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的不良反应及其有效护理应对方法。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告知主管医师,同时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均取得满意康复效果,不良反应消失。结论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从停药、稀释药物浓度、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同时需提前了解七叶皂苷钠的适应症、安全剂量。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性犯罪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为性犯罪的社会心理评估和矫治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0名性犯罪服刑人员及40名正常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罪犯组较正常对照组在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因子及焦虑、抑郁、消极应对方式指标上均有显着性差异,在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之间的相关上得出P指标与SAS指标呈显着正相关,N指标与SDS指标、SAS指标呈显着正相关,L指标与SAS指标呈显着负相关,在应对方式与人格的相关方面,N指标与消极应对指标呈显着正相关。结论性犯罪的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标签: 性罪犯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在医务人员艾滋病毒(HIV)职业暴露之后,使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内艾滋病毒(HIV)职业暴露的46例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为期30天的心理干预工作。在心理干预工作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这46例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分析对比两次评估的不同结果。结果在经过为期三十天的心理干预之后,这46例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不管是在其焦虑水平还是在其抑郁水平方面,都有了显著的下降,P<0.01。结论采用及时的心理干预方法对暴露在艾滋病病毒中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状态的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干预 艾滋病毒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应用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是负责全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工作的场所。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致使工作人员经常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也面临着较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职医务人员561名,对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结果561例医务人员中,具有工作倦怠现状的456例,检出率为81.28%,其中轻度工作懈怠率较高。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特殊单位女性人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以便有针对性采取教育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无记名填写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主要内容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对有效预防高血压的科学措施知晓情况等。结果(1)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知道高血压正常值”占84.28%;认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占72.42%;认为高血压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的占93.01%,认为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是可以预防占95.20%。(2)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认为高盐饮食是危险因素之一的占70.31%;认为吸烟饮酒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的占78.17%;认为久坐不运动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占54.19%;认为肥胖超重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的占75.11%;认为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的占82.97%。(3)对有效预防高血压的科学措施知晓情况认为应戒烟限酒的占82.10%;低盐饮食的占90.39%;保持规律生活的占92.14%;定期适量运动占91.70%;保持情绪稳定占91.52%。结论特殊羁押女性人群经过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的认知知识,对社会心血管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持续改进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未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240例医务人员作为常规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与常规组相同的医务人员作为管理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手术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卫生洗手依从率和手卫生洗手合格率。结果管理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和无菌操作前等手卫生洗手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洗手合格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PDCA循环持续改进,有助于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以及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务人员 PDCA循环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彭州市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个乡镇及社区472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0.1%的调查对象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名词,10.4%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组成部分,38.1%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1+4”内容,30.1%和34.5%的调查对象会和可能会看了营养标签后影响购买计划。54.9%的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有偶尔参考营养标签。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食品标签是生产日期(56.4%),而最关注营养标签的仅占6.8%。最关注的产品是乳及乳制品(68.3%)。调查对象主要从电视(45.1%)和报刊杂志(44.7%)获得营养标签知识。结论调查对象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率和关注度仍需大大提高,并且应提高对营养标签真正含义的了解。针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应该从电视、书刊等途径来获得营养标签的知识,还应该更多的参与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大营养标签理念的灌输,使其成为广大群众的营养宣传好导师。

  • 标签: 医务人员 营养标签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由NICU医生和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展开前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由之前的医护人员洗手总执行力57.20%上升到75.4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性,同时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NICU 手卫生应从性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卫生监督人员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卫生监督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救治造成的严重的影响。为了强化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承担卫生监督职责,本文主要介绍卫生监督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具备能力,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升卫生监督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的提升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巨大的贡献。

  • 标签: 卫生监督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能力
  • 简介:摘要民营医院在我国的医学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由于民营医院的整体规模普遍不大,医院内部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发放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我国的民营医院医护人员流动性非常的严重。本文主要研究民营医院人员流动性强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 标签: 民营医院 医护人员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测量职业倦怠程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职称与个人成就感密切相关,人格解体与工龄密切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影响情绪耗竭的因素包括职称与工龄,影响人格解体的因素包括职称、月收入,引起成就感低的因素同样为月收入与职称。结论对职称、收入分配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或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职业倦怠情况,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应用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模式,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5.00%提高至96.11%,正确率从36.11%提高到95.12%。结论PDCA循环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态度,为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8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三种疼痛评分方法以及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了解一点和部分了解所占比例基本均在50%以上;227人(19.43%)未对入院患者进行疼痛的常规评估,240人(20.55%)所在科室未开展对疼痛患者采取疼痛的预防措施,116人(9.93%)所在科室未关注疼痛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对疼痛的评估、疼痛的镇痛、疼痛知识教育等方面发现,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疼痛知识 疼痛管理 态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其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自我防护管理,比较两组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对其实施自我防护强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普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从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普外科医护人员实施多项手卫生干预方法,随机对每年七月份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年来我院普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年升高(P<0.01);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年下降(P<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卫生时刻中,操作前(接触病人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环境后及摘手套后)的依从率分别为57.54%、67.4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而接触患者体液后依从率最高。结论我院普外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较好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本文对各项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并根据各方面因素进行防护对策。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去污区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