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撒哈拉沙漠探险营地的上空,一架飞机撞向了另一架飞机。这不是盟国飞机与德国飞机的空战,而是一对情敌间的报复阴谋。英国的探险家克里夫顿,发现自己的妻子凯瑟琳与匈牙利籍的历史学家阿尔马西有染,有意让自己的飞机在阿尔马西的头上坠落,撞死自己的情敌。可是,事与愿违,克里夫顿本人当场丧生,凯瑟琳受了重伤……上述场面,是美国电影《英国病人》中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感情冲突的白热化表现。那个阿尔马西就是后来以神秘面目出现的英国病人。

  • 标签: 《英国病人》 美国电影 人的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修复 理性
  • 简介: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研究中,杨周翰堪称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早年领衔主编《欧洲文学史》,对现代主义以前的欧洲文学有着总体的把握精当的描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他步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并开始发表中西比较文学方面的论文。但他的研究并没有受到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而是强调作为中国学者研究比较文学,一定要有中国人的灵魂,也即从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文学;此外,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诗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中,他也能自觉地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世界文学语境中考察研究。即使在对国别文学——英国文学的研究中,他也始终贯穿着一种比较的视野中国的理论视角。这些都是他能够赢得国际学界尊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纪念他并继承他留给我们的遗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杨周翰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的视野 中国的视角
  • 简介:<正>阿Q典型研究已经有七十年丰富曲折的历程,由于典型创造的深刻性独特性,由于典型研究的艰难性、长期性以及众多研究者探讨的热情,以致形成了热烈、持久的众说纷纷、相互辩难的局面;这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多见的,从而对于文学理论建设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 标签: 阿Q 精神胜利法 心理内涵 西方理论 心理学原理 生理
  • 简介:如果以1948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在《现代》杂志上的连载为标志,女性主义介入知识生产已经有60个年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要求投票权为主要目标的女性参政运动不同,波伏娃的《第二性》第一次从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等等方面检视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形成。

  • 标签: 女性主义 地理学 《第二性》 性别 《现代》杂志 知识生产
  • 简介:这个标题长了点,还有点绕。不过没办法,因为我们要说的是一本不寻常的书——杨显惠所著《定西孤儿院纪事》。这本沉甸甸的、但是并不很厚的书,提供的全是、也只是一些历史的细节。作者甚至没打算用这些细节去拼接出某种历史的全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我恐怕把握不了。”

  • 标签: 孤儿院 历史 纪事 定西 拼接 杨显惠
  • 简介:本文回顾了著名德国诗人里尔克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历程,并从独特的研究角度出发,结合丰富的史料,扼要评述了里尔克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状况。

  • 标签: 里尔克 中国文学和批评 德国文学
  • 简介:本文将结构主义谱系研究分为三种模式:法国模式、东欧一西欧模式、雅各布森模式,并以雅各布森模式为基础,探讨结构主义思想范式的出现与19世纪德国学术思想的广泛联系。

  • 标签: 结构主义 谱系研究 雅各布森模式
  • 简介:老舍赵清阁相识于1938年的武汉。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文协”的理事兼负责人,而赵清阁是老舍的秘书。两人因交往频繁而滋生了恋情。赵清阁既有男子的豪气,也有女性的温婉,她独特的气质深深吸引了老舍;而老舍的幽默、睿智、勤奋也给赵清阁留下很好的印象,两人因志趣相投而相互倾慕。不久,因战事吃紧,日军逐渐逼近武汉,国民政府下令疏散机关工作人员。

  • 标签: 赵清阁 老舍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凄婉 美好 进步知识分子
  • 简介:1920年代创刊于中国大连的《亚》被公认是体现了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特点的重要杂志,而同期创刊于广州的《铜锣》则被视为具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重要杂志,代表了日本1920年代广义上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另一个谱系。本文以《亚》《铜锣》为中心,从两者创刊时的历史语境、不同的都市背景,以及杂志中心人物安西冬卫与草野心平各自不同的越境体验等方面,论述日本现代主义诗歌与中国的至深关联。

  • 标签: 现代主义诗歌 大连 广州 安西冬卫 草野心平
  • 简介:读毕鲁原洋洋二十三万言的《当代小说美学》,我感觉到这部专著的理论框架,是建筑于两个支点之上,即“人学”“美学”,这两个尺度。这两个尺度又统一于一个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造的,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思想的伟大之处,就是把玄而又玄的美学问题回归到万物之灵长的人本身,从而得到一个革命性的正确的回答。正是由此出发,鲁原找到了建立他的理论体系的两个支点。从小说的内容构成来看,一部小说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物的际遇浮沉,是人物的行动史、性格史、心理史;从小说的形式风范来看,小说

  • 标签: 小说美学 当代小说 “人学” 美学观 万物之灵 改革文学
  • 简介:保罗周萍在各自扑朔迷离的两性关系背后都显现了变态"多余人"的性格特征,正是这样的性格导致了他们的悲剧人生,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但人们却往往会忽视了一点:先是环境影响性格。从家庭、社会视角横向比较保罗周萍各自所处的出生背景、社会生活环境宗教人文环境,将有助于揭示环境在造成他们性格变异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保罗 周萍 性格 环境比较
  • 简介:蓝怀昌,当代瑶族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自1971年开始文学创作,在近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上出版有长篇小说《波努河》、《魂断孤岛》、《一个死者的婚礼》、《北海狂潮》、《残月》五部,小说集《相思红》、《广西当代作家丛书·蓝怀昌卷》二部,诗集《蓝怀昌诗选》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云山朗月》(与冯艺合作)、《杨再勇——生命大境界》(与潘荣生合作)二部,

  • 标签: 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 创作论 当代作家 长篇报告文学 文学创作
  • 简介:孟子提出的'四端'良知、良能以明性善,成为宋明理学心性论的经典文献重要依据,对这些概念的不同理解诠释,不仅是理学、心学、气学等学派之分野,而且还是各学派内部思想深化发展的重要机缘。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以'良知'解'四端',并以良知学说确立其心学思想的主干。刘宗周以'良能'解'四端',打通了心学和气学。从王阳明到刘宗周,从以良知到以良能以诠释'四端',不仅在哲学上逐步精密地解决了道德情感、实践理想道德法则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对中晚明士人坐而论道风气心学狂禅末流具有纠偏补弊实践指导作用。

  • 标签: 王阳明 刘宗周 四端 良知 良能
  • 简介:目前,关于古元延安时期婚姻题材的木刻创作,特别是两幅《离婚诉》,已有多篇论文专题讨论。其中,王立民的论文对两幅作品所蕴含的形式语言及观念变化进行了解析;鲁明军则试图将两件作品纳入延安婚姻制度的框架进行审视,提出两件作品的先后创作源于当时婚姻制度及其实践所带来的家庭危机社会危机,体现为从强调“婚姻自由”向强调“家庭和睦”的转变;

  • 标签: 创作 离婚 艺术家 革命 性别 延安时期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戏曲政策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曾发挥巨大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党对戏曲政策更加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17日下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52号),“52号文件”为戏曲传承发展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此文件的出台,是继1951年“五五指示”以来的又一次从国家层面出台的专门针对戏曲发展的文件。

  • 标签: 戏曲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政策 民主革命时期 国务院办公厅 传承发展
  • 简介:毫无疑问,在池莉的小说创作中,《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三个中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三个小说已经成为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新写实小说的经典文本,所以论述新写实小说的文章,似乎都必须对它们有所提及;另一方面,这三个小说也标志着池莉个人写作生涯中的一次巨大变异,用池莉自己的话说,《烦恼人生》是她“觉得自己的脑子开了一窍,思想化成行动”写成的。“脑子开了一窍”的说法显得有些含混。从《写作的意义》一文中,我们可以找到池莉对“开窍”的解释:“我终于渐悟,

  • 标签: 烦恼人生 三部曲 成人仪式 新写实小说 主人公 王安忆
  • 简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创作在内容题材、艺术语言、文本结构、作品传播方式市场化运作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进取,创作质量艺术水平均有了较大提高,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开始形成具有新的时代精神、美学观念艺术创新意识的多样性美学风格。

  • 标签: 多样性发展 美学观念 影视创作 公安题材 当代 艺术语言
  • 简介: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以政治小说为主体的政治写作。他说:“政治小说之体,自泰西人始也。……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于是彼中辍学之子,黉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沦为之一变。彼美、英、德、法、奥、

  • 标签: 政治小说 现实精神 写作 张平 义理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