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奶牛四肢无力、卧地不起,有明显的肌肉震颤和卧地时间延长,吞吐困难,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出现呼吸困难.病牛食欲减退,泌乳减少,母牛产后次日体温突然升高至41℃,喘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肌肉松弛、软弱无力、头低耳垂、极为困倦,母牛长期喜吃谷物、青贮料.

  • 标签: 低血钾症 奶牛 治疗 食欲减退 呼吸困难 卧地不起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中催乳素水平的异常增高,一般认为催乳素浓度高于30μg/L(30ng/ml)或880~1000mU/L时应视为催乳素。本文旨在探讨催乳素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胸外科患者易出现低的原因,分析心胸外科患者出现低的影响因素,为心胸外科护理实践中对预防低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六月间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心胸外科出现低的患者共136例,对其进行补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心胸外科低患者较多的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肠鸣音低沉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异常以及心电图改变的症状。造成患者出现低的原因主要是元素排出量过大与摄入量不足,输血造成的血浆稀释也是重要原因。结论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应加强对患者出现低的重视,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心胸外科 低血钾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胆红素的患儿200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出生并伴有间接胆红素的婴儿200例。结果75例新生儿是溶血性的疾病,40例患儿是继发感染所致间接胆红素的,40例为外源性母乳性的黄疸;25例是围生因素。结论溶血性的疾病、继发感染、外源性母乳性属于主要原因,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新生儿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病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高泌乳素为常见的一类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性疾病,由于垂体轴分泌异常引起月经失调、溢乳甚至不孕症状,对妇女健康生活形成威胁。本文综述该疾病近年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以期为泌乳素治疗技术进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高泌乳素血症 中西医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35例辩证将其分为风邪袭表型8例,治疗发表疏风、除湿宣痹,主以荆防败毒散、羌活胜湿汤;湿困肌肤型14例,治法宣壅逐湿,疏筋活络,主以羌活胜湿汤、除湿汤;湿热蕴阻型11例,治法清热利湿,疏利经络,主以防己饮加减;湿浊攻心型2例,治法扶阳泻浊,温通经络,主以吴茱萸汤、参附汤加桂枝。结果35例全部治愈。其中发现上呼吸道感染,可致低病,为低病病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低血钾 上呼吸道感染 辩证施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补治疗对妊娠剧吐致低临床影响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接受治疗妊娠剧吐致低患者9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补治疗,并按照其予以补治疗剂量不同(3g、4.5g、6g)均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观察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症状缓解率)。结果A组、B组及C组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10.56±1.32)d、(5.34±1.29)d、(4.28±1.16)d,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0.00%)、(76.67%)、(93.33%),经过三组之间两两相较,发现B、C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症状缓解率均优于A组,且其间存在差异均较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临床症状虽相较于B组更优,差异相对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剧吐致低患者而言,大剂量补治疗方案较小剂量更具有临床效果,可加快剧吐、低症状改善状态,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补钾治疗 妊娠剧吐 低血钾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现如今的生活饮用水源大多来源于周边的湖泊河流,我国众多地区出现水体总锰含量超标的现象。铁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用铁酸作为处理剂,通过对色度、浊度、UV254及锰浓度进行分析,研究水中锰的去除效果。

  • 标签: 锰浓度 氧化性 高铁酸钾 去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62例维持性透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策略,观察两组护理后健康知识评分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自我护理、服药知识、生活行为、依从性、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磷、钙磷乘积、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到维持性透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知识了解,控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策略 维持性血透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碳酸镧和醋酸钙分别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疗效,探索更好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KD-MBD)治疗模式。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分为4组,醋酸钙+血液透析(HD)组、醋酸钙+HD+血液灌流(HP)组、碳酸镧+HD组和碳酸镧+HD+HP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和iPTH的变化。结果醋酸钙+HD组治疗后钙升高,磷、钙磷乘积下降(P<0.05),联用HP后高钙血症改善;而碳酸镧组治疗后钙、磷、钙磷乘积均下降,而且比醋酸钙+HD组降磷更为明显(P<0.05);在iPTH方面,无论醋酸钙或碳酸镧单纯联合HD时均无下降,在联合HP后下降(P<0.05)。结论碳酸镧较醋酸钙具有更好的降磷效果,且不增加血钙,合并血液灌流后可同时降低iPTH水平,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碳酸镧 高磷血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07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3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知识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识总均分为(17.73±5.53)分,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知识、服药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均为2分,依从性得分均分为(10.45±2.26)分。经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透析龄及是否服用磷结合剂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低。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关注文化程度低、透析龄短和未服用磷结合剂的患者。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风险要素。方法任意抽选收治的100名患病婴幼儿,接收时间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实行光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同时探讨该病风险要素。结果患儿经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差异较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多要素易导致该病发生。结论多种要素可诱发该种疾病,为减少发生率,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的指导和护理工作。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处理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透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磷、钙磷乘积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磷、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磷分别为(2.16±0.36)mmol/L、(1.54±0.32)mmol/L;钙磷乘积分别为(4.89±0.41)mmol~2/L~2、(4.10±0.26)mmol~2/L~2;经t检验,观察组的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社会因子、环境因子、心理因子、生理因子、生活质量总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生活质量 高磷血症 血透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胆红素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胆红素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无论是在初排胎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还是在血脂胆红素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胆红素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对于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溴隐亭治疗女性泌乳素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2例女性泌乳素性不孕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溴隐亭治疗,对照组经口服用,实验组经阴道给药,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前两组血清PR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后2周、4周、6周时血清PRL浓度略低,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排卵率、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相近,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溴隐亭治疗女性泌乳素性不孕疗效确切,均可降低血清PRL浓度,提高排卵率以及妊娠成功率,经阴道给药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 血清泌乳素 溴隐亭 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胰岛素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低血糖观察、血糖监测、低血糖发作时应急处理、饮食护理、特殊用药护理、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减少抗生素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次均费用,探讨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 PCT ) 测定在新生儿胆红素诊治中指导作用。 方法 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胆红素患儿 110 例,根据病因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结果 排外年龄因素后,新生儿胆红素感染组的降钙素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结论 血清 PCT 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新生儿胆红素病因学的诊断,为新生儿胆红素、患儿早期杭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关键词 : 降钙素原 ( PCT ) ; 胆红素 ; 新生儿胆红素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胆的病因主要为感染、溶血、围产期因素、母乳性等。部分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 核黄疽 ) ,严重者病死率,存活者多留有后遗。 因此, 积极寻找病因,尽快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疑对胆红素新生 儿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检测降钙素原在区分新生儿胆红素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病因中的应用价值。 一、 资料和方法 ( 1 ) 一般资料 : 以 201 7 年 5 月 1 日 - 201 7 年 11 月 13 日 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新生儿胆红素的新生儿 110 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日龄为 3 -28d , 其中男 6 1 例,女 49 例。根据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超敏 CRP 、血型、溶血检查以及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 感染组 4 9 例 , 非感染组 61 例。 诊断标准 : 新生儿胆红素符合下列诊断中至少 1 项 :(1) 出生后 24h 内出现的黄疽 ; (2)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21 μ mol/L ,早产儿 >257 μ mol/L ,或每日上升 >85 μ mol/L ; (3) 黄疽退而复现 ; (4) 黄疽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2 周,早产儿 >4 周 ; (5) 血清结合胆红素 >34 μ mo1/L 。 三、 PCT检测 PCT 采用固相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利用双抗体夹自法半定量检测,试剂由武汉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结果 0 -0.5ng/mL 为阴性, > 0.5ng/mL 为阳性。 四、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变量资料,结果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 2 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五、 结果 PCT 检测结果 > O. 5 ng/ml 视为阳性,以第 1 次抽血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PCT 阳性率均 >50% ,无显著差异 (X 2 =4 8 .7 9 , P>0.0 5 见表 1 。以第 2 次抽血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 PCT 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有显著差异 (X 2 = 41.17 , P<0.0 5 ) 见表 2 。 表 1 、 第 1 次 PCT 检测结果比较 (ng/m ) 组别 例数 ≥0.5 < 0.5 阳性率( % ) 感染组 49 33 16 67.3 非感染组 61 32 21 52.5 (X 2 =4 8 .7 9 , P>0.05 ) 表 2 调整采血时问后 PCT 检测结果比较 (ng/m ) 组别 例数 ≥0.5 < 0.5 阳性率( % ) 感染组 49 33 16 67.3 非感染组 61 15 46 24.6 (X 2 = 41.17 , P<0.05 ) 六、 讨论 新生 儿 胆红素临床发病率较高,产生原因较多并且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感染,多见于细菌感染,一方面可导致溶血,致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 另一方面,感染可抑制肝酶活力,致使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而致未结合胆红素。但新生 儿 感染发病特点往往是临床表现不典型,某些症状和体征比较隐匿,且又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故除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外,早期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对新生 儿 胆红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甚为重要,以期达到更及时、合适和恰当的治疗。 血清降钙素原是第 11 号染色体上( 11P15 , 4 )单拷贝基因编码的,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同一基因,都有一个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是降钙素前肽物质。由 116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 13ku 。在体内外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血清半衰期为 25 ~ 30h 。生理情况下甲状腺 C 细胞可产生极少量的 PCT ,健康人群的血清 PCT 水平通常测不到(< 0 . 1ng/ml )。但在严重细菌感染特别是脓毒症时,除甲状腺外,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分泌 PCT ,此时血清 PCT 水平会明显升高,且随感染进展或控制,将持续在高水平或逐渐下降。新生儿胆红素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可超过 50% ,是一系列新生儿疾病的共同症状,感染因素是胆的主要病因,且感染可以增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导致严重的后遗,感染患者 PCT 会升高,但一般感染时其升高不明显,通常在 2ng/ml 以下,而重症感染,如败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脑膜脑炎时, PCT 升高显著,常大于 2ng/ml 。 说明 PCT 是敏感的细菌感染标志物,在细菌感染时血清 PCT 水平升高,特别是全身性重症细菌感染时升高尤为明显,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检测指标,判定患儿是否存在感染,并鉴别细菌、非细菌感染,对于以黄疸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新生儿感染病人早期使用抗生素、防止病情进展、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尤为重要。考虑到 PCT 在生后 72 小时内可有生理性升高,故本次纳入分析的胆病例均选择生后 72 小时以上的患者,通过对 110 例新生儿胆患儿进行分析, 49 例进行 PCT 检测,感染引起的胆占 67.3 % 。本研究结果显示,胆红素新生几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血清无论 PCT 阳性率还是 PCT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提示检测血清 PCT 水平可作为鉴别新生 儿 胆红素的发病是否与细菌感染有关甚或是新生 儿 败血的一个表现的实验室依据,较常用的 CRP 可能更有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玲,任常军,王炳辉,等 . 降钙素原在新生 儿 败血诊断中的价值 [J ] . 临 床儿科杂志, 2011.29(3):216-218. [2] 杨玲,黄革玲,李基明 . 降钙素原在小 儿 细菌和病毒性肺炎的应用价值 [ J ] . 中外健康文摘, 2011.8(23):2 5 4-2 55 .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病理性黄疸以胆红素为主,治疗不及时将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造成新生儿智力、听力、神经系统的损害,重者甚至死亡。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效果好,方法简便安全,现已作为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机制是胆红素分子能吸收光线包括蓝光、紫外线,其中波长为425-475nm的蓝光最易被胆红素吸收。因此临床上多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胆红素。本文就116例胆红素蓝光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在甲亢合并胆红素中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优思弗2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33例,茵栀黄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两组均行抗甲亢、护肝、降酶等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TBIL、ALT、AST、TBA变化。结果两组患TBIL、TBA、ALT、AST治疗前后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TBIL、TBA的恢复速度治优于对照组(P<0.05)。在本研究中,两组未发生明显的副反应。结论甲亢合并胆红素患者,熊去氧胆酸胶囊及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熊去氧胆酸胶囊疗效优于茵栀黄注射液,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甲亢 高胆红素血症 熊去氧胆酸胶囊 茵栀黄注射液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