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团队经多年攻关,在近红外荧光寿命活体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表明,肿瘤疾病将有望通过无创的近红外荧光寿命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而不再需要通过手术切片来确诊。

  • 标签: 肿瘤疾病 确诊 拍照 荧光寿命 大学化学 活体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CT与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疾病检出率。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超声检查检出率为68.29%,CT检查检出率为75.61%,MRI检出率为82.93%,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技术对肾上腺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以MRI确诊率最高,但实践过程中,可结合多种诊断方法进行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超声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卵巢肿瘤的主要发病类型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62例老年妇女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32例接受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接受次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7例患者接受肿瘤减灭术治疗,20例患者接受单纯附件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合并肝硬化,患者家属放弃接受进一步治疗,只接受盆腔肿块穿刺活检术治疗,考虑其病情为低分化腺癌。结论卵巢肿瘤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并不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确诊时以发展到晚期,若老年妇女发生腹痛、腹胀且原因不明,在将消化系统疾病排除后,则需开展进一步妇科检查。

  • 标签: 老年妇女 卵巢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而在生病期间,患者的饮食更是头—等大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治疗各个时期的饮食调理方案。化疗期.在化疗期间,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较大,饮食原则是少食多餐,觉得胃肠道症状好一点的话,可以进食一些可口清淡的饮食。中医学有“糜粥自养”之说,如姜丝肉糜青菜粥、鸡肉小米粥、青菜肉丝面等,在不刺激胃肠道的同时,满足人体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辛辣油腻。如果反应较大,则不必强行进食。

  • 标签: 饮食调理 肿瘤患者 胃肠道反应 化疗期间 胃肠道症状 生病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观察化疗临床治疗在肿瘤内科癌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内科癌症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化疗临床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化疗临床治疗模式运用于肿瘤内科癌症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化疗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临床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肿瘤内科癌症 患者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食道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和心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录的食道肿瘤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出特殊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食道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包括术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心理疏导、术后注意事项指导等,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质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食道瘤 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通过了解护理人文关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得出其重要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护士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护理水平。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人文关怀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TURB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2.50%,显低于常规组的17.50%(P<0.05)。实验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膀胱痉挛、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继发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应用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CO2介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传统水介导TURBT对膀胱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52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8例):以CO2气体为介质行TURBT;B组(24例):行传统TURBT,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用水量、[JP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肿瘤复发率等。结果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7(8~35)min、术中微量出血(未精确计算)、[JP]术中平均用水量807.7(500~1000)ml、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4~7)d。术后病理:尿路上皮细胞癌26例,乳头状肿瘤2例。随访12~36个月,肿瘤复发3例。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0(15~40)min、术中少量出血(未精确计算)、术中平均用水量13500(6000~18000)ml、术中1例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膀胱穿孔(轻微,未更改手术方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2(4~10)d。术后病理:尿路上皮细胞癌22例,乳头状肿瘤1例,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1例。随访12~36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与传统TURBT相比,CO2为介质的TURBT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视野清晰,用水量少,可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二氧化碳 气膀胱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TNFSF15)可以在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探寻TNFSF15在乳腺癌、肺癌、泌尿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 标签: TNFSF15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化疗患者应用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3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根据化疗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出现感染、静脉炎、渗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可以有效的将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情况减少,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肿瘤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专科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29例行TURBT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9例行PKRBT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9.67±5.87)ml及手术时间(30.01±6.19)min、尿管留置时间(2.86±1.02)d、住院时间(5.68±1.9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5.34±10.32)ml、(76.45±12.32)min、(4.61±1.43)d、(10.99±2.38)d(P<0.05);②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8%(P<0.05);③实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相较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在膀胱肿瘤治疗中,安全性更高,预后恢复更快,复发风险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以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所选患者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10例患者行以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手术组12例患者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20例发现肿块,7例存在乳头凹陷现象,2例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手术组治愈率为100%,保守组治愈率为81.82%,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经过为期18个月的随访发现,保守组疾病复发率为22.73%,手术组疾病复发率为0%,手术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以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区段切除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导管周围乳腺炎2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9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认,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者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治疗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经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导管周围乳腺炎的患者病理诊断以乳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的特点为主要表现,而肉芽肿性乳腺炎则多以小叶为中心,叶内合并多种炎细胞浸润的特征为主要表现病变。两种不同类型的患者经临床处理均痊愈,无1例进行乳房全切。结论对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要以病理诊断为鉴别依据,并给予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导管周围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临床鉴别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选择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各49例,观察组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为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及康复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8.16%、复发率4.08%与对照组6.12%、2.0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相比,乳腺癌保乳术可减少术中损害和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且不会增加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 简介:目的:总结保留乳头乳晕的单孔腔镜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美容效果、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评估单孔腔镜皮下乳腺切除术术后3个月的美容效果评分,总结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手术切口2.5~5.0cm,平均(3.8±0.8)cm。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9~12分,平均(11.0±1.0)分:其中非常满意5例(41.7%),比较满意7例(58.3%)。术后无乳头乳晕坏死、皮瓣坏死、血肿、感染、积液、假体植入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单孔腔镜皮下乳腺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切口短,且小切口隐藏在上臂能遮挡的部位,术后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均在可接受范围。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皮下 内窥镜检查 单孔 保留乳头乳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