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仰卧拔伸手法结合牵引治疗颈和神经根颈椎病。方法:对86名颈和神经根颈椎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仰卧拔伸手法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治疗。结果: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将颈椎牵引与仰卧拔伸手法结合治疗颈和神经根颈椎病,能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及钩椎关节,具有操作方便,疗效满意,安全可靠等优点。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仰卧拔伸手法 牵引治疗 颈型 颈椎病患者 神经根颈椎病
  • 简介:目的探讨95°角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T或Y骨折的手术治疗途径及疗效。方法准确整复骨折后用2枚克氏针和辅助钢板维持,确定刃板(即髁钢板的短臂)击入点后固定95°股骨髁钢板,用1枚骨栓进一步加压固定双髁。结果对28例病人经4个月~6年的术后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功能优良率达85.7%。结论该术式骨折对位准确,内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T或Y骨折的理想术式与方法。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T型骨折 Y型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气虚肝郁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2021.1-2022.12之间收治的气虚肝郁宫颈高危HPV阳性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中药组(30例,采用扶正疏肝方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和中西药结合组(30例,采用扶正疏肝方结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分别观察停药3个月和9个月时宫颈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停药三个月、九个月的HPV转阴情况明显好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气虚肝郁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扶正疏肝方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 气虚肝郁型宫颈高危型HPV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成人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影像学分系统并进行可信度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32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97例,女35例;年龄18~82岁[(57.4±17.8)岁]。根据颈脊髓是否存在受压及致压物来源、是否存在椎间盘韧带复合体(DLC)损伤等因素建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影像学分系统,进一步分析各型病例数、年龄及致伤原因。另收集24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由未参与该分系统制定的骨科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影像学分评估,计算Kappa系数对该分进行可信度评价。结果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影像学分系统分为Ⅰ~Ⅳ:Ⅰ为脊髓存在明显受压,致压因素主要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和(或)颈椎管狭窄等基础病理改变;Ⅱ为脊髓存在明显受压,致压因素主要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和(或)硬膜外血肿;Ⅲ为脊髓不存在明显受压,但存在明确的DLC损伤征象;Ⅳ为脊髓不存在明显受压,且不伴或仅存在可疑DLC损伤征象。其中Ⅰ、Ⅱ可同时伴或不伴DLC损伤。Ⅰ 83例(62.9%),年龄(62.2±15.7)岁,以跌倒伤(37例,44.6%)为主,其次为交通伤(31例,37.3%)。Ⅱ17例(12.9%),年龄(55.8±13.4)岁,以交通伤(9例,52.9%)和坠落伤(5例,29.4%)多见。Ⅲ24例(18.2%),年龄(53.6±16.3)岁,以坠落伤(9例,37.5%)和交通伤(8例,33.3%)多见。Ⅳ8例(6.1%),年龄(37.4±11.6)岁,以交通伤(4例,50.0%)和运动伤(3例,37.5%)多见。分可信度评估显示不同观察者之间患者分相同百分比为79.2%~87.5%,平均81.2%;Kappa系数为0.691~0.866,平均0.789,可信度为基本可信(0.61~0.80)。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影像学分系统可信度高,各型年龄分布及致伤原因的差异性提示该分系统对成人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分类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 标签: 颈椎 脊髓损伤 影像学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猪链球菌2(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的分子分特征。方法对浙江省2005年1月至2021年7月29株散发SS2人源分离株进行基因分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多位点序列分(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以及最小核心基因组(minimum core genome,MCG)群方法,分别进行分检测。结果29株菌株经PFGE得到10种PFGE图谱带型,3个主要分支簇群,其中21株(72.41%)被分成2个主要分支群,8株(27.59%)呈遗传多样性,相似性为49.7%~94.7%。29株菌株经MLST得到3种序列,其中ST725株(86.21%),ST13株(10.34%),ST251株(3.45%)。29株菌株得到3个MCG基因,其中E12株(41.38%),Group116株(55.17%),Group41株(3.45%)。结论浙江省SS2主要流行两大克隆群高致病株,少数菌株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遗传变异,进化分析呈遗传多样性。

  • 标签: 猪链球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散发人源分离株 分子分型 电泳,凝胶,脉冲场 最小核心基因组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应用高校"双师"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方法整体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2月。采用文献研究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初步形成应用高校"双师"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及其3所直属附属医院的护理专家共20名为函询对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2轮函询。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5、0.84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6、0.243。最终形成的应用高校"双师"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5个维度23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应用高校"双师"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指标明确,可作为学校和医院教育及管理者培养、考核及评价护理教师的量化参考依据。

  • 标签: 应用型高校 双师型 护理教师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角青光眼临床分诊治的效果。方法:撷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42例闭角青光眼患者,按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均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关检查,实验组施行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参照组施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情况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闭角青光眼患者接受诊治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浅前房发生率、改善滤过泡形成情况。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分型 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是国内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国内报道尚少,发病率低,但是一旦发生往往恶性程度较高。国外相关研究较多,国内医师对于此种疾病的鉴别及相关治疗认识尚未完全清晰,本文根据相关研究进展对多发性内分泌腺瘤进行了综述,对疾病相关的诊断、治疗等进行了阐述,提高临床工作者对于其认识。

  • 标签: 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MEN2A 甲状腺髓样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阴阳两虚2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阴阳两虚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予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FBG、2hBG、HbA1c均有下降(均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中药治疗阴阳两虚2糖尿病安全有效。

  • 标签: 胰岛素 中药 阴阳两虚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做功指数(MPI)与杓、非杓高血压患者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9月来本院就诊且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7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随机分成杓组和非杓组,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MPI。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非杓组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杓组(P〈0.05),非杓组的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和MPI也明显高于杓组;构型组的射血时间明显高于非杓组(P〈0.05)。结论MPI对非杓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MPI可以用于非杓高血压且伴随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早期诊断,为更广泛的应用和预防心血管事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心肌做功指数 杓型 非杓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特点以及年龄、病程、脂代谢等其他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9例2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中医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辨证分,并对不同证与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代谢、脂代谢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医辨证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其他依次为阴阳两虚,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性。病程5年以上兼有血瘀证表现者高于5年以下者;湿热困脾证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阴虚热盛证TC、TG和LDL-c与气阴两虚证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胰岛素抵抗者以气阴两虚证为居多。结论2糖尿病患者锁着病程的延长,中医辨证逐渐由阴虚热盛、湿热困脾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转变,并且会兼有血瘀。此外2糖尿病中医辨证分与多项临床常规检查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对中医辨证客观化对中医辨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医辨证分型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与椎动脉颈椎病中医共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两颈椎病中医用药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中药共计159味,使用频次2842味次;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文献的常用中药共计175味,共使用频次2755味次。两共同所用药物种类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运用最多;所用药味以甘、辛、苦为主;所用药性以温、平、寒为主;两归经以肝、脾为主。结论两均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外邪侵袭及瘀血阻滞,或伴慢性劳损、外伤为标。临床以补益药(当归、白芍、甘草、黄芪)、活血化瘀药(川芎、红花、丹参)、解表药(葛根、桂枝)治疗为主。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个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家系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筛查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2017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家系,完善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测,应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其致病基因,并在家系内和正常人群中筛查候选突变。结果该家系共有4例患者。先证者男性,25岁,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上肢远端较早受累且上肢受累严重,不伴有明显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伴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未见异常。先证者外公、舅舅和表弟有类似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表现。靶向测序发现先证者存在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其母亲及患病舅舅和表弟存在此突变,家系内其他正常人及300名正常对照者均不携带此变异。该突变为新发突变,在dbSNP、ExAC和 1000G数据库中均未有报道。结论首次在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病V家系中发现GARS基因c.880G>A(p.G294R)突变,扩大了GARS基因突变致病谱。

  • 标签: 遗传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 GARS基因 基因突变 腓骨肌萎缩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纯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心内科2018年10月确诊的1个HoFH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共20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并在家系内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家系成员杂合突变携带者和未携带者的基因与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为7岁10月龄男性患儿,生后尾骨处皮肤可见圆形绿豆大小黄色皮肤突起,3~4岁起双侧肘关节、膝关节及跟腱处皮肤逐渐出现直径0.5~1.5 cm的黄色瘤样结节,患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同。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皮肤黄瘤。患儿总胆固醇(TC)18.16~21.2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08~15.51 mmol/L,颈部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弥漫性硬化斑块,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基因检测确定了先证者LDLR基因携带c.418G>A(p.E140K)纯合突变,分别遗传自患儿父母,二人为近亲结婚,均携带LDLR-E140K基因杂合突变。家系中携带LDLR-E140K基因杂合突变成员TC、LDL-C和载脂蛋白B分别为(8.40±0.13)、(6.79±0.01)、(1.95±0.05)mmol/L,明显高于未携带者[(4.59±0.28)、(3.35±0.39)、(0.86±0.10)mmol/L,t=7.269、4.595、6.311,P均<0.05]。结论LDLR-E140K基因纯合突变致儿童HoFH,携带纯合突变的先证者临床表型最严重,携带杂合突变的家系成员均有高胆固醇血症表型,LDLR-E140K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致病性变异。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各证与冠心病预测因子血清ADPN、AS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0例2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及血清ADPN、ASP的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痰湿阻遏、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血瘀脉络、脾肾阳虚和其他证的病例数分别为105、84、34、39、12、16,血瘀脉络患者ADPN最低(P<0.05,或P<0.01),血瘀脉络、痰湿遏阻2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ASP最高(P<0.05,或P<0.01)。结论2糖尿病血脂异常以痰湿阻遏和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血瘀脉络、痰湿阻遏患者发展为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 冠心病 中医证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圆锥脂肪瘤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分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圆锥脂肪瘤TC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个月-48岁。并按Arai法分。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椎管内脂肪瘤切除手术,对于皮下脂肪瘤酌情作部分切除。平均随访3.2年。结果术中所见与术前MRI表现相同。脊髓尾侧及脊髓背侧16例,混合2例患者完全松解栓系;5例混合及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者行大部分切除。术后6例患者Hoffman分级明显改善。1例混合脂肪瘤患者症状加重。4例肢体乏力明显改善,其中3例为脊髓尾侧患者,1例为复合患者;2例为小便失禁明显改善,1例为脊髓尾侧,1例为混合患者,小便失禁的病程均〈6个月。术后2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混合及1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脂肪瘤患者发生再栓系。结论合理的分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及患者预后;保留部分皮下脂肪瘤有利于防治脑脊液漏;病理类型复杂者容易发生再栓系,但可通过扩大硬膜囊、高分子材料修补防治;术后症状改善因病理类型不同而异,病理类型简单,病程短的患者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良好。

  • 标签: 神经管缺损 脂肪瘤 诊断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