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前抑郁筛查阴性产妇2 889例,在产后5~7 d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dapta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olve,APGAR)评分及相关生活习惯的横断面调查。根据产后5~7 d EPDS评分是否<13分分为抑郁筛查阴性组2 354例和抑郁筛查阳性组535例,采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筛查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本人性格、夫妻关系、家庭功能、孕期睡眠、孕期吸烟、孕期饮酒、产前EPDS评分、分娩方式、是否中转剖宫产、是否产钳助产及阴道分娩总产程、产妇转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前置胎盘、双胎妊娠、胎位异常、早产、产后出血及合并症/并发症≥3个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本人性格外向(OR=0.483,95%CI:0.369~0.632)、夫妻关系和睦(OR=0.540,95%CI:0.442~0.691)和孕期睡眠好(OR=0.340,95%CI:0.245~0.471)是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保护因素,本人性格内向(OR=1.632,95%CI:1.275~2.088)、夫妻关系差(OR=3.495,95%CI:1.946~6.276)、家庭功能中度障碍(OR=4.038,95%CI:2.667~6.114)和严重障碍(OR=20.234,95%CI:2.446~167.364)、孕期吸烟(OR=2.071,95%CI:1.315~3.263)、饮酒(OR=1.924,95%CI:1.142~3.243)、双胎妊娠(OR=2.680,95%CI:1.435~5.005)、前置胎盘(OR=2.567,95%CI:1.316~5.009)、合并症/并发症≥3个(OR=1.876,95%CI:1.316~2.674)、产钳助产(OR=3.043,95%CI:1.185~7.816)、中转剖宫产(OR=1.917,95%CI:1.232~2.982)、产后出血(OR=1.668,95%CI:1.069~2.604)及产后转重症监护病房(OR=2.601,95%CI:1.112~6.086)是产后早期抑郁筛查阳性的高危因素。结论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愉悦;对于病情危重或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产妇应加强宣教,帮助其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 标签: 抑郁症,产后 影响因素分析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适应,心理学 社会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丘敏枝 叶枫 钟佳成 杨蓬 陈荣昌 陈善泽 王凌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20,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院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000,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20
  • 简介:摘要抗γ干扰素(IFN-γ)自身抗体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患者后天(通常是成人期)产生抗IFN-γ自身抗体,抑制了体内的IFN-γ,引起严重的Thl细胞免疫反应缺陷,出现严重或播散性的机会性感染。本文报道1例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家系,首诊患者以多发淋巴结肿大、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STAT1-PI10升高、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和诺卡菌感染为主要特征,患者儿子、女儿的抗IFN-γ自身抗体均为阳性,确诊后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病情明显改善,未再使用抗生素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既往研究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口咽癌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HPV阴性患者。但在标准治疗模式下,口咽癌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影响了治疗的可持续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降级治疗是HPV相关性口咽癌未来治疗的趋势,该类患者的降级治疗模式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降低化疗强度、降低放疗强度、通过联合治疗模式降低放化疗剂量等为HPV相关性口咽癌的降级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口咽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降级治疗 适用人群
  • 简介:摘要风湿病具有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发病隐匿、病程长、但也可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癫痫大发作等急性起病。本研究报道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流行性出血热1例和SLE合并脑裂头蚴病1例,分析2例疾病的诊治经过,总结经验以期提高对风湿性疾病合并传染病的认知。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流行性出血热 脑裂头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30日40000例疑似新冠肺炎或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进行研究,均应用RT-PCR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用成都迈克生物试剂盒首检,对于首检阳性或疑阳性的样本用长沙圣湘生物试剂盒复检,总结假阳性样本数量及其原因。结果:40000例样本中初检阳性17例,复检阳性0例,阴性17例,即假阳性17例。假阳性样本中3例因结果判断失误所致,7例非特异性扩增因素所致,7例核酸污染因素所致的。结论:核酸污染、非特异性扩增、结果判断失误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需进一步完善PCR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准确判断结果,以降低核酸检测假阳性率,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

  • 标签: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假阳性 原因
  • 简介:【摘要】报告1例神经梅毒,男,43岁男性,因“反应迟钝、淡漠1年,突发躁动、胡言乱语5小时”就诊,梅毒血清阳性,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脑脱髓鞘改变。

  • 标签: 神经梅毒 精神障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笨胺红试验在孕期梅毒筛查中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孕妇梅毒检查,甲苯胺红试验(TRUST)阳性患者进一步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凝试验(TPPA)及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试验(TP)检测。结果:确诊孕妇为非梅毒感染。

  • 标签: []甲苯胺红试验(TRUST) 非梅毒感染 梅毒螺旋体抗凝试验(TPPA)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坤 吴滢 王平 孙利文 康郁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62 王坤现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贵阳 550003,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上海 200062
  • 简介:摘要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DDD)是一类少见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各异,是肾脏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治领域的难点。DDD的确诊有赖于电镜下观察到肾小球超微结构基底膜致密层内嗜锇性电子致密物呈缎带样沉积。本文结合DDD最新研究进展,回顾性分析本例患儿的病因、诊疗过程和随访,旨在提高对DDD这一少见病的新认识,以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致密物沉积病 抗H因子抗体 C3肾小球病 补体途径,旁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 to positive,TT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血培养阳性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早发/晚发型败血症、污染/非污染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TTP,分析TTP的临床意义。结果共10 035例进行血培养,阳性307例,排除污染菌162例,确诊败血症145例(1.4%)。145例败血症血培养TTP中,<24 h 131例(90.3%),24~<48 h 11例(7.6%),48~<72 h 2例(1.4%),≥72 h 1例(0.7%)。其中早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9.0 h,晚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11.5 h。污染菌TTP[24.5(19.9,30.5)h]长于非污染菌TTP[11.1(8.1,16.2)h];革兰阳性菌TTP[14.0(9.4,18.8)h]长于革兰阴性菌TTP[9.6(7.5,11.3)h];真菌TTP[32.5(25.5,39.0)h]较细菌TTP[10.6(8.1,15.5)h]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原菌的TTP不同,对于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若血培养72 h仍未报阳,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液非特异性检查,可考虑停用经验性抗生素。

  • 标签: 败血症,早发型 败血症,晚发型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阳性孕妇的筛查、诊断、流行病学、妊娠结局和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丙型肝炎防控及母婴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6例抗-HCV阳性孕妇资料。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6例抗-HCV阳性妇女孕前已明确感染者80例,其中HCV RNA阳性率85%,但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妊娠者仅16例;通过妊娠期产检发现HCV RNA阳性166例,HCV RNA阳性率为81.93%。感染途径与出生队列的关系中,各段出生队列抗-HCV阳性孕妇传播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0.001);随着出生队列的后延,经吸毒感染构成比降低(P<0.001),针刺感染(P=0.043)、婴幼儿期住院史的构成比升高(P=0.005)。抗-HCV阳性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中,HCV RNA<5.0 E+02 IU/ml与≥5.0 E+02 IU/ml组比较显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χ2=4.73,P=0.030)、妊娠高血压疾病(χ2=8.65,P=0.00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治疗策略的数据分析显示产后第1年治疗率最高,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P=0.004)。结论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抗-HCV筛查率较低,孕期HCV筛查应作为重要的补充,加强孕产妇的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妇产后抗病毒治疗,尤其重视产后1年内的管理,能显著提高育龄女性患者的治疗率。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并发疾病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4136份临床标本的检验报告,基于检验结果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4136份临床标本中,共有657例为阳性,占比为15.88%;其中,腹水标本、伤口分泌物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37%(170/392)、36.26%(41/113),占比相对较大;次之为尿标本(16.88%)、痰(纤支镜)标本(14.87%)及全血标本(10.43%),相对最低的为脑脊液标本(8.33%)、胸水标本(6.31%)及粪便标本(2.47%)。结果:标本类型不同,其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也有明显差异,临床需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恰当标本开展微生物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诊疗。

  • 标签: 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