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广泛侵袭牙周炎(GAgP)病人在牙周序列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15例GAgP病人,依次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和光动力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是否继续行牙周手术。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后全口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牙齿松动度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全口探诊深度均数是(3.89±2.18)mm,牙龈探诊出血阳性位点占总比例的87.65%;序列治疗一年后病人的全口探诊深度平均值是(2.28±1.26)mm,探诊出血阳性位点下降至8.9%,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GAgP病人在有效的牙周序列治疗和定期维护配合下,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探诊深度 探诊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广泛侵袭牙周炎患者继发院内口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度广泛侵袭牙周炎患者继发院内口腔感染患者64例临床资料完整资料,对其感染病原菌的类别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并收集病原菌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数据,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结果:病原菌主要表现为真菌类白假丝酵母菌,株数72例,比例占真菌数的92.3%;细菌类主要表现为黑色素普氏菌16例,比例为34.8%,且都为厌氧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真菌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一致,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90%,对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80%,对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重度广泛侵袭牙周炎患者继发院内口腔感染问题日趋严重,加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院内口腔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监测
  • 简介:摘要伴有错畸形及牙列缺损的重度牙周炎病情较复杂,其治疗应在完善牙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以达到恢复牙周组织健康、重建咬合功能及改善前牙美观的目标。在牙周再生性手术修复牙槽骨缺损过程中,可通过正畸整体移动、伸长、压低以及直立患牙等进行辅助治疗。本文报道1例多学科联合诊治广泛重度慢性牙周炎病例的全过程,纵向观察4年,分析正畸压低在改善前牙区美学缺陷中的作用,并探讨牙周再生性手术与正畸治疗时机的个性化选择,以期为重度牙周炎的多学科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广泛侵袭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牙齿缺失和牙槽嵴骨丢失情况。方法:选取48例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内科就诊患者,46例患者有男25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98±1.32)岁。结果:治疗后实验对象的指标PD(2.43±1.07)、CAL(3.27±1.99)、BI(1.62±1.26)都低于治疗前的数值(3.21±1.21)、(4.23±1.82)、(2.16±0.95);患者治疗后前磨牙区(69.89±13.11)、磨牙区(79.55±16.74)牙槽嵴顶高度均高于治疗前(65.31±8.25)、(73.54±16.12),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前牙区与治疗前相比,牙槽嵴顶高度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炎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牙周袋深度和临床附着缺失也有所改善。同时,患者的牙槽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 标签: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牙齿缺失 牙槽嵴骨丢失
  • 作者: 蔡霞 周梦琪 谈龙 曹桂芬 王雪飞 陈志红 陈学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 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 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 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 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
  • 简介:摘要伴有咬合紊乱的重度牙周炎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通常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本文报道1例伴咬合紊乱的广泛重度牙周炎,通过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再生手术以及联合正畸、种植、修复等多学科治疗,纵向观察6年,患者牙周状况及咬合关系稳定,牙周再生手术治疗获得明显的组织再生效果,美观和功能得以改善,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侵袭牙周炎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3例侵袭牙周炎患者治疗时给予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达到94.6%,疗效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牙周炎患者在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能够消除不良情绪,并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侵袭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侵袭牙周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于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后患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数据显示统计学而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于治疗侵袭牙周炎具有长期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 治疗分析
  • 简介:侵袭牙周炎是一类在青年人中常见的牙周炎,发病早、进展快、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牙齿发生病理性移位,严重影响美观、口腔健康和功能.这类患者在牙周治疗基础上应及时进行正畸治疗,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牙位及咬合接触关系,消除咬合创伤.恰当的正畸治疗,不仅能改善美观,恢复牙齿正常功能,而且有利于控制侵袭牙周炎的病情,促进已破坏的牙周组织发生良好改建,提高临床疗效的稳定性和远期预后效果.正畸医生对侵袭牙周炎要充分认识,应与牙周专科医生密切合作,在牙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正畸,遵循个性化合理设计、细丝轻力、严格控制菌斑、定期牙周维护、全程谨慎监控的原则.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多学科联合治疗 牙周病学 正畸学 美学
  • 简介:侵袭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SP)是一类发生在健康年轻人、进展快速、有家族聚集牙周炎。关于AgP的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以牙周机械清创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抗生素、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微生态疗法等)。文章对近年文献所报道的关于A妒的辅助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牙周病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激光 光动力疗法 乳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影响侵袭牙周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主要将2014年3月22日-2016年3月22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侵袭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88例。根据数字表分组法,将所有患者简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2组。常规组中44例患者仅使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按时复诊、治疗依从、自我维护以及治愈好转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其心理状态(SAS、SDS)评分的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定时复诊率(97.73%)、自我维护率(93.18%)、治愈好转率(90.91%)、治疗依从(95.45%)均优于常规组,P<0.05;且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侵袭牙周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侵袭性牙周炎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侵袭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gP)是一种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疾病,因其发病年龄早,病情进展迅速,早期的患牙松动与脱落,具有家族聚集,因此,AgP受到了众多学者们的关注。AgP按其患牙的分布可分为局限(LAgP)和广泛(GAgP)。与慢性牙周炎不同的是,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表明其相关因素包括:微生物、全身因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吸烟状况。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米诺环素 慢性牙周炎 家族聚集性 全身因素 吸烟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侵袭牙周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侵袭牙周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2月-2021年4月,将接诊的9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纳入观察组,以同期进行龈下菌斑检查的9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实施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牙密螺旋体(Td)、直肠弯曲杆菌(Cr)、福赛坦氏菌(Tf)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变黑普氏菌(Pn)、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牙周炎病原微生物较多,主要为Pg、Td、Tf、Cr,其他病原菌检出率较低,临床对侵袭牙周炎诊治中应重视上述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病原微生物 牙菌斑 龈下微生物 病因学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I炙治的4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患牙123颗)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积极的牙周基础治疗,采用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陌数(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评价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一个月后,其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指数、出血憎数和牙齿松动度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3个月后,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指数、出血指数和牙齿松动度均比治疗一个月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牙周炎广泛侵袭牙周炎和局限侵袭牙周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作为样本,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观察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出血指数、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00例患者出血指数(0.69±0.10)降低,附着水平(1.84±0.96)mm降低,探诊深度(0.76±0.32)mm降低,牙齿松动度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认为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应将牙周基础治疗作为侵袭牙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指数、附着水平及探诊深度,降低患者牙齿松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侵袭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87颗牙)侵袭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牙齿松动比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达到II度、III度的明显减少。结论侵袭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松动牙齿。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