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小儿发热抽搐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科学治疗避免小儿再次抽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发热抽搐患者62例,通过合理的急救措施、退热治疗及护理,随访1年统计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62例小儿发热抽搐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结果表明有54例患者无再次复发,复发一次患者11例,有4例患者复发2次,临床治愈率为87.10%。结论通过有效的急救并结合止痉、降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小儿发热抽搐的治疗效果,减少再次复发率。

  • 标签: 小儿发热抽搐 临床治疗 复发率
  • 简介:摘要介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作用、优点、具体方法,以及对104例精神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措施。认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体现了人文关怀,提高了精神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能够促进精神疾病早日康复。护士善解人意的语言和行为关怀,给患者留下美好印象,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疾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抽搐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将128例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每组32例,A组在患者出现口唇发麻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缓慢静脉推注;B组、C组和D组分别在血液透析2.5h、3h、3.5h常规给予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从透析通路输入。结果在血液透析2.5h给予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预防患者抽搐的效果明显。B组患者抽搐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早做好预防措施,是预防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抽搐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研究城市道路间断交通流的交通拥堵特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调查所得的间断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交通流参数分为基础参数和运行参数2类,进而采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拟合了运行参数与基础参数的非线性关系.然后,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运行特性和流量特性的综合拥挤模型,该模型以基础参数为输入,0~1之间的无量纲拥挤度值为输出.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和现有拥挤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现有评价方法,所提出的评价指标能够同时表征运行参数和基础参数的变化对交通拥挤的影响,能够更加均衡地评价交通拥堵.

  • 标签: 间断流 相关分析 多项式回归 综合拥挤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并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1w、2w、4w及6w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由于治疗前,且治疗后1w、2w、4w及6w的减分率明显提高(P<0.05)。该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83.33%。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抑郁症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66例精神病患者2100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结果2100次MECT治疗未出现医疗意外和并发症;治疗1~6次精神症状改善或消失的占92.43%,治疗7~12次精神症状改善或消失的占85.71%,两者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效果依次为抑郁症(98.83%),情感性精神病(89.29%),精神分裂症(83.55%)。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术中监护和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可确保MECT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病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便于患者早下床活动,减少尿管对尿道、膀胱的刺激性,一般于术后24-48小时内拔出尿管,有些患者拔管后不能及时建立主动排尿意识,发生尿潴留,为了能在拔出尿管后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我科采用间断开放尿管,在拔除导尿管前间断放尿,训练膀胱收缩肌的功能,以使患者在拔除尿管后能恢复自行排尿。

  • 标签: 间断开放 尿管 拔出前
  • 简介:目的观察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并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2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治疗组16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161例,观察组患者用MECT治疗并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用抗抑郁药治疗结合予常规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1d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21天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1d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天韦氏记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1天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行MECT治疗结合个性化护理后临床抑郁症状有较好改善且对患者记忆功能无影响。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抑郁症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在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等待时间和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科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曲库胺与琥珀胆碱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18-60岁,ASAⅠ-Ⅱ级,无截瘫、烧伤、过敏史、高血钾等器质性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组(A组20例,阿曲库铵、新斯的明组(B组20例),琥珀胆碱组(C组20例),分别观察注药后肌松药起效时间,MECT后呼吸恢复时间,患者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与A组、B组相比较,C组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较A组、B组快、短、好(P<0.05),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A组快(P<0.05)。三组患者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琥珀胆碱情况下,阿曲库铵与新斯的明合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MECT治疗方法。

  • 标签: 阿曲库铵 琥珀胆碱 新斯的明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间断推注给药与持续微量泵输注给药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单胎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行硬膜外局麻药持续微量泵输注给药,对照组25例行硬膜外间断推注给药,两组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改为1.73%碳酸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镇痛及肌松效果、术毕麻醉阻滞平面、麻醉前及硬膜外给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及术毕麻醉阻滞平面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持续微量泵输注给药方法能达到硬膜外间断给药同样的麻醉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间断给药 持续微量泵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通气联合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此为回顾性研究,对于门诊10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因经济原因产生三组病人,一组为不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A组),一组为只进行家庭氧疗的患者(B组),另一组为长期进行家庭氧疗及间断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C组)。然后每半年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O2、PaCO2)、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改善程度、急性加重的住院频率。结果间断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家庭氧疗组较另两组在动脉血PaO2、PaCO2、SPAP、FVC及住院频率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而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无创通气能降低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肺动脉压,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住院率。

  • 标签: BiPAP(无创通气) 长期家庭氧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7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齐拉西酮治疗,给予研究组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思维障碍、激活性以及敌对性精神症状指标分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更显著。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齐拉西酮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