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

  • 标签: 脓毒症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危重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CHD合并OSAHS患者30例、单纯CHD患者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D合并OSAHS组患者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OSAHS加重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因此可通过监测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院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组和P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E组采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术前24h(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h(T3)、术后24h(T4)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T2、T3和T4时点血清IL-6、IL-10浓度均较T1时点显著升高(P<0.01),T2、T3时点血清TNF-α浓度较T1时点显著升高(P<0.01),而T4时点与T1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点较T2时点及T4时点较T3时点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T3时点血清IL-10浓度较T2时点升高(P<0.05);T4时点血清IL-10浓度较T3时点明显降低(P<0.01)。E组T2和T3时点的血清IL-6和TNF-α浓度较P组显著增高(P<0.05),IL-10浓度较P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其余各时点血清IL-6、IL-10和TNF-α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和促进抑炎因子分泌的作用较丙泊酚弱,且作用时间较短,在术后24h无差异。

  • 标签: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炎症因子 全凭静脉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14d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d后,两组NT-proBNP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7、14d后,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14d后,两组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3个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血清炎症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经穴推拿对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4 年 1 月 -2016 年 6 月收治的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 110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5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 -6(IL-6) 、肿瘤坏死因子 -a(TNF-α) 以及 C 反应蛋白 (CRP) 的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 IL-6 、 TNF-α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 IL-6 、 TNF-α 以及 CRP 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治疗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腹部推拿 2 型糖尿病 肥胖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炎症因子水平和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白细胞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g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和TNF-α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FR显著高于对照组,RVU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提高患者免疫力。

  • 标签: 盐酸坦索罗辛 慢性前列腺炎 炎症因子 免疫力 尿急
  • 简介:目的:评价香砂养胃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值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1(IL-11)和白细胞介素-8(IL-8)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TNF-α、IL-11和IL-8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养胃丸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值及其血清炎症因子测得值。

  • 标签: 香砂养胃丸 胃复春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候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溶解血栓、恢复缺血区血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缺损程度。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血炎症因清子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和对照组(单独使用美沙拉嗪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IL-8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产生。

  • 标签: 培菲康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沙美特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沙美特罗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炎症因子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病例组,按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重度组(n=46)和轻度组(n=33),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r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表达水平.结果:重度组、轻度组血清IL-6、IL-8、IL-17、TN下-αα及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血清IL-6、IL-8、IL-17、TNF-αα及HMGB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轻度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6、IL-8、IL-17、TNF-oα及HMGB1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积矩相关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中IL-6、IL-8、IL-17、TNF-α及HMGB1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711、0.695、0.752、0.793、0.728,P<0.05).结论:炎症因子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大叶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估病情.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患儿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血清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8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8名,对照组100名,实验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更明显,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实验组治疗后明显提高。两组患者CRP、IL-6、TNF-a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了机体的炎性反应,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的作用,更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多种炎症因子引起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电子期刊检索相关文献,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多种炎症因子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结论: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哮喘 气道重塑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应用活血化瘀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后,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血清中各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应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患者应用康复训练,研究组(n=45)患者应用康复训练联合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应用活血化瘀汤配合康复训练,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 回血化瘀汤 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急性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是其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在脑梗死的早期介入,可以起到有效的抗炎作用。本文就近年来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针刺 急性脑梗死 炎症细胞因子 良性调整
  • 简介: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8只,构建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分别予以KH液、KH液+NaHS(由HCl和Na2S临用前配制,浓度为1μM)和STH液进行灌注。在T0(手术开始前30min)、T1(心脏停搏后15min)、T2(心脏停搏后30min)、T3(心脏复跳后15min)、T4(心脏复跳后30min)时,采用ELISA法测定灌流液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组1、组2和组3,分别予KH液、KH液+NaHS、STH液保存6h后恢复室温,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HIF-1α、IL-6、IL-10和TNF-α表达。结果与术前比较,停搏后各组心肌HIF-1α表达均有所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HIF-1α的表达在T2、T3和T4各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各组大鼠心脏停搏后IL-6、IL-10以及TNF-α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IL-6、IL-10以及TNF-α的表达在T2、T3和T4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组1、组3相比,组2细胞上清的HIF-1α表达明显升高,IL-6、IL-10、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硫化氢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水平,增加HIF-1α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硫化氢 缺血/再灌注 炎症因子 心肌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复方不同剂量给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各9只,均进行心梗后心力衰竭处理,A组采用益气活血复方中药灌胃,B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组,两个月后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结果A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发展。

  • 标签: 益气活血复方 慢性心力衰竭 大鼠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肺部感染合并慢性HF患者72例作为A组,另选取单纯HF患者90例为B组,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C组。检测和比较三组的血浆BN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研究BNP、IL-6、TNF-α与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浆BN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且A组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后A、B组的血浆BN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但A组仍显著高于B组(P<0.05);A、B两组随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BNP、IL-6、TNF-α浓度呈明显增高趋势,且A组明显高于B组相同分级(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B两组BNP、IL-6、TNF-α均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且A组相关性更强。结论肺部感染合并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浆BNP及血清IL-6、TNF-α高表达,且其与心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监测BNP及炎症因子变化对病情判断及治疗决策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肺部感染 心力衰竭 脑钠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血清类风湿因子(RF)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0例HB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和8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皆收集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一年半时间内,对所有对象的RF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的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RF呈阳性率分别是27.50%、6.25%;两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定量和HBV乙肝e抗原)(HBeAg)检测中,HBeAg阴性与阳性HBV感染者RF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HBVDNA阴性和阳性患者血清RF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LT正常与异常者的RF阳性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感染者的血清RF与其ALT、HBeAg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血清RF变化可对临床治疗做出借鉴。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血清类风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