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一、培养策略能力的意义交际教学法目前已在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深入地普及。交际法注重过程,强调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自Hymes在60年代提出交际能力一词以来,交际能力

  • 标签: 中培养 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
  • 简介:本研究调查了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的口语焦虑,以及口语焦虑和其他变量的关系,包括:特质焦虑、不愿交际倾向、语言成就、口语自我效能感、语言课堂冒险倾向、语言课堂社交倾向等。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50%以上学生报告具有中度或者中度以上口语焦虑;(2)口语焦虑没有性别差异,但有组间差异(慢组高于快组);(3)口语焦虑与其他变量呈现复杂关系;(4)人格特征因素系口语焦虑的主要原因;(5)语言成就和口语焦虑具有双向影响。

  • 标签: 口语焦虑 性别 组别 人格 语言成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语言水平”是语言能力投射在不同语言习得阶段的镜像,但该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在语言测试和语言习得研究这两个领域中并不相同,在语言研究中,“语言水平”这一变量的数据不能用标准测试成绩来代替。文献计量统计显示:国内相应领域的研究在测量和界定“语言水平”时存在概念混淆、工具与研究问题脱节、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 标签: 语言水平 语言测试 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测量和界定 文献计量统计
  • 简介:该文通过资料收集,以凯里市街巷名称为研究对象,从音位,语法及文化等角度对凯里市101个街巷名称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凯里 街巷名称 语言 文化
  • 简介:给本科生开设"语言学导论"课程一直被视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一些本科生对语言学持排斥态度;(2)传统的"语言学导论"课程教法陈旧,多为教师的一言堂;(3)学生的务实倾向越来越明显,希望学习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知识。本文作者开设这门课程已有三年时间,通过问卷和访谈,作者认为:如果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可以焕发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热情。

  • 标签: 语言学 语言学导论 内容课程
  • 简介:英汉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英汉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汉英文化差异在语言符号和语义方面的反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 标签: 英语 汉语 语言符号 语义 文化差异
  • 简介: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法的角度探讨成语语义的非组构特征和组构性特征,并结合成语的语义组构特征和使用语境,从认知语法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成语意义的识解方式及其对成语句法转换的制约。

  • 标签: 成语 非组构性 组构性 成语意义的识解 成语的句法结构
  • 简介:英语语言文学是我院传统优势和特色学科,1992年被四川省评为首批省级重点学科之一,现在是重庆市级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本学科主要有英语语言理论及应川、英美文学、翻译理论及实践、主要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研究方向。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方向,涵盖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特

  • 标签: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英语小说 外语 文学发展 学科带头人 学术个性
  • 简介:本文报告一项行动研究,即某门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效果,活动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世界英语不同变体的态度,进行温和的干预,促进学生通过反思变得态度更加开放并具有批判性。研究将语言态度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将教育视为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手段。课程活动包括四个步骤:引发、解构、重构、对交际困境的创意处理。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最初的语言态度相当保守;四个步骤的干预取得了一些成效。四成多学生的语言态度变得更为开放;部分学生对语言变体多样性的包容具有矛盾态度,少数维持了之前的保守态度。文章讨论了语言态度转变及相关教育的挑战性。

  • 标签: 语言态度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刻板印象 世界英语
  • 简介: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但它们的许多基本观点同样可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译论、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中找到。因此.重要的是找出中西方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本质差异。在关注西方理论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同样宝贵的东西。此外,中西方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则是我们学习、引进上述西方理论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 标签: 西方语言学 译学理论 汉语 差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时间:2011年8月2328日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单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会主题:多样中的和谐:语言、文化、社会分议题:A.语言习得与加工:1.母语习得;2.二语习得;3.识字研究;4.心理语言学B.语言教学:5.母语教育;6.标准语教育;7.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8.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9.多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与教育C.不同职业中的语言:10.商务沟通及专业交流;11.翻译、口译和媒介作用;12.语言与法律;13.语言与职场D.社会中的语言:14.社会语言学;15.语言政策;16.多语言与多语言文化;17.跨文化传播;18.亚洲语境下的应用语言学E.应用语言学与方法论:19.语篇分析和语用学;20.修辞学与文体学;21.比较语言学与错误分析;22.词典学与词汇学;23.教育技术与语言学习;24.语篇与文本中的多模态;25.语言评估与测试参会形式:分组论文宣读;论文展示;专题研讨;工作坊工作语言:英文和中文,以英文为主论文提案:包括20字以内的论文英文标题、50字的英文概要和500字的英文摘要请登录大会官方网站(www.aila2011.org),...

  • 标签: 世界应用 大会征稿启事 应用语言学
  • 简介:自20世纪70至90年代,国际译学界开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反映出西方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理论视野。这场革命以文化转向、理论渗透、学科整合为特点,其理论追求正是德里达所谓的"视野融合"。它告别传统的"翻译语言观",转而将翻译视作文化现象,微观的结构描写遂让位于宏观的文化整合阐释。有鉴于此,本文以王维《鹿柴》诗做个案研究,通过语言训诂、文化解读及其翻译的多维阐释应和上述理论主张,希望会对我国译学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译学范式 文化转向 语言训诂 翻译的多维阐释
  • 简介:1.引言叙事是什么?简单说,叙事就是讲出来的故事。这种故事既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是每天日常发生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既可以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也可以是由动作表现的。所以,广义的叙事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文学,历史,影视,绘画,法律,医学等等。对叙事研究最充分的可以说是在文学批评领域——叙事学。叙事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以研究文学中的叙事——小说为目的,着力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

  • 标签: 叙事学 语言学导论 第二版 批评性 述评 文学批评
  • 简介:电子语篇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构建人际意义的方式,也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首先探讨了电子语篇和电子会话的性质和定义,然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会话结构理论为框架,讨论电子会话语篇的话步确定原则,以及部分话步在实现方式和使用频率方面的特征。本文是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阐释电子语篇的初步尝试,希望能为电子会话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标签: 功能语言学 电子会话语篇 会话结构 话步
  • 简介:词汇在英语学习中承载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重点以及难点所在。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最高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严峻挑战。因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来探索英语词汇教学。认知语言学所包含的范畴化理论、原型理论、象似性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对促进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英语词汇教学 范畴化理论 原型理论 象似性理论
  • 简介:文章通过对中英两国高校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内容及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指出英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诸多优势,以期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中能有所借鉴。

  • 标签: 语言学 研究生 教学模式 借鉴
  • 简介:给文化下定义井总结文化的特点是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最棘手的两项莫过于对文化进行分类,以及弄清楚文化发展的本质。本文依据一部分文化定义试总结文化的特点,并根据两大文化研究阵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讨论文化的特点。对于文化的分类,本文认为,一方面,分类和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对文化进一步认识,同时,文化的分类又是建立在人类认知能力和对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反映着文化分类的不同视角,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文化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产物,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个现实。文化发展主要通过文化传承和传播两种形式进行。在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等问题可以通过深化文化学习、反思文化归属、依靠主流文化和求同存异等文化策略,通过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和帮助得以弱化甚至化解。

  • 标签: 文化研究 特点 分类 发展 语言教学 启示
  • 简介:在英语教学过程申,用英语进行地道地写作始终是教和学的重点,但往往总是收效甚微。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封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以非英语专案研究生的写作教学为切入口,通迅调查问卷、观察和访谈,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影响他们写作的非语言因素进行实证考察,得出认知能力、思维差异、教师的教法与评语对学生二语写作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因此,本文呼吁教师在加强语言对比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这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并提醒更多的教师端正批改作文的态度。

  • 标签: 写作能力 认知能力 思维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