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钾血症临床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接诊的高钾血症病患70例,根据浓度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观察组35例的浓度超过6.5mmol/L,对照组35例的浓度为5.5-6.5mmol/L。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比对照组的80.00%,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过分析发现血清浓度和病因密切相关。结论:利用心电图可使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心电图操作简便且快速,但由于和血浆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只有患者的浓度越高才能使检查的准确率越高。

  • 标签: 高血钾症 心电图诊断 意义 表现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乳酸常见于危重症患者,病因复杂。根据乳酸是否为严重缺氧导致,分为A型(由严重缺氧引起)和B型乳酸(非严重缺氧引起),根据乳酸的光学同分异构体类型可分为左旋乳酸增高和右旋乳酸增高。本文重点介绍乳酸的病因和诊断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甘油三酯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到的脂质异常之一。许多单基因疾病已经确定能够引起严重的甘油三酯,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甘油三酯升高是由多种影响微小的基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继发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控制不佳、酒精滥用和各种常用药物。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纠正这些继发因素、优化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非常重要。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重度甘油三酯患者胰腺炎的发病风险,降低中度甘油三酯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本综述着重探讨了甘油三酯的多种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原因以及目前的治疗策略,同时对甘油三酯各种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支持证据进行了回顾,并且提出了简单可行的分步管理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急诊患者的发生率、诊断率、治疗率、治疗模式和复查率。方法利用全军合理用药监测网数据管理中心数据库,提取并关联2015年至2017年急诊检测、诊断和用药记录。纳入至少有一次检测记录的18岁以上急诊患者。对如下指标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所有患者以及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高发生率,诊断率、治疗率、治疗模式和7 d内复查率。结果共纳入符合上述条件的急诊患者1 039 245例,其中36 615例(3.52%)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事件。在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急诊患者中,患者比例依次为47.69%、29.13 %、21.69%和10.16%。急诊患者诊断率为9.23%;总体治疗率为42.1%,静脉胰岛素+葡萄糖是急诊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急诊患者7 d内总体复查率为28.8%。结论急诊成年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未患上述疾病的患者,且更严重。的诊断率和复查率均较低,应加强急诊患者的识别和管理。

  • 标签: 高血钾 疾病分布 流行病学 急诊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于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时间段内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患儿中抽取200例出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患儿(100例)和观察组患儿(100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前黄疸指数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优质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急性低性瘫痪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经本人诊治的16例急性低性瘫痪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6例急性低性瘫痪患者经及时个体化补等积极治疗后,均痊愈离院。结论 对低性瘫痪患者进行及时个体化补等积极治疗,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 标签: [] 低血钾性瘫痪 救治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磷水平、钙磷乘积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透高磷血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Ig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明确诊断的X连锁Ig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3岁9个月的男孩,因"反复口腔溃疡3个月,间断发热伴腹痛2月余"入我院消化科,完善口腔黏膜活检,胃镜、肠镜等检查,病初诊断肠白塞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给予甲泼尼龙、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患儿症状无好转,随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气腹、血小板减少、马尔尼菲青霉菌真菌血症转入PICU。病程中患儿相继发生膈下脓肿、脓胸,最终经外科干预,先后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泰能、舒普深、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抗感染,多次丙种球蛋白输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到CD40LG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c.707 C>A,p.S263X),来源母亲,诊断X连锁IgM明确。结论X连锁IgM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诊断是金标准,预后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改善体液免疫缺陷造成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

  • 标签: X连锁高IgM血症 口腔溃疡 中性粒细胞减少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Ig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明确诊断的X连锁Ig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3岁9个月的男孩,因"反复口腔溃疡3个月,间断发热伴腹痛2月余"入我院消化科,完善口腔黏膜活检,胃镜、肠镜等检查,病初诊断肠白塞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给予甲泼尼龙、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患儿症状无好转,随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气腹、血小板减少、马尔尼菲青霉菌真菌血症转入PICU。病程中患儿相继发生膈下脓肿、脓胸,最终经外科干预,先后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泰能、舒普深、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抗感染,多次丙种球蛋白输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到CD40LG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c.707 C>A,p.S263X),来源母亲,诊断X连锁IgM明确。结论X连锁IgM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诊断是金标准,预后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改善体液免疫缺陷造成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

  • 标签: X连锁高IgM血症 口腔溃疡 中性粒细胞减少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重度胆红素中的作用,以期为新生儿重度胆红素患儿的诊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我院收治的重度胆红素的新生儿,收治时间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100名患儿根据是否合并胆红素脑病分为两组,非胆红素脑病组40人,胆红素脑病组60人。对100名患儿进行脑功能监测,同时还进行MRI检查和BAEP检查,通过三种检查的相关性来判断脑功能监测在新生儿重度胆红素中的作用。结果:根据最终的统计数据显示,100名患儿脑功能监测、MRI检查和BAEP检查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胆红素脑病组中60名患儿脑功能监测显示背景活动异常的有56例,其中24例重度抑制、21例重度抑制和11例轻度抑制;MRI检查有52例有T1W1信号增高;BAEP检查有49例异常。非胆红素脑病组中40名患儿脑功能监测显示背景活动异常的有5例,无重度抑制;MRI检查有7例有T1W1信号增高;BAEP检查有10例异常。结论:脑功能监测对于新生儿重度胆红素的神经功能的评估有积极的意义,其与MRI和BAEP结合,对于新生儿重度胆红素脑功能检测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脑功能监测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到本院诊治的血液透析98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传统干预,研究组49例给予饮食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磷、钙、钙磷乘积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满意度95.92%比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能使患者的磷、钙指标得到改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饮食干预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效果
  • 简介: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新生儿胆红素(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的病因及防治措施。NHB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症状,不同程度的病情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同损害,主要危害在于引起胆红素脑病,给新生儿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导致新生儿终身残疾,因此必须要明确该疾病的发生原因、诊断措施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NHB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NHB 病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预防维持性透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比较两组磷、钙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组磷、钙分别为(1.40±0.20)mmol/L、(1.52±0.10)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1.92±0.23)mmol/L、(2.15±0.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护理 维持性血透 高磷血症
  • 简介:摘 要:新生儿胆红素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类型,患儿发病后需及时入院接受检查与治疗,防止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遗,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机体健康产生威胁。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与进步,该疾病治疗有了新的突破,更好的保障了患儿生存质量。本文主要是对新生儿胆红素治疗的临床新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疾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摘要:DPMAS是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的简称,是肝衰竭及胆红素治疗中的新型方式。本文主要是对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及胆红素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选取某院收治的18例肝衰竭及胆红素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48小时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及总胆酸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经分析可知,在使用双重血浆分析吸附系统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到45%以上,治疗效果良好。且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及总胆酸各项指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有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这足以说明该治疗方式有效,值得在临床加大推广。

  • 标签: DPMAS 肝衰竭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弥散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特点。由于经鼻流量氧疗(HFNC)具有减少解剖学死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减少呼吸功、产生呼气末正压、吸入恒定比例氧气以及良好的耐受性等优势,其作为一种新的无创呼吸支持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更多地应用于日常临床实践中。近年来,HFNC已被证明主要用于治疗新发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有研究表明,HFNC对碳酸患者也可能有效,并建议作为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患者的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因此,本文就HFNC在COPD合并碳酸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高碳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胆红素患儿10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同期选取我院非胆红素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有统计学差异的胆红素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把患有新生儿胆红素的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和试验组1,每组50例,对照组1的新生儿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试验组1的新生儿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胆红素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新生儿患者的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研究对象胎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母子血型不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胆红素影响因素有胎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母子血型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新生儿极重度胆红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12月我院NICU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极重度新生儿胆红素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钠、钙、血糖、凝血及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8例患儿,患儿治疗前总胆红素峰值为(571.2±113.3)μmol/L,治疗后总胆红素为(235.8±6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换出率为(58.5±8.4)%;血浆置换前后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钠、氯、钙、血糖、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血浆置换过程中无过敏反应、低血压、血浆分离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能快速、有效、安全地清除血清胆红素,可能成为新生儿极重度胆红素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浆置换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