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颈椎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源性头痛或简称颈性头痛。1.诊断标准(依据1998年Sjaastad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1有头痛症状及病史,枕后压痛明显者。1.2头痛侧枕后压迫或头部活动时,头痛症状加重者。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针刀手法 治疗 药物 头痛症状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结合手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结合手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方法进行治疗,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评估手段,观察结合手法组与常规药物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刀 手法 失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报告微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11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微方法结合手法复位。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治愈 100例,显效 11例,无效 0例,结论:微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极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针刀 手法复位 急性腰扭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结合脊柱整脊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脊椎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联合脊柱整脊手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9.70%,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手法联合脊柱整脊手法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手法;脊柱整脊手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4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漏肩风,属中医学肩痹症范畴,又称肩凝症,‘五十肩’,谓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肩部经络,致使肩部经络经气闭阻,经络膨胀,胶滞,肩部筋脉失养,而出现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甚则出现筋肉失荣而萎缩。以往通过单纯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热敷,封闭等,疗效不佳,我科从199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漏肩风冻结病人500例,通过剥离和推拿手法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刀疗法 推拿手法 漏肩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采用手法整复法进行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08月~2015年08月以来,在成人康复科进行治疗的75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分别给予其单纯刀法和手法整复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较之对照组患者(76.67%)显著偏高,两组对比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手法整复进行诊治,其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针刀 手法整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针配合手法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4~11月收集颈性高血压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53.6岁,病程2~23年,平均5.6年。应用小针配合手法治疗,手法整复(滚法、拇指揉法,两点一面及端提牵引法)、点按枕外隆凸旁及枕后小肌肉、横突压痛点。药物:脉络宁5ml、利多卡因混合液,椎间孔周围注射。结果:本组16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14例,治愈率为87.5%,有效2例,有效率为12.5%,总有效率为100.0%,16例患者经过1~6个月的随访血压均正常。结论:小针配合手法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针刀松解 手法整复点穴 药物注射 颈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闭合技术联合手法松解的治疗手段,以传统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做对照,通过治疗前后各项肩关节功能活动的评分比较,评价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探究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1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采用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痛点封闭治疗。结果临床疗效上,试验组治愈18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30%;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5例,无效5例,有效率80.00%。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闭合手术可有效松解肩周炎患者患周组织的粘连和挛缩,刺激局部神经和改善微循环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在此基础上,手法松解可增加松解粘连的效果。二者联合能大幅度地改善患者的活动受限、疼痛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刀闭合技术 联合手法 松解治疗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法配合治疗腹外斜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78例腹外斜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法配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临床治愈70人,占89%;有效6人,占8%;无效2人,占3%;总有效率97%。结论临床采用手法配合治疗腹外斜肌损伤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外斜肌的损伤 手法治疗 针刀治疗 经验交流
  • 简介:摘要腰3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奏效,如针灸、推拿、外敷膏药等。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治疗方法,即注射、松解加手法松解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结合x光片或经验准确定位,症状轻者只注射消炎镇痛液,重者松解,然后行手法整复。疗效可靠,且不易复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针刀 手法 腰3横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中与松解手法的联合应用价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样本对象均选自于2021年3月-2023年3月,样本人数为80人。按照电脑随机分配,80例患者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松解手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入了治疗,两组临床效用比较与疼痛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刀 松解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在肩周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进行分组治疗组(n=36例,施以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常规组(n=34例,施以针灸与推拿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疼痛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施以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

  • 标签: 臂丛麻醉 针刀 手法松解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观察松解术配合手法整脊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腿痛疾病探索新途径。方法:采用闭合性松解椎管周围紧张挛缩软组织配合现代中医手法整脊术综合治疗。结果:最终对217例完整资料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治疗优良率达92.6%。结论:松解术可有效松解椎管周围紧张挛缩软组织,消除因突出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刺激,消除疼痛;手法整脊术可加大松解度,有效恢复腰椎力学平衡,恢复腰椎关节活动功能。

  • 标签: 手法整脊 治疗 针刀松解术 配合 挛缩 椎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封闭、松解、手法治疗冻结肩疗效。方法88例冻结肩患者采用痛点封闭、对功能障碍的痉挛肌腱松解、手法恢复肩关节各方向最大功能。结果88例患者一次治愈55例(62.5%),显效23例(26.13%),好转10例(11.36%),总有效率100%。

  • 标签: 封闭 小针刀 手法 冻结肩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因负重或脊柱运动,椎间盘受到急性或慢性损伤,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而出现病变。笔者从1995年5月到1998年12月,用手法等综合疗法,治疗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显效率为75%。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医学 针刀疗法 手法 腰痛
  • 简介:目的:总结手法治疗颈椎病8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治疗点,然后进行松解。术后实施手法治疗和复位。结果:对80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512例,占64%,良252例,占31.5%。可24例,占3%。差12例,占1.5%。优良率95.5%。效果差的12例均为脊髓型。结论:松解与手法互补,可提高优良率。主要解除椎管外症状;其与手法对椎管内症状的解除都较困难。但对改善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手法治疗 颈椎病 针刀松解术 复位手法 拿捏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疗法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牵引及药物输液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手法治疗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方法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腰腿痛VAS视觉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运用治疗配合护理及康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针刀 护理 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