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对中国当下现代诗的有限阅读中,毫无疑问,吉狄马加是最具有代表的诗人之一,在国际诗歌交流中,他更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杰出诗人屹立于国际诗坛。在中国当代诗人当中,马加不仅出道很早,而且成名也早。记得我上大学时就读过不少他的诗作。因为那时年轻浮躁,缺乏认真的读书态度,没有记住他太多的具体诗篇,但出版于诗歌黄金年代的《初恋的歌》这本诗集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标签: 吉狄马加 现代诗 当代诗人 诗歌精神 中国少数民族 诗歌作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为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对于血管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科收入的66例血管认知障碍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3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3人)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应用BMI、MMSE、MoCA为评价依据,比较护理干预前以及6周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动作状态。结果观察组经过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后,患者MMSE、BMI、MoCA相对于对照组存在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为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有利于血管痴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护士为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 治疗
  • 简介:摘要采用三个典型的随机认知任务(点分布认知,一维分布认知,二维分布认知)系统考察了7~14岁儿童随机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随机认知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动态变化,7~10岁表现出上升趋势,而11~14岁表现出下降趋势。点分布认知的发展在7~11岁为缓慢上升,至12~14岁保持稳定。一维分布认知的发展在7~10岁为缓慢上升,在ll岁开始迅速下降,至13~14岁趋于稳定。二维分布认知的发展在7~14岁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0~11岁是随机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 标签: 发展 随机性认知 点分布认知 一维分布认知 二维分布认知
  • 简介:现代会计出现了两大分支,分别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者在服务对象上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二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也存在着差异,财务会计信息要求必须精确,管理会计信息则只需准确。本文重点通过两个存货决策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来阐述对“准确”的认知,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必须建立在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作出正确经济决策的基础之上,否则“准确”需进一步升级,来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对决策的有利程度。

  • 标签: 会计信息 准确性 管理 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谵妄认知培训对ICU谵妄护理的重要。方法调查谵妄认知培训前后护士对谵妄的认知程度,再通过回顾分析谵妄认知培训前后体外循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体外循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由谵妄认知培训前的4.81%下降至培训后的2.28%。结论谵妄认知培训能降低谵妄发生率。

  • 标签: 谵妄 认知 护理 ICU
  • 简介:作为马来民族文化的结晶,班顿在马来人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班顿语篇连贯的研究一直以来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根据传统的语篇连贯理论,班顿比兴和表意联的语篇连贯性问题一直充满争议。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问题是认知思维决定的,因此语篇连贯认知角度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解释。本文从认知思维对语篇连贯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认知世界分析法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理论对语篇连贯的促进作用,为班顿的语篇连贯性理解提供新的思路,对班顿比兴和表意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研究和阐释。

  • 标签: 班顿 认知分析法 语篇连贯性
  • 简介:摘要VCI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的研究显示,VCI的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愈为明确,但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待临床评价。重视血管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成为预防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键。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关于药源性进行多灶白质脑病(PML)的风险认知水平,为临床正确认识及合理防治药源性PML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以及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关于PML及药源性PML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目前国外医务人员及监管部门已经非常重视药源性PML的诊断、报告以及风险控制。但在我国,无论是从文献的数量,还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资料,均显示出对药源性PML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药源性PML的风险在我国持续存在,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在药源性PML的监测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提升我国药源性PML的监测及风险控制能力,需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临床医生及药师以及监管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不断努力和沟通协调。

  • 标签: 药源性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风险认知
  • 简介:介绍了认知干预防治轻度认知损害(MCI)的理论依据、认知干预的内容、认知干预的方式、认知干预的时间、认知干预的效果评价工具。提出了轻度认知损害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如干预对象没有细化到MCI亚型,没有针对各亚型MCI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认知干预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偏少,且样本量较小;认知干预方法尚未形成系统的干预流程;认知干预时间无明确界定等。

  • 标签: 轻度认知损害 认知干预 认知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选择输液港植入信息认知与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6月植入输液港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途径、置港前后的担心与顾虑、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后续使用和维护的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肿瘤患者植入输液港信息认知状况,提供输液港专业信息及渠道,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相应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确保有效的医护患沟通。

  • 标签: 肿瘤患者 植入性输液港 信息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并发癫痫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相关进行探究并分析。方法使用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并发癫痫病人60位作为实验组,在选取同一时间只有脑卒中无癫痫病人60位作为对照组,两组使用视频脑电图以及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判断认知功能影响程度。结果两组在视频脑电图以及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评分有着显著的差别,实验组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癫痫对患者认知功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都能够帮助病人恢复其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关。本文将介绍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同时综述有关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方面的新进展。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小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腔隙脑梗死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24%2。脑白质病变的发病率更高,在健康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2%,80岁以上的发病率达100%3。因svMCI的患病率高(估计老年人群中的比率为5%),具有相对可治,早期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患者系统分析。

  • 标签: 小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方法选取我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帕金森患者(PD),其中认知正常的患者共16例,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PD-MCI)共11例,帕金森伴痴呆患者(PDD)共9例,此外,选取正常健康的志愿者1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以及DTI检查,采用人工勾画兴趣区(ROI)的方法在DTI参数图上测量各ROI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的10名正常志愿者相比,36例帕金森患者的双侧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左侧钩束以及右侧齿状核的异性分数值均比较偏低,两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左侧下纵束异性分数值仅在痴呆组患者中,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钩束、左侧齿状核异性分数值改变仅在单纯帕金森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右侧齿状核FA值改变、右侧上纵束、双侧扣带束以及双侧钩束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伴发认知障碍可能会累及患者的脑白质纤维,小脑可能也参与帕金森患者认知活动,使用DTI评价帕金森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帕金森疾病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的线索之一。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DTI研究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自动化思维、认知偏差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动化思维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认知偏差中除认知哲学外的其余各维度与抑郁情绪、自动化思维均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自动化思维与认知偏差中自主性态度和完美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三者共同对抑郁情绪的解释程度为31.3%.自动化思维、认知偏差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相关,对抑郁情绪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 标签: 自动化思维 认知偏差 抑郁情绪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与态度,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县普通人群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个人或小组访谈。结果(1)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认识较差。(2)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不高。(3)30%的中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交往。(4)学生一般从广播、电视、学校里看见或听见过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结论中学生文化水平不高,社会经历较少,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比较局限,55%的学生对艾滋病还有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人歧视现象。

  • 标签: 中学生 艾滋病 认知 态度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