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整体康复训练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5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进行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整体康复训练,2组均进行8周的治疗训练。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踝关节采用星形平衡测试(SEBT)评估、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及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评分。结果:经8周训练后,2组SEBT8个方向平均距离、AOFAS总分及各分项分、CAIT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 标签: 下肢整体康复训练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言语和语言等评估及训练,有效地进行听觉训练,帮助其学习正确发音,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并延伸到家庭康复训练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现代信息技术 听障儿童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培智学校作为我国医教结合实施的重点场所,其相关教职人员对低年级儿童言语康复训练颇有心得。但因儿童的言语障碍境况不同,任课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实践教学思路,制定教学计划。本文从刺激儿童思想、感官及调动说话动力三方面进行念述,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标签: 培智学校 低年级儿童 言语康复训练 实践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营养补充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为主的综合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2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依据肺功能分轻、中、重、极重度,各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再分成对照组和综合管理组。对照组予劝导戒烟、疫苗接种、氧疗、规范药物使用等常规治疗,综合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营养补充、心理干预、肺康复训练操。1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上臂围、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等。结果综合管理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51.1±7.2)比(47.0±9.1)mmHg](1 mmHg=0.133 kPa);NRS2002评分[(1.1±1.1)比(2.2±1.0)分]、焦虑评分[(4.1±2.2)比(5.6±2.7)分]、抑郁评分[(4.1±2.0)比(5.5±2.6)分]、SGRQ总分[(36.8±20.8)比(48.6±19.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D显著长于对照组[(368.4±72.0)比(343.4±75.0)m](P<0.05);轻、中、重度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FEV1%预计值、FEV1/FVC、PaCO2、BMI、ALB、上臂围、mMRC及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干预、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的综合肺康复管理措施可降低慢阻肺患者的营养风险,改善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轻、中、重度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康复 营养疗法 心理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输血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病例系统回顾性纳入2019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THA)、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数据。对比初次THA及初次TKA患者的输血率及输血与未输血患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术期输血危险因素。主要观察指标是围术期输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 034例患者,2 072台初次THA及TKA;男705例,女1 329例;年龄(60±24)岁。其中初次单侧THA患者1 099例,同期双侧THA 38例;初次单侧TKA患者897例。在所有患者中,共有11例(0.54%)在围术期接受了红细胞悬液输注,平均输血量为(2.6±1.2)U;2例(0.09%)TKA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初次THA患者的平均输血率为0.79%(9/1 137),初次TKA患者的输血率为0.22%(2/897)。输血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较低(P=0.041),术前并存血液系统疾病的比例更高(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术前Hb未达标是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63,P=0.018)。结论在加速康复理念及现代血液管理策略的干预下,初次THA和TKA围术期输血率已显著降低;术前Hb水平达标应是围术期血液管理的重要门槛。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加速康复外科 异体输血 血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诊就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20例和试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组)23例。自2018年1至12月共收集43例。所有患者在就诊当天及治疗后2、4、8周各填写1次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种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3种量表在治疗后评分[试验组治疗后4周DHI(45.5±30.6)、ABC(86.9±12.4)、SAS(37.9±8.2);对照组治疗8周DHI(34.8±28.5)、SAS(35.7±7.9)]优于治疗前[试验组DHI(59.2±25.9)、ABC(79.7±16.7)、SAS(41.1±6.8);对照组DHI(55.2±20.5)、ABC(80.3±18.3)、SAS(41.9±9.1)]。每组治疗前后数据配对比较显示:试验组DHI和ABC评分在治疗后2周、SAS评分在治疗后4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DHI评分在治疗后4周、SAS评分在治疗后8周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评分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有好转。但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更早期地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庭疾病 康复 前庭外周性眩晕 眩晕残障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措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7年12月200例(259膝)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类风湿关节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于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1周进行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AROM)训练、平衡功能、步态训练及日常活动训练。根据术后膝关节残存屈曲挛缩角度,将患者分为轻度(≤15°)、中度(15°~30°)、重度(≥30°)3组。对比分析患者功能康复治疗前后的主动膝AROM及最大屈曲、伸直角度的改变情况,患者疼痛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比较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屈曲挛缩患者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本组男17例(20膝),女183例(239膝),年龄(57±13)岁,病程(16±10)年。与功能康复治疗前相比,患者出院时屈曲角度、伸直角度、AROM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分别为76°±12°比112°±9°、12.9°±10.2°比2.4°±4.6°、63°±15°比110°±10°和3.7±1.2比2.0±0.4,t=39.0、15.1、41.3、21.2,均P<0.01)。康复治疗后,轻度屈曲挛缩中178例(80.2%)膝关节可完全伸直,中重度屈曲挛缩中17例(45.9%)可完全伸直,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0.01),总体治愈率75.3%。141例患者(70.5%)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均经对症处理,但中重度贫血与轻度或无贫血患者相比,住院时间较长[(13±5)d比(11±5)d,t=2.2,P=0.028]。结论功能康复训练是纠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残留膝关节挛缩的重要手段,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独症患儿给予结构化教育以及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结构化教育,观察组增加家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ABC评分(68.41±3.36)分。观察组治疗后ABC评分(54.78±4.19)分。对照组ATEC评分行为(14.29±2.15)分,语言(13.94±2.13)分,感知觉(17.52±2.39)分,社交(13.10±2.08)分。观察组ATEC评分行为(10.12±1.05)分,语言(10.56±1.43)分,感知觉(11.83±1.62)分,社交(9.97±1.16)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给予家庭康复训练以及结构化教育,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改善康复效果,减轻患儿家庭的压力,具有更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孤独症 结构化教育 家庭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建设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快速通道,分析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前,即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转入了ICU(非快速通道ICU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危险因素。参考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实际,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ICU快速通道的转入标准。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满足快速通道转入标准,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通道ICU组)纳入研究,与快速通道建设前转入ICU的患者(非快速通道ICU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OR=4.260,95%CI:1.157~15.683,P=0.029)、院前时间≥48 h(OR=4.301,95%CI:1.212~15.266,P=0.024)、入院检查血红蛋白(Hb)<90 g/L(OR=7.979,95%CI:1.936~32.889,P=0.004)及合并冠心病(OR=6.063,95%CI:1.695~21.693,P=0.006)是快速通道实施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快速通道建设前后两组转入ICU患者的基线资料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入院时Hb浓度和院前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合并症数目方面,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显著高于非快速通道ICU组(Z=-1.995,P=0.046)。与非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相比,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在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长均显著缩短(Z=-2.121、-2.726、-3.130,均P<0.05),快速通道ICU组患者所需会诊数目及在ICU治疗时间≥2晚的患者比例也显著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在再次ICU转科率、会诊数目≥4个的患者比例、手术时长、总住院费用及在院、术后1个月和3个月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CU快速通道有助于缩短老年髋部骨折高危患者的术前、术后和住院时间,是基于多学科协作,ERAS理念具体应用的一种有效模式。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加速康复外科 重症监护 快速通道
  • 简介: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磨损和变性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的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物理治疗 康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实施特殊教育统和+康复医疗对其智力与预后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7年02月至2020年02月时间段收治的60例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30例参照组(常规教育)和30例研究组(特殊教育统和+康复医疗),比对2组患儿干预前后临床变化情况。 结果:经不同方式干预前2组生活能力与智力评分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能力、智力评分、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对比,均显著偏高,(p<0.05)。 结论:将特殊教育统和+康复医疗应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能改善患儿智力与生活能力,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特殊教育统和 康复医疗 智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联体在胸痛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医院)经PCI术后患者91例,根据其术后有无参与医联体运动康复管理分为运动康复组(54例)及对照组(37例)。观察两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术后1、3个月的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运动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脂达标率(74.1%比5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患者1个月后在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这7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在RP、GH、VT、SF、RE、MH这6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的得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管理有助于胸痛中心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可考虑探索推广。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医联体 胸痛中心 运动康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7至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男31例,女61例,年龄(75±6)岁。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围手术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术后1和3个月分别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两组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数据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48 h内手术率高(χ2=17.781,P<0.01)、住院时间短(Z=-4.987,P<0.01)、总体花费少(Z=-4.315,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1%比14.9%与86.7%比95.7%,χ2=3.432、1.380,均P>0.05)。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t=4.458,P<0.01),术后3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6,P=0.146)。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3、1.227,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医疗费用,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是一所拥有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附属医院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运行“一校两附院”的工作体制,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文章结合学校及附院实际,分析当前党委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一校两附院”体制下的医卫类高职院校统战工作创新方法,着力构建大统战格局,推动“一校两附院”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画好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最大同心圆。

  • 标签: 大统战格局 统战工作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组(A组)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术毕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ICA),A组镇痛泵配方: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8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组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5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18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4、8、24、48 h(T1、T2、T3、T4)静息痛和活动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患者补救镇痛次数、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在T3、T4时点采用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于T1、T2、T3和T4时静息和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次数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32±6)h,早于B组的(4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7 P<0.01)。A组患者在T3和T4时点QoR-40量表评分为(185.8±2.5)和(194.8±1.9)分,高于B组患者的(170.7±2.7)和(183.6±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78、25.025,均P<0.01)。A组患者术后48 h内恶心、干呕/呕吐、呼吸抑制和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10%、6%、2%、2%,均低于B组的32%、20%、1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94、4.322、4.891、5.983,均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或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均可为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酒石酸布托啡诺较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布托啡诺 镇痛 腹腔镜 肾切除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指导控制性降压对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麻醉科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0):rSO2指导术中控制性降压组(A组)和对照组(C组)。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程监测rSO2,七氟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并行控制性降压,必要时使用硝普钠+艾司洛尔。A组行控制性降压的同时,以rSO2维持于64±3之内或rSO2下降≤基础值10%及术野渗血量适度减少为目标。C组行常规麻醉管理,以平均动脉压(MAP)降低程度≥基础值30%及术野渗血量适度减少为目标。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毕尿量,术后低体温、谵妄、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A组、C组出血量分别为(589±157)、(764±213)ml,术毕尿量分别为(778±121)、(1 079±23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20、-8.712,均P<0.05)。A组术后低体温、谵妄、寒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6.7%、18.3%、10.0%、21.7%,C组分别为45.0%、36.7%、25.0%、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5.057、4.675、4.728,均P<0.05)。A组PA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6±9)min、(217±66)ml、(17.8±2.8)h、(7.2±2.7)d,C组分别为(63±11)min、(289±81)ml、(22.3±4.1)h、(8.2±2.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9、-5.334、-7.000、-2.031,均P<0.05)。结论rSO2监测指导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人 谵妄 降压,控制性 脑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在校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普通班级就读过程中的筛查、评估、转介、干预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并总结出一套包含学校管理层、普通教师团队、特教教师团队、心理教师团队、家长等在内的行之有效的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为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在校就读的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为普通班级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供了更专业的措施、为家长提供了更安心有力的支持、为学校管理层工作的展开铺开了更平坦的道路。

  • 标签: 情绪与行为障碍 正向行为支持 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