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肉是发生在软骨细胞的继骨肉之后第二高发骨恶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因发生部位及组织学分型不同,软骨肉的恶性程度差异较大。恶性程度较高的软骨肉极易复发。对于长骨低级中心型软骨肉可行病灶内刮除并给予辅助治疗,而发生于骨盆及脊柱的软骨肉,多选择广泛性切除,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软骨肉的治疗研究仍在不断完善,作者对软骨肉的临床诊疗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软骨肉瘤 流行病学 临床病理学 治疗应用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导老年患者转移性皮肤骨肉案例,患者为59岁中年女性,自行发现头皮隆起性结节1月余就诊,入院后发现肺及小肠病灶,三处均考虑恶性肿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提示高级别骨肉、皮损组织病理示结节大部份由较一致、成片中度多形性的梭形肿瘤细胞及少量巨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异形性,局部可见肿瘤性的骨样组织,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CK7、TTF-1、EMA、Actin、S-100、MelanA、HMB-45及CD31均阴性,部分梭形细胞及巨细胞CD68阳性。患者现正于院外接受化疗,目前仍有随访中。骨外骨肉发病率低,常转移至肺部,头皮转移非常少见,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活检。

  • 标签: 骨外骨肉瘤 皮肤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骨肉患者家属的情感体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20名住院儿童骨肉患者家属进行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住院儿童骨肉患者家属的情感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心理压力大、承担责任多、经济负担重、担心子女丧失面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社会支持需求迫切。结论了解儿童骨肉患者家属真实经历及内心感受,有助于促进医护人员对儿童骨肉患者家属心里困境的关注以及需求情况的了解,给予心里支持,以帮助儿童骨肉患者及家庭度过特殊时期。

  • 标签: 儿童,骨肉瘤 住院 家属 情感 定性研究
  • 简介:骨肉(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5%,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OS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高位截肢治疗,随着影像学、辅助化疗、外科技术及生物力学工程学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OS的治疗由单纯高位截肢术发展为以保肢手术、新辅助化疗相结合的综合保肢治疗,OS患者的截肢率显著降低、5年生存率较过往有所提高,然而,

  • 标签: 骨肉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药物耐受性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肉诊断的过程中,分别使用X线平片、CT、MRI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骨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X线诊断的归为X线组,采用CT检查的归为CT组,采用MRI检查的归为MRI组;每组中各包含20例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查后,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和CT检查准确率进行比较发现,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的准确率和CT检查以及X线检查比较,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MRI检查的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结论X线平片、CT、MRI检查对于患者均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同时可以应用到临床中对于患者的病情引导治疗,我们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以期帮助患者更加准确的介入治疗,从而使得患者获得更为准确的治疗。

  • 标签: 骨肉瘤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 简介:目的:构建3*Flag-hSesn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在骨肉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GSThSesn1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Sesn1基因cDNA全长,并将其克隆至3*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将构建的重组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转染到MG-63骨肉细胞中,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进一步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3*Flag-hSesn1在MG-63细胞中的定位,使用免疫沉淀的方法纯化人源Sesn1蛋白。结果:hSesn1基因的cDNA全长成功构建到3*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中,Westernblot检测到了含有Flag标签的人源Sesn1融合蛋白表达,且在MG-63骨肉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周,并成功纯化人源Sesn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3*Flag-hSesn1真核表达质粒,同时鉴定了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纯化人源Sesn1蛋白。3*Flag-hSesn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部分定位于细胞核周。

  • 标签: hSesn1 WESTERN BLOT 免疫沉淀
  • 简介:摘要报道一例骨肉合并Gitelman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患者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治疗、护理及观察,骨肉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理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转肾内科继续治疗。

  • 标签: Gitelman骨肉瘤护理低血钾低血镁
  • 简介:发生在下颌骨的骨肉比较少见,同时伴对侧颌骨骨髓炎者更为罕见。本文报告下颌骨骨肉伴对侧颌骨骨髓炎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

  • 标签: 骨肉瘤 颌骨 骨髓炎
  • 简介:背景:近年来,骨肉的治疗处于一个平台期,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成为广泛的共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使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simplexvirus1,HSV-1)KTR27对骨肉细胞系U2OS的体外作用以及裸鼠骨肉模型局部原发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KTR27对U2OS细胞系的细胞致病作用.裸鼠皮下注射人骨肉细胞株U2OS,建立骨肉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2组为空白对照,分别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KTR27(1×10^7PFU/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DMEM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KTR27对U2OS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形成空斑.成功建立U2OS细胞系的骨肉裸鼠模型并得到肿瘤生长曲线,注射KTR27后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大小,显示各组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肿瘤体积时间变化曲线分析显示,各组的时间趋势不同,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注射KTR27的肿瘤生长趋势受到抑制,与加用强力霉素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KTR27后24h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坏死增加,但7d后肿瘤局部恢复增长.结论:基因工程HSV-1KTR27对U2OS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致病作用.使用U2OS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骨肉模型,然后局部瘤内注射基因工程HSV-1KTR27,肿瘤的生长趋势受到了抑制,加用强力霉素后这种抑制没有明显区别.

  • 标签: 骨肉瘤 裸鼠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目的了解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病史、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单侧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患者进行研究,治疗上予以单侧扁桃体及新生物扩大切除术,总结病史和临床特点,明确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术后继续采取放化疗治疗,现无不适。结论扁桃体滤泡状细胞肉瘤比较少见,主要诊断依据为其临床特点及病理检查,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术后结合放化疗。

  • 标签: 扁桃体 恶性肿瘤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 简介:透明细胞肉瘤(clearcellsarcoma,CCS)又称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ofsoftparts,MMSP),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软组织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CCS的发病部位以四肢末端最为常见,尤以足髁部多见,也可见于腹壁、阴茎、肾、小肠及结肠等部位[1],但原发于头颈部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右颌下透明细胞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

  • 标签: 头颈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腺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巨检:肿瘤均为息肉样肿块,可带蒂或伴坏死,病理检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子宫腺肉瘤肉瘤过度生长者2例、伴骨化1例、宫颈腺肉瘤1例。按FIGO分期(2009)标准:宫体腺肉瘤ⅠA期2例、ⅠB期3例、ⅠC期5例、ⅡB期1例、ⅢB期1例、宫颈腺肉瘤ⅠB1期1例。6例血清CA125高于正常,最高者达3248U·mL-1。均采取手术治疗辅助放化疗。结果术后随访率为92.3%(12/13),随访1~94.2个月,中位随访52.2个月。6例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现已健康存活平均55.8个月(20~85个月),且在继续随访中。复发转移3例经对应治疗生存良好;死亡3例;失访1例。结论子宫腺肉瘤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早期患者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大于可能的收益。预后不仅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有关,还可能和血清CA125有关,与肿瘤大小的关系不密切。

  • 标签: 子宫腺肉瘤 病理 CA125 治疗 预后
  • 简介: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liposarcoma,RPLS)是一种来源于腹膜后脂肪组织的脂肪肉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因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加之其病理类型的复杂多样、术后易复发和临床预后较差等特点,给了解该疾病及寻找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带来了较大困难。

  • 标签: 腹膜后脂肪肉瘤 诊疗 临床表现 脂肪组织 早期诊断 病理类型
  • 简介:胆囊肉瘤样癌是一种具有上皮性癌与肉瘤样癌双相成分的少见恶性肿瘤,其生长速度快,易发生转移,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与大多数胆囊腺癌类似或更差。由于目前文献多为散在个案报道,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诸方面的了解尚缺少系统性认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无特异性,该病确诊主要在手术后依靠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结果;对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均不敏感,及时彻底的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探讨其病理特性,寻找有效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是临床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胆囊肿瘤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治疗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观察 。方法:对我院从 2010 年 1 月到 2016 年 1 月间收治的 3 例心脏黏液纤维肉瘤患者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皆是初发,其中 2 例女性、 1 例男性,肿瘤主要在左心房, 1 例为低级别、 2 例为高级别;患者波形蛋白皆为弥漫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为程度各不相同的阳性,其中 2 例为部分切除、 1 例为完全切除。 结论:心脏黏液纤维肉瘤多见在左心房,应充分结合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并注意与黏液瘤区分鉴别。

  • 标签: 心脏 黏液纤维肉瘤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肺肉瘤样癌的作用。方法观察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肺肉瘤样癌的表现,针对病灶的密度、形态、强化特征、部位、边缘等进行分析,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考虑肉瘤样癌,肿瘤累及胸膜。经螺旋CT诊断,患者的肿瘤位于右肺,直径大于5cm,形态呈现圆形,有毛刺,有胸膜侵犯。结论由于肺肉瘤样癌有很多特点,因此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特征表现多样。

  • 标签: 肺肉瘤样癌 诊断结果 多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