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9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传播范围广,重症率和病死率高,主要以呼吸系统受累为主,也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卒中作为其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尽管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根据以往感染性疾病与卒中的关系、COVID-19的发病机制分析以及共同的危险因素,提示两者关系密切。文章对COVID-19与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标签: 卒中 COVID-19 SARS-CoV-2 冠状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截至2020年4月2日,全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其中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很高。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州卫生部门的初期报告,感染者中多达20%是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就2019-nCoV的特性、致病传染的特点、易感人群、个人及神经科专业人员的防护介绍了美国的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正在中国大规模流行。COVID-19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可引起严重低氧血症、高热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自身免疫力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烟雾病患者的脑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低氧血症和高热都会加重烟雾病患者脑缺血缺氧,而且烟雾病患者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因为烟雾病患者也有罹患COVID-19的可能,而且COVID-19会引起许多可能导致烟雾病患者症状加重的情况,从而给烟雾的临床诊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对烟雾病患者在当前疫情下的诊治流程及防控措施进行了思考整理,并对烟雾病患者罹患COVID-19后在治疗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COVID-19疫情下烟雾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2019冠状病毒病 烟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对2019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认识的深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临床救治专家组遵循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救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细化救治方案,从病原学及流行学特征、临床特征与诊断、救治方案3个方面形成了专家共识意见。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救治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MERS-CoV)后出现的一种能引起人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尚无特异性的靶向2019-nCoV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益严重的疫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药物治疗策略,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治疗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肠道排毒情况,为探索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潜在靶器官和排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5日至3月4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4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病程中多次采集患者的粪便标本,共190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粪便2019-nCoV可读框1ab基因和N基因,观察病程中病毒核酸动态变化。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粪便标本与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结果14例COVID-19患者的年龄为43.0(31.2, 57.7)岁,潜伏期为9.0(5.0, 12.2) d,1例患者出现腹泻、恶心、腹胀、厌食,1例腹泻、厌食,1例腹胀、厌食,1例仅有恶心。粪便标本中均能检测到2019-nCoV核酸。粪便2019-nCoV核酸阳性最早出现在病程第6天,核酸阳性最长可持续至病程第32天。患者粪便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为病程第21.0(17.5, 24.5)天,鼻咽拭子转阴时间为病程第20.0(17.0, 30.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39,P=0.969)。其中6例患者在鼻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后粪便标本中仍能检测到病毒核酸,最长可持续至鼻咽拭子转阴后10 d。结论COVID-19患者能够经消化道排泄2019-nCoV核酸,但经消化道传播的风险及机制尚不明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粪便 消化道
  • 作者: 王辰 瞿介明 曹彬 陈耀龙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GRADE中心 Cochrane兰州大学中心,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2019冠状病毒(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已导致超过1.1亿人患病和250余万人死亡。为了更好地推动COVID-19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转化与应用,提升我国对COVID-19患者的诊治和疫情防控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基于发现该病1年以来的研究证据,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的诊治与防控指南》。这部指南具有方法科学、内容全面、动态更新等特点,本文将系统解读指南的制订特点。

  • 标签: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指南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受体入侵细胞,导致ACE2破坏,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失衡。RAS失衡可通过诱导炎症、介导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等过程参与到多个器官的急慢性损伤过程中。2019-nCoV并不仅仅引起肺损伤,亦引起多器官损伤。我们推测,RAS失衡在2019-nCoV引起的多器官功能不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调节RAS失衡可能成为防治2019-nCoV相关器官损伤的新手段。进一步研究明确病毒感染和多器官损伤与RAS失衡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器官损伤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旬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人群中出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性肺炎暴发流行,疫情迅速蔓延并播散至全国各个地区以及亚洲、欧洲、大洋州和北美13个国家。为了准确和深入了解2019-nCoV生物学性状、流行特征、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公众防护措施,我们在最新有关文献和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版本的基础上,对2019-nCoV及其感染性肺炎进行综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生物学性状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2019年岁末,在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流行,给我国公共卫生和临床救治带来巨大挑战。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近缘,都会导致严重肺炎症状。该病毒经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潜伏期患者即具备传播性。目前数据表明:2019-nCoV比SARS-CoV毒力弱,但传播力强;造成其能够跨种传播的受体可能与SARS-CoV一致,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在此疾病暴发后,我国科技人员投入大量精力开展研究,快速开发出诊断试剂,初步确定了病原特性,并已筛选出可能抑制该病毒的临床药物,也正在加快研发疫苗。2019-nCoV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建立系统的冠状病毒监测网络的重要性;也给突发疫情防控和应急科研提出了新挑战。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公共卫生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前,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较少报道。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2月2日收治了1例单胎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已顺利剖宫产一男婴。患者目前病情好转,婴儿经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核酸检测确诊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提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途径。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妊娠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垂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早期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2月3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为36岁。其中8例患者无基础疾病,1例有糖尿。7例患者均有武汉或湖北旅行史,1例患者为医务人员,出现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1~6 d,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干咳5例,咽痛4例,乏力4例,全身酸痛4例,鼻塞流涕1例。6例患者外周血常规异常,其中3例单核细胞计数升高,2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例白细胞计数升高,3例血常规完全正常。5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轻度升高,4例患者CRP正常,中位数为16.3 mg/L。5例患者行降钙素原检查均为阴性。3例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1例无异常,1例表现为右上肺渗出影,1例表现为右下肺渗出影。9例患者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其中7例表现为肺部多发的磨玻璃样渗出影,累及双肺5例,累及单侧肺2例,3例伴有斑片状实变影,2例无异常。结论在北京发热门诊就诊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一般具有明确的流行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降钙素原阴性,胸部HRCT表现为多发的磨玻璃影、部分病灶伴有实变,部分患者X线胸片正常而胸部HRCT显示为肺炎,部分患者无肺炎表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致病原。2019-nCoV在遗传学上与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比较接近,与SARS-CoⅤ、MERS-CoV同为β属冠状病毒。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药物对2019-nCoV均无效,不建议临床应用。目前研究证实可能有效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干扰素-β、恢复期血浆、单克隆抗体。但这些药物在2019-nCoV肺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实验证实。

  • 标签: 2019新冠状病毒 抗病毒治疗 感染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具有高度传染性。随着2019-nCoV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传播,病毒已出现多种变异株,其中,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和拉姆达(Lambda)变异株表现出更高的传播性和致病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现对2019-nCoV的结构特征、变异机制,以及上述5种主要变异株的相关特性和流行学进行阐述。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流行病学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变异株 突起蛋白 特性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所致,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大流行。随着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在全球的蔓延,儿童感染率上升,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上升。儿童作为COVID-19的易感人群,在传播流行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目前,我国已批准抗病毒特效药物Paxlovid用于治疗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青少年(年龄≥12岁,体质量≥40 kg),儿童人群应用仍然很有限。接种疫苗是控制大流行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2021年5月我国开展儿童2019-nCoV疫苗接种,目前也有相关的评价研究报道。现就全球儿童2019-nCoV感染的流行学、临床特征、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未来儿童的2019-nCoV疫苗接种策略。

  • 标签: 儿童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