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免疫规划疫苗。正确理解两类疫苗的概念和分类,对实际预防接种工作中疫苗选择和应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专业角度对免疫规划疫苗和免疫规划疫苗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针对目前两类疫苗在选择和应用上存在品种多、接种程序复杂且暂无统一选择标准等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建议以供基层医生参考。

  • 标签:
  • 简介:胎儿水肿是指胎儿软组织水肿及体腔积液,超声表现为2处及2处以上的胎儿体腔异常积液,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及皮肤水肿(皮肤厚度>5mm)[1],临床其他常用的辅助超声指标还有胎盘增厚(孕中期胎盘厚度>4cm[2'3])和羊水过多。胎儿水肿分为免疫性水肿和免疫性水肿(nonimmunehydropsfetalis,NIHF)2种,其中NI-HF占90%以上,发生率为(1-3)(1700-3000)[4-6]。由于早中孕期的很多水肿胎儿在得到诊断前已胎死宫内,因此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7]。

  • 标签: 非免疫性水肿 胎儿水肿 临床指南 体腔积液 组织水肿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除了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放疗、化疗外,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小细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研究人员主要针对非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和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多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表明,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地位不断提高。而研究人员如何更加精准地采用免疫治疗对小细胞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如何选择真正获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姚开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皮肤疾病研究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100045
  • 简介:摘要新生儿破伤风现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生儿破伤风仍是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对新生儿破伤风认识水平和警惕性差,容易误诊、漏诊。提高和维持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不同年龄人群免疫接种率,确保所有人都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规范外伤后破伤风免疫制剂的选择和使用,可有效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和减少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过去十年中,小细胞肺癌治疗经历了令人鼓舞的变化。最新发展之一是免疫治疗,其已经逐步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同于以往的化疗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通过阻断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并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所以免疫治疗具有独特的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认识并掌握这种特殊的反应对于肺癌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人体预防性生物制剂,疫苗的接种对传染病出现和发展具有预防和控制作用。疫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向公民免费供应的疫苗,比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公民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受种疫苗的相关规定,及时参与疫苗的预防接种。另外一种是公民为了预防和控制某类传染病自费受种的疫苗,比如免疫规划疫苗,前者主要由国家出钱,后者由接种公民的监护人出钱。随着我国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对于疫苗的预防接种更加重视。本文对我国疫苗发展过程进行简单阐述,分析了免疫规划疫苗的应用进程以及接种现状,并对影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非免疫规划 疫苗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得出的新型肺癌免疫治疗预测指标(IOPI)在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来自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5个科室的88例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NSCLC患者进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随访截至2020年7月。收集免疫治疗前的血常规和LDH指标。绘制NLR、LD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得出NLR、LDH的截断值,根据NLR和LDH的截断值分为低风险IOPI组(0或1个因素)和高风险IOPI组(2个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探索IOPI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AUC值计算得出NLR截断值为3.4,LDH截断值为185 IU/L。在88例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中,LDH≥185 IU/L组比LDH<185 IU/L组疾病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48,95% CI:1.30~4.70,P=0.006;HR=3.28,95% CI:1.15~9.33,P=0.026);高风险IOPI组比低风险IOPI组疾病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1.95,95%CI:1.08~3.53,P=0.026;HR=3.22,95% CI:1.29~8.06,P=0.012);鳞癌患者比鳞癌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HR=3.12,95% CI:1.17~8.35,P=0.023)。高风险IOPI组比低风险IOPI组的PFS[7.6(8.0)个月比11.2(7.1)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42.9%比77.7%)低。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IOPI,IOPI可能与N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不良预后相关,有望帮助临床医师筛选出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生物学标记 乳酸脱氢酶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吉替尼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并观察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8月,将EGFR突变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吉替尼靶向治疗,将EGFR未突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免疫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免疫治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5-2022.5期间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对比两组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水平,抑制其转移的同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毋庸置疑,急诊科医师数十年来始终站在抗击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第一线,但是,今天的急诊科医师在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空前的挑战,不仅要应对传统意义上的常规工作:大量的社区获得性感染(community-acquiredinfection,CAI),还要面对为数众多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HAI)。由于免疫缺陷患者数量增加,慢性疾病患者在各个专科和急诊之间来回治疗,

  • 标签: 免疫功能 肺炎 多重耐药 降钙素原 真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6例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的诊疗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11日-2017年10月31日收治的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治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胸痛为主,影像学表现为阴影直径、多发结节影、斑片实变影、孤立性肿块影和结节状阴影与片状影共存,经确诊后进行治疗的治愈率高。结论对疑似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肺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进行确诊的准确率较高,并配合手术切除和抗真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非免疫缺陷 肺隐球菌病 诊疗
  • 简介: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可诱导免疫反应,免疫毒性是免疫调节类单克隆抗体主要担心的毒性反应。本文总结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毒性特征、免疫毒性的相关因素,临床免疫毒性研究与评价的考虑要点。建议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应根据单克隆抗体的作用特征,对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逐步分层研究,当需要追加试验时,应追加研究;还应体内外研究相结合,动物种属和人体离体细胞相结合,多途径进行研究。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免疫毒性 免疫原性 非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肺癌治疗的新兴疗法,举世瞩目。但目前免疫治疗的精准性还远远不够,优势人群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基因突变与免疫治疗关系密切,其相关突变基因包括:免疫治疗疗效负相关基因、免疫治疗疗效正相关基因、免疫治疗耐药相关基因和免疫治疗后肿瘤爆发性进展相关基因。为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筛选出适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敏感人群,本文就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相关基因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基因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免疫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始于2019年12月,终止于2021年12月,针对该阶段我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例数定于70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小组区分,施治期间予以放化疗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常规组,予以免疫方法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重点为两种模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34(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免疫方法治疗 放化疗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作为支气管黏膜、支气管腺体、肺泡上皮等部位的肺恶性肿瘤病症,属肺癌分型之一,具有较高致死率。对于该病症临床多以化疗方式进行医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能力,不过据研究发现,部分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经化疗药物干预后,逐步形成耐药性,致使疗效不佳。如今随着免疫系统、肿瘤病症研究不断深入,生物疗法逐步受到临床学者与病患群体的关注,其中T细胞是免疫系统细胞中关键要素,将其应用于抗肿瘤细胞抗体应答中,且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针对小细胞肺癌中,T细胞抗体应答效果做以说明分析。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营养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免疫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方法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50例患者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B组50例患者基于此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稍微高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且封闭抗体转阳率较高。

  • 标签: 淋巴细胞免疫 非免疫 封闭抗体缺乏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但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应用时长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有效的患者是用够一定的时长停止,还是越长越好?病情进展的患者是否要立即停药,还是可以继续应用?同时考虑到免疫治疗独特的不良反应、有限的有效率及较高的治疗费用等临床实际问题,免疫治疗应用的合理时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免疫治疗的原理、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中应用时长的研究数据等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免疫治疗的起点-应用时机、终点-停药时机以及延长指征的分析,探讨免疫治疗的合理应用时长,以期为患者的精准治疗和更多获益提供依据。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