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雷文东,张汝刚,阎水忠,王秀琴,牟巨伟,张大为,吴Nm23GENEEXPRESSIONANDITSCORRELATIONWITHLYMPHNODEMETASTASISINHUMANLUNGCANCER¥LeiWendong;ZhangRouging;...

  • 标签: LUNG CANCER NDP kinase/nm23 METASTA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抑癌基因nm23-H1的表达对其发生和演变的生物学作用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137例食管癌nm23-H1表达的阳性率49.6%,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生存10年以上者nm23-H1的表达明显高于两年内死亡组,P<0.005。结论:食管癌nm23-H1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后长期生存率高。nm23-H1为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

  • 标签: 食管癌 抑癌基因 NM23-H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转移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46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肺癌中nm2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5),肺癌中nm23表达水平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起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它们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肺癌 NM23 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nm23、p53和cerbB-2的表达与其预后关系.方法将胃癌组织中nm23、p53和cerbB-2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统计患者临床数据.结果nm23低表达和p53、cerbB-2过表达在胃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NM分期、5年生存率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检测nm23、p53和cerbB-2对判断胃癌预后比单独考虑其中一个指标更有价值,可作为判决预后的重要指标.关键词胃癌;nm23;p53;cerbB-2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7-01

  • 标签:
  • 简介:本组31例标本中有p53第7外显子突变的病例有Ⅲa 5例,31例肺癌标本nm23阳性为12例提示其nm23基因表达,应用PCR技术检测31例肺腺癌术后存档蜡块组织中nm23表达及p53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

  • 标签: 基因肺 特性关系 生物学特性
  • 简介:VEGFnm23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nm23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

  • 标签: 中的表达 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MMP-9、E-cad、nm23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E-cad、nm23的表达。按照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级:Ⅰ级4例,Ⅱ级35例,Ⅲ级27例,Ⅳ级30例。另选取5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均为非颅内疾病死亡的尸检标本。结果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MMP-9表达显著增加(rs=-0.322,P〈0.01),nm23表达显著降低(rs=-0.355,P〈0.05)。E-cad阳性表达与胶质瘤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MMP-9与E-cad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440,P〈0.01),E-cad与nm2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325,P〈0.01)。结论MMP-9、E-cad、nm23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水平不一样。

  • 标签: 胶质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E-钙粘蛋白 NM23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CD44、EGFR、nm23在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在胃癌侵袭和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患者,其中75例胃癌患者,25例正常健康人并分为胃癌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和正常胃粘膜组中CD44、EGFR、nm23表达情况变化,并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D44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3%(28/75)和0%(0/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GFR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37/75)和16.00%(4/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3、nm23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33%(34/75)和84.00%(21/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胃癌组织中CD44、EGFR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nm23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2、胃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与CD44、EGFR表达情况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情况呈负相关。3、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D44、EGFR的表达起促进作用;nm23表达起抑制作用。

  • 标签: 胃癌 CD44 EGFR nm23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BRCA1和nm2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0%,并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2)nm23蛋白的表达率为40.0%,其表达仅在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标本中有意义;(3)BRCA1蛋白与nm2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联系(P<0.01)。结论BRCA1基因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与具有较高生物学行为,高侵袭转移性的卵巢癌有关,同时,它可能与nm23在促进肿瘤转移上有共同作用。

  • 标签: 基因表达 卵巢上皮性癌 BRCA1 NM23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病灶中nm23的表达及淋巴结微转移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接诊的经根治性切除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30例进行研究,检测原发癌灶石蜡标本中的nm23基因表达水平,并对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淋巴结以CK为标志物实施微转移检测。两种测定方式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测定结果。结果30例患者nm23阳性表达率为56.67%,阴性表达率为43.33%;常规病理检出阴性淋巴结132枚中有7例(20枚)检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23.33%、15.15%;nm23阳性组淋巴结微转移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Ⅰ期NSCLC病灶中nm2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对病理分期、预后评估等意义重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NM23表达 淋巴结微转移 肿瘤标记物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Ki67、VEGF与nm2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Ki67、VEGF、nm2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Ki67与VEGF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两者的共同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Ki67、VEGF、nm23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Ki67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评价乳腺癌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VEGF、nm23对于指导乳腺癌临床分期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KI67 VEGF NM23 组织芯片技术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P53及nm23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27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受体阳性及三阴性3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53及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53在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受体阳性组、三阴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9%、73.5%及77.3%,3组间的P5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30.662,P〈0.05),以三阴性组表达最高;nm23在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受体阳性组、三阴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3%、67.6%及54.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5,P〈0.05),以三阴性组及HER2阳性组表达较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2,P〈0.05);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nm23表达阳性率高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6,P〈0.05)。结论:在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中联合检测P53及nm23,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指标,更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 标签: P53 NM23 分子亚型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c-erbB-2、p53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5例乳腺癌中c-erbB-2、p53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49.1%(27/55)、47.3%(26/55)和49.1%(27/55),c-erbB-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意义(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呈负相关(P<0.01).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呈正相关(p<0.01).70.9%(39/55)肿瘤有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其中49.1%(27/55)的肿瘤同时有多个蛋白异常表达.结论肿瘤的多因素分析比单因素分析更有价值,癌基因c-erbB-2、nm23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 蛋白质p^53 蛋白质nm2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ER-2和nm23基因蛋白在新疆伊犁州哈萨克族妇女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V-9000免疫组化法检测123例新疆伊犁州哈萨克族妇女乳腺癌组织中HER-2和nm23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和nm23蛋白表达与哈萨克族妇女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HER-2和nm23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HER-2和nm23表达与新疆伊犁州哈萨克族妇女乳腺癌侵袭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检测HER-2和nm23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新疆伊犁州哈萨克族妇女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nm23,mdm2,p185,p21及p53在骨巨细胞瘤(GCT)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mdm2,p185,p21p53在52例GCT中的表达(GCT按Jaffe分级,I级15例,II例25例,Ⅲ级12例),结果:52GCT中nm23,mdm2,p185,p21and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21/52),34.6%(18/52),21.2%(11/52),13.5%(7/52),26.9%(14/52)。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797,0.871,0.441;0.658;0.699)。nm23,mdm2,p185,p21,p53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9/13),30.8%(12/39),61.5%(8/13),25.6%(10/39),38.5%(5/13),15.4%(6/39);23.1%(3/13),10.3%(4/29),46.2%(6/13),20.5%(8/39)。nm23,mdm2表达与GCT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3,0.018),而p185,p21,p53的阳性表达与GCT复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m23,mdm2,p185,p21及p53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差异无关,而nm23,mdm2的表达与其复发有关。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FEC-T)或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化疗,化疗前后行空心针活检穿刺获得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Ki-67、NM23、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化疗前后上述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化疗前p53、Ki-67、NM23、EGFR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p53、Ki-67、EGF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化疗前,NM23阳性表达率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有效患者75例,化疗前p53、Ki-67、EGFR阴性患者的有效率高于p53、Ki-67、EGFR阳性患者,而NM23阴性患者的有效率低于NM23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p53、Ki-67、EGFR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NM23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保护因素(P﹤0.05)。化疗前p53、Ki-67、EGFR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p53、Ki-67、EGFR阴性患者,NM23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NM23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p53、Ki-67、NM23、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有变化,且化疗前上述指标的表达情况与化疗后疗效及远期预后有关。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抑癌基因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nm23-H1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植入,与预后呈正相关,但在造血系统肿瘤研究中却发现,nm23-H1是一种分化抑制因子,具有抑制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参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NM23-H1 白血病 淋巴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SP法检测48例石蜡包埋肺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及多变量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48例肺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率为68.8%,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其表达率(52.0%)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87.0%),P<0.05;生存时间<3年组其表达率(41.2%)明显低于生存时间≥3年组(83.9%),P<0.05;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nm23-H1基因表达反映肺腺癌预后情况,风险度分别为2.015和0.313。结论nm23-H1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检测nm23-H1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转移危险的患者。

  • 标签: 肺腺癌 nm23-H1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女性各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子宫内膜组织中nm23-H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nm23-H1的蛋白缺失表达为8例、弱阳性表达20例、强阳性表达20例;对照组nm23-H1的蛋白缺失表达为0例、弱阳性表达8例、强阳性表达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nm23-H1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