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使用足底压力测试的方法测得体育专业男生六名,女生五名同学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来分析男和女同学的足底压力的分布状况以及男女足底压力的分布状况存在的区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男女生右足平均最大压强存在很大差异,男生右足平均最大压强出现在meta3部位,女生则在meta2出现最高,男女生右足平均最大压强最低处均出现在Toe2-5部位;男女生右足平均负荷率,男女生右足平均负荷率最大差出现在HeelMedial部位,最大差值为0.24,之后差距有所缩小。

  • 标签: 足底压力 男性 女性 分布状况
  • 简介:竞走作为一项流行运动与人类其他行走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竞走过程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指标与正常走各指标的差异,探讨受限于竞走规则的动作是否会造成对竞走运动员的潜在伤害。研究选取14名优秀竞走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使用Rs-SCaB测力板和3台SONY摄像机采集竞走和正常走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来比较两种行走方式的指标差异。在竞走中,足跟外侧(H1)和足跟内侧(Hm)压力峰值、地面反作用力第一、第二压力峰值和谷值大小、压力中心曲线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移等指标都显著大于正常走。支撑腿着地时伸直的膝关节引起了足跟外侧(H1)和足跟内侧(Hm)压强峰值的增大;竞走中较大的水平速度、较大的水平冲力和较快的踝关节背伸速度分别造成了地面反作用力第一、第二峰值和谷值的增大;更多的大脚趾肌肉用力和较大的髋关节内收动作造成了竞走时足底压力中心曲线在前后方向和内外方向的位移增大。竞走时较大的足跟部位压力峰值和较大的踝关节外翻角度以及大脚趾肌群的过度利用可能是由竞走规则导致的潜在伤病因素。

  • 标签: 压力中心曲线 地面反作用力 压强峰值 竞走 伤病因素
  • 简介: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青年人在正常行走过程中足底峰值压强和接触面积数据的个体稳定性,及左右足和性别的差异性,为足迹的量化分析和检验提供基础和科学验证。方法是选取无特殊行走习惯的正常青年人16名,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每个受试者多次赤足行走的足底数据,运用SPSS19.0对足底10个区域的峰值压强和接触面积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发现,足底不同区域的峰值压强和接触面积的稳定性有所不同,青年女性第一跖区峰值压强的稳定性要高于青年男性,左右足第三、四跖区接触面积的稳定性低于青年男性,第二跖区接触面积的稳定性较差。其他足底区域稳定性与男性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足迹 压力分布 稳定性
  • 简介:足底压力分析在一些领域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运用该分析能够有效的揭示运动训练中技术动作的足部受力变化规律。综述该技术在运动技术测量与评价和运动鞋设计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足底压力分析在运动训练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展望。

  • 标签: 足底压力 运动训练 步态 测量技术
  • 简介:本文运用比利时Footscan7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式系统对健康青年学生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探寻其在自然状态下的步态特征情况,旨在找出青年学生步态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正常生理指标的不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足底压力和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型,足底最大压力部位在足跟内侧,存在不同程度的足内、外翻现象。

  • 标签: footscan 青年学生 自然行走 足底压力
  • 简介:摘要: 糖尿病足具有一系列例如发病率高、截肢率高、治疗费用昂贵、治疗时间漫长、治疗过程困难、预后差、愈合后易再次复发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处理糖尿病足的目标是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和避免截肢,而预防的关键是尽早识别出有糖尿病足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 本文通过总结糖尿病患者所表现出的足底压力特征,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提供客观精确的定量评定以及科学量化的客观依据,早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异常状况以便预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制定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等。

  • 标签: 糖尿病足 足底压力。
  • 简介:目的观察患有髌骨劳损学生步态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髌骨劳损与人体COP轨迹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为髌骨劳损患者康复、预防以及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数字化场地和MotionAnalysisStudio系统对患有髌骨劳损症状的15名男大学生进行测试,采集足底面积、COP轨迹、COP轨迹X轴、COP轨迹Y轴、几何中心等相关数据,数据整理后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行走状态下受试者患肢与健肢的单帧平均压力指标、COP轨迹指标、几何中心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蹲起动作测试中人体COP轨迹X轴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脚印面积、单帧平均压力、COP轨迹、COP轨迹Y轴以及几何中心等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髌骨劳损 步态 COP轨迹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足底压力的分布特征,为参加体育舞蹈训练的普通大学生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footscanUSB足底压力平板测试系统对8名普通女大学生和8名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进行正常行走、伦巴走步的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裸足正常行走过程中,体育舞蹈专业和普通女大学生在足底各分区压力分布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普通女大学生在第2-5趾、第1跖骨、第2跖骨、第5跖骨、足中部区域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除了在第1趾存在差异外,左右足无显著性差异;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在伦巴走步过程中,压力中心轨迹与正常行走时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足底各分区压力-时间积分中表现为,左右脚的脚前掌、足中部压力-时间积分变大,足跟部位压力-时间积分明显变小,且与正常行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做舞蹈动作时,压力主要集中于脚前掌和足弓部位。结论:体育舞蹈专业女大学生在做舞蹈动作时,压力主要集中于脚前掌和足中部,且外侧跖骨受力显著。参加体育舞蹈训练时必须穿着适当高度、适当硬度的舞蹈鞋来缓解脚前掌和足中部的压力

  • 标签: 体育舞蹈 足底压力 普通大学生 压力峰值 压力中心轨迹 时间-压力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动态足底压力与步态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内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收治的可独立步行>10m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选择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与训练系统(步态)作为工具,测试两组对象的动态足底压力及步态,并比较。结果第一,比较足底压力峰值,脑卒中偏瘫者与正常人的表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脑卒中偏瘫与正常人步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动态足底压力与步态指标存在相关性,如步宽、步速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动态足底压力 步态 相关性
  • 简介:  那时我家的生活条件还很好,这让上小学的我很是得意,毕竟当时的穷人家很多.我的邻居家就很穷,住的房子摇摇欲坠,屋里除了吃饭的桌子和土炕上的两只木柜,再没有别的摆设了.他家的男孩比我大四五岁,女孩却比我小两岁.……

  • 标签: 足底留香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变化
  • 简介:本文从传统的足迹特征理论出发,运用Footscan7.0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对部分20~23岁青年大学生正常行走时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分别对男女生步态组的足底10个区域的最大压力值,达最大压力值时间,负荷率,以及冲量进行统计,比较其差异性。探讨青年大学生正常行走时男生与女生足底各区域的压力特征参数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刑事技术人员利用足底压力侦查破案提供理论依据,为公安工作提供更好的科学方法。探究结果表明: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正常行走运动的过程中足底各区域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男生与女生略有不同,差异的显著性也不同。

  • 标签: footscan 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 压力特征参数数据 差异显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正常人步行后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受试者50例,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5例。采用AL-600型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对2组受试者进行步态测试,分别测试2组受试者步行前、步行10 min后及步行15 min后步态相关参数变化,步态检测指标包括各时间段足底压力中心总轨迹长(COPD)、足底压力中心在左右(COPD-X)及前后(COPD-Y)方向的平均偏移。结果与组内步行前比较,老年组步行10 min及15 min后的COPD、COPD-X、COPD-Y均增大(P<0.05),青年组仅步行15 min后COPD[(37.73±2.16)cm]、COPD-X[(1.95±0.22)cm]、COPD-Y[(2.11±0.27)cm]增大(P<0.05)。老年组各时间点的COPD、COPD-X及COPD-Y均较青年组大(P<0.05)。结论老年人步行后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值增大;青年人步行初始阶段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值变化不大,但延长步行时间后,相关参数值增大,且步态稳定性下降。

  • 标签: 足底压力中心 年龄 地面反作用力 步态
  • 简介:摘要:糖尿病化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膜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危及集体鞭组织或祀器官对膜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异常综合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而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足底压力异常是DF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足底压力变化可提示糖尿病足的发生,因此对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足的前期阶段,其发生足底压力异常更容易导致足溃疡的发生。本文就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展开综述,以期为改善患者足底压力异常、延缓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验证一种自主研发的平板足底压力测定装置,观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无足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压力平板测定接触面积、压力峰值、平均压力等,并结合传统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装置重复性符合要求,糖尿病足患者压力峰值显著升高,三组之间平均压力两两存在差异。结论本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协助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

  • 标签: 足底压力测定 糖尿病足 振动觉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运动模式下足底压力的受力特征,为步态识别和运动康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F-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采集10例健康男性裸足状态下不同运动模式(慢走、正常行走、奔跑、双脚跳跃、单脚跳跃)的足底受力数据,本研究均使用受试者的右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ython和Excel 2010版数据分析软件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分析足底受到的垂直压力足底压强峰值、足底压力分布区域以及压力中心轨迹等。结果对比不同运动模式,慢走、正常行走、奔跑时,运动速率越快则压力中心轨迹变化越快,正常行走和慢走所受垂直力为体重的1.6倍,而奔跑则达到了体重的6倍;双脚跳跃时压力中心轨迹变化剧烈,单脚跳跃时的足底压强峰值最大。所有运动受力区域几乎都集中在足跟与前脚掌,脚趾中仅拇趾有明显受力。结论不同运动模式下,足底受力的各项指标均有各自的特征。奔跑运动时,足底所受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差异最为显著,足内侧至足外侧的COP轨迹变化较为平稳;单脚跳跃和双脚跳跃时,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波形均有一定的起伏,呈现出"M"型双峰,双脚跳跃时,足跟侧至足趾侧的COP轨迹变化剧烈,单脚跳跃足底压强峰值的平均值最大,这些特征可为步态识别和运动康复等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足底受力 运动模式 速率 方式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足底筋膜炎患者使用冲击波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1月-202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100例,为患者进行冲击波治疗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疼痛程度、足踝功能、足底筋膜厚度、最长行走时间等方面。结果:疼痛程度中,治疗后第8天、第15天、第22天、第90天评分分别为(3.03±0.24)分、(2.07±0.17)分、(1.24±0.39)分、(1.18±0.30)分,均低于治疗前(T=33.124,43.359,48.782,50.820,P

  • 标签: 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超声介入 疼痛 足踝功能
  • 简介:1.下肢屈伸:仰卧位,下肢膝踝关节做屈和伸的动作,屈和伸都要做到最大限度.并维持一会儿。两下肢交替各做10次左右。

  • 标签: 保健操 足底痛 膝踝关节 仰卧位 下肢
  • 简介:摘要:全面分析冲击波对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计100例临床足底筋膜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共计50例,其中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康复方式,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冲击波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和足底筋膜炎的厚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