龄段则呈相反规律,但外20岁及以下患者外,比较差异不大(P>0.05)。排便因素、运动因素、性生活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患病因素中前两项的构成比最高,分别占72.8%、63.9%,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具体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见家族遗传、辛辣饮食、饮酒、久坐、便秘等是导致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实施的全过程给予综合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在儿童肾病的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因其为有创性的检查,故术后会出现穿刺部位疼痛、肉眼血尿、包膜下血肿、血凝块栓塞、动静脉瘘、感染及邻近器官损害出血等并发症,考虑其主要与患儿自身身材原因、内血管丰富、穿刺部位不当、操作技术不成熟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术前准确评估患者身体情况、严格掌握活检的适应症及并发症、做好患者的宣教、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及提高超声定位的准确性可极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总结国内外针对儿童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

  • 标签: 儿童 超声引导 经皮肾活检 并发症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取石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因肾结石于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45例则采用经皮镜取石,比较两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镜取石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较实质切开取石而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移植患者经皮镜气压弹道碎石者护理经验。方法对5例移植肾结石患者的经皮镜气压弹道碎石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改善护理质量,有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移植肾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镜取石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52例采用经皮镜取石治疗,B组46例采用实质切开取石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造瘘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造瘘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92%比26.09%、98.08%比89.13%,均P〈0.05)。结论经皮镜取石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结石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可作为治疗肾结石的优选式。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00例确诊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再采取术后检查。结果100例患者中,69例良性病变、30例恶性肿瘤病变,诊断符合率99%。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采取超声下引导穿刺活检,能够有效判断患者乳腺肿块病理性质,值得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乳腺肿块 穿刺活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碎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9例经皮镜碎石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根据手术前后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39例患者中,治愈39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根据手术前后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手术成功、患者康复。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胸膜活检。记录观察经皮胸膜活检诊断总准确率以及经皮胸膜活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0例胸腔积液患者共行96次经皮胸膜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92次,成功率为95.8%。经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61例,经皮胸膜活检确诊40例,诊断准确率为65.6%。经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8例,经皮胸膜活检确诊11例,诊断准确率为61.1%。另外11例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均未确诊,经皮胸膜活检诊断总准确率为56.7%(55/90)。经皮胸膜活检的并发症共8例,其中胸膜反应4例,气胸2例,皮下出血并胸腔积液渗漏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结论对胸腔积液患者行经皮胸膜活检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并发症少,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胸膜活检术 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纵隔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为临床诊断纵膈肿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纵膈病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选用自动活检穿刺针(14-18G切割式)行经皮穿刺活检,取出标本用甲醛溶液(10%)固定并立即送病理检查,观察60例患者的确诊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经皮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56例患者有明确的组织学分型诊断,临床确诊阳性率为93.3%(56/60);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少量气胸不良反应,十分钟后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结论纵隔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简单方便、定位准确、安全性及确诊率高,可作为辨别疑难纵隔病变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纵隔肿瘤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孤立肾结石患者提供微创经皮镜取石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孤立肾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床位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者纳入对照组,为30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双号者纳入观察组,为30例,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室为孤立肾结石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镜取石治疗期间,提供有效的围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孤立肾 肾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对肺部肿块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例肺部良性肿块患者和9例肺部恶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的检出率,分析其用于临床肺部肿块鉴别的价值。结果15例良性肿块患者使用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检出13例,2例未能确诊;9例恶性肿块患者明确诊断7例,1例诊断为肺炎,1例不能明确诊断。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支气管纤维镜活检对肺部肿块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支气管纤维镜 活检术 肺部肿块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