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研究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本文随机选取靖江市马桥镇若干村落2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与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护理需等情况开展调查。数据显示200名老年人中患病人数134名(67%),患1种疾病的老人77名(38.5%),患2种及以上疾病的老人57名(28.5%)。前6位高发疾病分别为白内障(47%)、高血压25.5%)、慢性支气管炎(6.5%)、糖尿病(5%)、胃病(4.5%)、风湿性关节炎(2.5%)。200名农村老人,可完全自理人数169名(84.5%)、部分自理人数28名(14%)、不能自理人数3名(1.5%)。90%以上的农村老人不知道社区护理、家庭病床、康复指导、日间护理中心、临终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分析易知,农村老人的护理服务利用率普遍较低,开展多种形态的社区护理服务,预防和控制老年疾病的发生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与财政支出,均对提高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农村 老人 生活质量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60例,利用健康状况调查表和自我效能表展开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分级低水平为主,其次是中水平、高水平人数较少。。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提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对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的脑卒中患者163例,并合并他们的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生活质量简表以及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生活负担量表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对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照顾者负担量表分析,发现对于照顾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对患者的照护工作,这会对照顾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情况对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呈正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照护工作会对家庭主要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压力,特别是患者的健康质量和心理情况对照护者的心理与健康产生着直接性的影响,直接决定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照护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反过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生存质量 照顾者 生存质量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情绪、生活质量以及两者直接的关系。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对64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随着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多有焦虑情绪、生活质量下降,帮助解除心理障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癌症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用问卷式调查、分析心理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中、重度疼痛对身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性疼痛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共2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鼻咽癌放疗护理方法和传统的卫生宣教,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鼻咽癌放疗护理的基础上,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还采取了全程健康教育。全程健康教育主要是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后而制定出的健康指导方案,即通过个人面对面指导、媒体知识宣传、座谈会教育以及教育处方发放等方法,在放疗前、放疗中和出院后展开健康教育。结果导入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达到89.09%,而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仅为65.4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医院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咽癌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是否充分(URR≥70%、Kt/V≥1.2)将100例MHD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A组,n=50)和透析不充分组(B组,n=50)。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结果A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SF-36总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等睡眠质量方面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结论MHD患者透析充分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总结社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制定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17年免费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968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对策。结果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依赖126例,检出率13%。轻度依赖68例;中度依赖39例;重度依赖19例。结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人数增加,所以在社区开展老年人定期体检评估生活自理能力并制定社区健康管理措施是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对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生活习惯与血压控制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得到控制的有53例,整体控制率达到53.00%;年龄越大血压控制率越高,男性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低于女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经常饮酒、摄盐量偏重、体重未控制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血压控制效果,应加强健康生活知识教育,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

  • 标签: 高血压 生活习惯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0月院16例行安宁疗护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16例行常规护理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中应用安宁疗护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晚期 癌症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中医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高于常规护理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干预后肺功能测定结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此类患者的肺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癌 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病健康教育干预,到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填写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从健康教育前的29.39%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75.38%(P<0.05);患者血压控制率从健康教育干预前的30.73%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50.57%(P<0.05);吸烟、饮酒以及不合理饮食的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体能影响(RP)、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活动(SF)、心理健康(MH)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是控制老年高血压、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和讨论麻杏石甘汤(农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9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儿,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农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除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两组患儿在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咯痰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对比上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外感咳嗽给予麻杏石甘汤(农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小儿外感咳嗽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农本方 穴位贴敷 小儿外感咳嗽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评定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军校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UPI对某军校161名大二科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员占48.4%,其中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为3.1%;学员抑郁和偏执的心理现象比较突出。结论军事院校应高度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军校 大二本科生 心理健康 调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对照组(n=44,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4,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起到促进的作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一体化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为低浓度组(36例)、中浓度组(28例)、高浓度组(26例)。对比3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状况、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比3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率,高浓度组都低于低浓度组、中浓度组(P<0.05)。对比3组麻醉效果,高浓度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短;对比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高浓度组则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长(P<0.05)。对比3组不良反应状况,高浓度组不良反应率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高(P>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运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执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浓度的增加麻醉起效时间会随变短,镇痛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都会变长,不良反应机率上升,需依据病人实际病况,选择恰当罗哌卡因的浓度。

  • 标签: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引导式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康复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引导式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应用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评测,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开展引导式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髋部骨折 康复锻炼 依从性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35例的超声组于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丛阻滞麻醉,35例的传统组在传统方法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对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超声组总有效率是97.1%,与传统组的80.0%比对明显较高,且超声组VAS评分明显较传统组低,(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疼痛较轻,推荐选用。

  • 标签: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腰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152例,根据使用罗哌卡因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n=51)、B(n=51)、C(n=50),三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0.4%、0.5%,比较注入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注药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麻醉效果比较,C组与A组比较,各神经的麻醉率均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C组与A相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较短,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长,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罗哌卡因浓度在0.3%—0.5%之间时,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而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会随之延长。

  • 标签: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