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那个飞着燕子的乌衣巷都一直在我的梦里文德桥上江南女子缓缓走过水边那一簇簇跟树一样粗壮的夹竹桃

  • 标签: 秦淮河 金陵 乌衣巷 夹竹桃
  • 简介:机电工程学院是金陵科技学院一个建制早、基础扎实、各项管理规范、教学条件优良的综合性工科二级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楼宇智能系、汽车工程系等4个系。1980年开始创办机械制造本科专业,先后开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测试技术”、“现代汽车技术与营销”、“现代制冷技术与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12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 标签: 机电工程 科技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简介 金陵 现代汽车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引言晚明的董其昌是著名的文人画家、绘画理论家和美术鉴赏家。他的绘画理论特别是他倡导的"南北宗"论对以后的艺术、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几乎成为以后三百年来绘画的主流。但由于他思想的复杂性致使其绘画理论存在着诸多矛盾,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正

  • 标签: 明金陵 明暗说 晚明
  • 简介:孙明经(1911-1992),民国非剧情电影的集大成者、著名教育电影家、电影教育家,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曾一度站在历史的最前沿,又一度被历史湮灭.近些年来,孙明经在影视史上的功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后人研究,但他的一些人生履历却还鲜为人知,而有些说法也似是而非,有做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 标签: 大学履历 孙明金陵 履历考
  • 简介:读《秦可卿》的始终,似有一朵盛怒后凋零的昙花一直悬于心头,绽放着它的美丽,诉说着一种幸福的哀婉。如果说昙花是一朵蕴着神秘的花,那么生命历程似昙花一样美丽却又短暂的秦可卿的一生,也是最神秘的,最美丽和最可悲的。序幕一拉开,小可卿就带着她的神秘来到了这个世界。她是由一辆破车,由一位胡子拉碴身着黑衣的神秘人物

  • 标签: 凋零昙花 十二钗秦可卿 大话金陵
  • 简介:摘要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表现力上都相当丰富,既能表现出与人打斗时激烈的武侠情景,又可以表现出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更能表达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因此琵琶配乐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 标签: 琵琶配乐 《金陵十三钗》 电影 应用
  • 简介:20世纪中国画坛的变革风云激荡,其间,六个地域性画派的形成与活跃,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是:前半叶的岭南派、后海派和京派,后半叶的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和新浙派。而艺术大师傅抱石,就是新金陵画派的开创者和核心灵魂。鉴于有关专门研究的缺失,笔者广搜史料,分析综合,略呈管见。一则为澄清种种误传与误识,有助于对傅抱石做出更全面的历史定位:二则借以阐述抱石精神的现实意义,为推动中国画的开拓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迪。

  • 标签: 傅抱石 “新金陵画派” 中国画 艺术精神 创新意识 艺术观念
  • 简介:1998年2.16新学期开学,学生报到选课。从97年秋季学期开始,孙美慈、田童心、高英、王芃四位同工相继来本院任教。其中高英同工兼任院牧及学生工作,同时也兼图书馆工作,王芃同工兼图书馆工作,田童心同工主要在文字室工作。

  • 标签: 图书馆工作 神学院 副院长 中国基督教 江苏省 宗教
  • 简介:灾难深重的故事背景也许更能成就一部厚重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关键是如伺叙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也是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主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金》)再一次选择这场民族伤痛作为叙事的背景,

  • 标签: 叙事心理治疗 电影叙事 金陵 “南京大屠杀” 1937年 故事背景
  • 简介:金陵大报恩寺为明代南京的三大刹之一,寺内的琉璃塔又是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奇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旅游、宗教等事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已启动了在原遗址上重建该寺、塔的工程。因此,理清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也是必须从事的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是依据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谈谈它的历史渊源问题。一是大报恩寺与塔的最早渊源,即阿育王塔,长干寺的始建年代.兼及长干寺与建初寺的关系问题;二是长于寺的废弃时间与宋代天禧寺在其旧址上重建的问题;三是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天禧寺及舍利塔作为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基础问题。

  • 标签: 历史渊源 琉璃塔 报恩 金陵 文化内涵 世界范围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从郭沫若先生的后人手中流出一本明末清初书法家宋曹的《重入金陵诗》册页。该册页是宋曹书写的自作诗17首,他于诗中将亲眼目睹的明清易鼎后南京的变化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同时,其书法浑厚凝重而又挥洒自如,拙朴稚涩而又超逸隽美,雄健刚劲而又萧散雅致,格调不凡,与诗文在审美和这意抒情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与和谐。

  • 标签: 清初 宋曹 重入金陵诗 书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