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某三甲医院葡萄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耐量试验的掌握程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提高口服葡萄耐量试验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口服葡萄耐量试验相关知识问卷,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OGTT知识调查。OGTT知识调查由试验目的、试验前准备、试验中注意事项、试验后标本处理、结果判读等组成,通过半结构式面对面调查葡萄调节受损患者对OGTT试验的知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对OGTT试验目的知晓率为71.4%,对试验前准备知晓率为54.0%,对试验中注意事项知晓率为52.0%,对试验后标本的正确处理知晓率为35.7%,对试验结果判断正确的知晓率为28.5%,综合以上分析平均知晓率为48.3%。接受过OGTT试验相关知识教育的患者为60.0%。接受相关知识主要来自医生和护士,较少从陪伴、家属、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处了解。结论葡萄调节受损患者对OGTT试验知晓率较差,需加大对OGTT试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对OGTT试验的掌握度,从而保证OGTT试验的准确率。

  • 标签: 葡萄糖调节受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知晓率
  • 简介:晶态碳纳米材料具有石墨烯晶格的碳基纳米结构。这种晶态材料与非晶态碳结构相比,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导电性和热稳定性。以葡萄为碳源,硝酸镍为催化剂,通过水热配位-热解炭化路线制备了晶态碳纳米材料(GC),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和炭化温度对GC材料微观形貌和结晶性的影响。

  • 标签: 晶态碳 催化 裂解 炭化
  • 简介:在反应体系pH=4.84,106±2℃,2.5h的条件下,用单因素方法制取猪肉香精样品。采用热脱附方法(TD)提取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分析其香气成分。研究葡萄和木在美拉德反应中对香气的影响。单独添加葡萄样品挥发性成分59种,单独添加木样品挥发性成分有48种,添加葡萄与木样品挥发性成分有72种,不添加单糖样品挥发性成分有37种。木葡萄相比,对香气的肉味贡献大,反之,葡萄对香气的焦香贡献大。同时使用葡萄和木,香气更丰满。可调整木葡萄的比例,获得偏重焦香或肉香的产品。

  • 标签: 葡萄糖 木糖 美拉德反应 香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妇科经腹手术10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50例脂肪液化患者应用高渗葡萄换药治疗。结果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应用高渗葡萄换药治疗脂肪液化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高渗葡萄糖换药体会
  • 简介:摘要小儿麻醉期间多种因素可导致血糖变化,无论血糖过低还是过高都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因而维持小儿血糖在正常水平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小儿麻醉期间是否应该使用葡萄液,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葡萄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研究显示,对术前禁食时间短、小手术及身体状况差的患儿,可使用无液,对于新生儿、早产儿、禁食时间较长及术前状况差的患儿,可使用低浓度葡萄液,并加强监测,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

  • 标签: 糖代谢 血糖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渗葡萄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0例(90眼)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45眼)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5例(45眼)在其基础上使用高渗葡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术后角膜水肿的消退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4.69±3.04)天,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分别为(6.93±2.77)天、86.6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渗葡萄不失为一种可有效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用药选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高渗葡萄糖 白内障 角膜水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香丹葡萄注射液中丹参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以丹参素为对照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溶液-0.8%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灵敏度0.01AUF。结果标示出香丹葡萄注射液中丹参的4个指纹特征峰,建立了香丹葡萄注射液中丹参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结论本试验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所建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为香丹葡萄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香丹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 简介: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葡萄水溶液,观察到旋光现象,并测出了不同波长所对应的旋光度,从而计算出它们的旋光率.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得,在一定温度下葡萄溶液旋光率与波长具有对应的函数关系,证实了旋光率与照射光源波长倒数的平方成正比.

  • 标签: 旋光度 旋光率 旋光色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芎葡萄注射液治疗高原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高原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注射液20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观察14天。结果治疗组36例,临床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86.1%);对照组36例,临床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注射液治疗高原心脏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高原心脏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本文是对一种利用树脂吸附来对氨基葡萄盐酸盐母液进行纯化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母液工艺条件,使得整体收率达到96.5%.结论:该优化条件得到较高产率和纯度的氨基葡萄盐酸盐.

  • 标签: 静态吸附 正交试验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条件优化
  • 简介:研究了葡萄氧化酶(GOD)对鱼糜制品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在金线鱼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OD,均可使其凝胶的破断强度、破断距离、凝胶强度及持水性增加,而对其白度无影响。当加工工艺为40℃30min至90℃20min时,添加0.5‰的GOD对鱼糜制品质构改良的效果最明显,凝胶强度提高18.2%。对鱼糜盐溶蛋白及肌动球蛋白浊度、巯基的分析表明,GOD可促进金线鱼鱼糜蛋白中巯基的氧化交联,形成不溶性蛋白质。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鱼糜制品 凝胶强度 蛋白浊度 巯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葡萄-胰岛素-钾溶液(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简称极化液)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lipopolysaccharide,LPS8mg/kg),极化液组(LPS8mg/kg+GIK4ml?kg-1?h-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腹腔注射LPS后3d和5d大鼠血清TNF-α和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比较,注射后3d脓毒症组和极化液组大鼠血清TNF-α,IL-10升高(P<0.05);与注射后3d比较,注射后5d脓毒症组大鼠TNF-α,IL-10升高,而极化液组TNF-α下降(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注射后3d和5d极化液组大鼠TNF-α,IL-10、TNF-α/IL-10比值较低(P<0.05),且极化液组TNF-α/IL-10比值在制模后5d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GIK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对内毒素造成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高果糖饮食所致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早期胰岛功能和胰岛葡萄调节蛋白78(glucoserelatedprotein78,GRP78)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果糖组,每组18只,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和高果糖饲料喂养8周,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口服葡萄耐量试验(OGTT)测定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口服葡萄后30min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I30/△G30)评价胰岛功能。分离和纯化大鼠胰岛测定GRP78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原、血甘油三酯以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均〈0.01),反映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I30/△G30明显降低(P〈0.01),但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HOMA-β无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胰岛GRP7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果糖喂养8周导致Wistar大鼠出现早期胰岛功能的下降和胰岛GRP78蛋白表达增加。其胰岛功能下降可能和内质网应激有关。

  • 标签: 饮食 胰岛素抵抗 胰岛功能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大鼠 Wista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穴位注射配合氨基葡萄胶囊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6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袁各30例曰对照组采用氨基葡萄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渊93.00%明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结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穴位注射配合氨基葡萄胶囊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骨关节炎 穴位注射 氨基葡萄糖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氨基葡萄对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DOA)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中的疗效体会,为广大骨关节炎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采用盐酸氨基葡萄治疗90例膝DOA患者。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均在45岁~75岁,平均年龄60.5岁,病程2个月到6年不等。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片、每日三次、每次480毫克,6周为一疗程,4~6个月重复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均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采用国际DOA的评分标准Leuesne指数评定膝关节休息疼痛、运动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度、晨僵和活动能力)。结果有85例患者膝关节疼痛、活动度、晨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10例患者在第一疗程后膝关节疼痛消失,有20例患者在第一疗程结束后疼痛、晨僵明显缓减、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有15例患者在第二疗程结束后疼痛消失,有52例患者在第二疗程治疗结束后、膝关节疼痛、晨僵等女明显好转、活动度明显改善,有5例患者无效,有3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既往患者有慢性胃炎史,患者自服奥美拉唑缓减)。结论盐酸氨基葡糖治疗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可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延缓病情的进展、缓减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变性形成,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体会
  • 简介:目的:体外观察不同葡萄浓度对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从4周龄SD大鼠下颌骨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及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型及进行成骨分化检测,随后选取第4代细胞在不同浓度(5.5,16.5,25,35mM)干预下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其后对各组进行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性测定,培养基钙、磷含量测定,并采用Westernblot测定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以及real-timePCR测定Runx2基因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SPSS11.0)。结果:随着葡萄浓度的升高,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形成逐渐减少,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下降,细胞钙、磷分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BMP-2水平以及Runx2mRNA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高条件下,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减弱,而B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 标签: 高糖环境 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葡萄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8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末梢血及静脉血浆实施血糖测定,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血糖值分别为(12.46±4.94)mmol/L、(10.86±9.49)mmol/L,快速血糖仪测定值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要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葡萄测定结果较准确,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误差较小,便于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检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 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