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分组治疗,从而探讨中西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进行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41%,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西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药联合 支气管哮喘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使用舒血宁及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值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

  • 标签: 脑梗死 舒血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联合治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脑梗塞患者,观察组132例(中西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128例,观察8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西药 治疗 脑梗塞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灌注疗法加中西治疗腱鞘炎疗效。

  • 标签: 灌注 中西药 腱鞘炎
  • 简介:中西医把感冒分为普通型感冒、流行型感冒、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理型感冒。不同原因引起的感冒症状大致相同,但有个别差异,用药差别较大。普通感冒一般选用对症治疗的解热镇痛药等,但要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要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流行型感冒可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内接种疫苗,一般只在重要未发病人群中使用,在秋季进行,一旦感染流感可选用复方金刚烷胺或抗病毒中药,另外要早期隔离及房间消毒。风寒型感冒应以发汗为主即辛温解表,早期喝姜汤即可,症状得不到缓解则选用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桂枝汤等,也可以洗桑拿,热水泡脚,多盖被子发汗。但忌用银翘解毒片和桑菊感冒片等药物。风热型感冒主要以辛凉解表,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三黄片、双黄连等。但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暑理型感冒,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若病人的肠道症状较重则不宜选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若体质较虚还可以选用补中益气丸。

  • 标签: 普通型感冒 流行型感冒 风寒型感冒 风热型感冒 暑理型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药物结合治疗对轻中度胃下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轻中度胃下垂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者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前十天肌酐0.6静点,加ATP20mg,每天三次,同时服用补中益气丸10g,每天三次,连用30天后复诊。治疗组患者给以生活指导及教患者鲤鱼打挺保健操。同时每天口服生血宁100mg,益精口服液20ml每天三次,连用30天,前10天加用磷酸肌酸钠0.5g,静点10天。结果治治疗组患者平均胃提高范围(6.6±1.2cm)显著高于对照组(2.7±0.9cm);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7%)显著高于对照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磷酸肌酸钠治疗轻中度胃下垂有较好作用,优于传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 要】在门诊中西用药的过程中,怎样通过合理的用药,对患者的慢阻肺病症产生有效的治疗,降低病症对患者机体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慢阻肺的病症治疗中,门诊中西用药的相关用药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提升对患者的病症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HSP选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同时治疗组皮疹、消化道、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有不良反应3例,并发症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和23.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凉血五根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探讨肝切除结合术后口服胆宁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肝切除术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胆宁片加熊去氧胆酸)60例,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组)50例,治疗时间为0,5a.观察2组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情况、症状缓解率、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2组时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改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2组相比在防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切除术后残留结石的功效无差异,但对减少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胆宁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外,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疗效相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 标签: 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龙胆泻肝汤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脑动脉硬化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导致各种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不适等,可归属中医学“眩晕”、“痴呆”等范畴。笔者在多年临床运用中医中药对其防治,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经验以总结、愿与同道讨论。

  • 标签: 脑动脉硬化 中西医防治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合用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84例病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通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 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 0.05), MMSE及 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MMSE及 BI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中西合用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效果较好。

  • 标签: 中西药合用 治疗 脑出血 恢复期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西联合应用处方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门诊中西联合应用处方不合理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225例,依据其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划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结果结论有36例患者中药注射剂和西药固体制剂联用致药物不反反应,占16%;有34例患者中药固体制剂与西药固体制剂联用致药物不反反应,占15.11%;有107例患者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联用致药物不反反应,占47.55%;有48例患者中药固体制剂与西药注射剂联用致药物不反反应,占21.33%。有107例患者为轻度药物不良反应,占47.55%;有61例患者为中度药物不良反应,占27.11%;有57例患者为重度药物不良反应,占13.33%。有79例患者<18岁,占35.11%;有35例患者18~60岁,占15.55%;有111例患者>60岁,占49.33%。结论中西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配伍不合理,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尖锐湿疣患者由除治疗人员和患者外的第三方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选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从基底部将疣体一次性去除。治疗组加中药清热解毒、除湿止痛、散血消肿,对照组加中药安慰剂。药物由治疗人员交给第三方,再由第三方分发给患者进行治疗。治疗14天为一疗程,共三疗程。对两组患者开始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49例中,治愈45例,治愈率91.84%,显效4例,有效率100.00%。对照组49例中,治愈24例,治愈率48.98%,显效12例,有效率73.4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结合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中药和西药属于不同的体系,中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和安全,西药则见效快,中西联合应用成为临床常见的用药模式。中西各有所长,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但若进行不合理的中西联用,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现象,严重的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分析了中西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中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