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4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心电图变化28例出现梗死型Q波,8例无明显ST段抬高,6例无梗死波形,ST-T出现变化;下壁为最多见的梗死部位,其余分别为前壁、前间壁以及广泛前壁;共出现22例误诊,总误诊率为52.4%。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为及早诊断,可采取实验室、心电图联合检查法进行诊断;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死 诊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例不典型神经型布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结果5例病例的年龄范围为4 ~ 69岁,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4例有明确的羊接触史。5例病例血清布病抗体均为阳性,3例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4例腰穿脑脊液(CSF)检查颅内压升高,5例细菌涂片及结核菌培养均为阴性。经磁共振(MRI)检查,2例颅内异常高信号,其中1例异常部位为双侧额顶叶及右侧颞枕叶,表现为长T1、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另1例异常部位为双侧放射冠-内囊后肢-双侧大脑脚,表现为连续T2、FLAIR稍高信号。1例脊髓信号异常,表现为C2-3间盘水平椎管内脊髓右侧见小斑片样长T2信号。1例肌电图检查异常。5例病例中,2例诊断为布病性脑炎,1例诊断为布病性脊髓炎,1例诊断为布病性舌咽神经损害,1例诊断为布病性脑脊髓神经病。5例病例均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及头孢曲松3种药物联合治疗,有3例预后良好。结论不典型神经型布病临床表现多样,应加强临床医生对其的认知,减少漏诊及误诊。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再孕疤痕子宫晚期破裂临床特点,降低疤痕子宫破裂漏诊率。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人数4489人,顺产3351人,剖宫产1138人,剖宫产率26.35%,疤痕子宫剖宫产149人,占剖宫产比例13.9%,发生不典型剖宫再孕晚期疤痕子宫破裂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例均为术中诊断不全子宫破裂,术前均无下腹压痛及病理性缩复环体征,患者文化水平低,职业均为农民,孕期保健意识差,本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间不满2年5例,满5年1例,满8年1例,术中出血为200-400ml,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7例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剖宫再孕疤痕子宫破裂与前次剖宫产时间有相关性,该类人群对剖宫产再孕危险性认识不足,漏诊率高,产科医生要提高对不典型疤痕子宫破裂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标签: 剖宫再孕 疤痕子宫 不完全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应用CT进行临床诊断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5月~2014年05月期间,在我院内科进行就诊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3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并就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30例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后,其CT检查的准确率(70.0%)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准确率(43.3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表现主要有四种,即结节肿块型12例,节段肺叶实变型9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型2例,栗性病变型4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型3例。结论采用CT检查方法对不典型肺结核进行临床诊断,其确诊率较高,但影像表现的种类较多,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其他检验化验方法进行共同确诊。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CT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VOLUSON730PhilipsIE22超声仪器探头频率为3.5-10MHz,对4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肿大阑尾,部分病例仅见阑尾轻微肿大,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右下腹腔少量积液,或部分肠管轻度扩张,32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率82%。结论超声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典型 急性阑尾炎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对7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救治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医院内科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经临床确诊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及误诊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该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初期误诊率占36.84%。确诊后经相应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或转上级医院68例,抢救成功率89.47%,病死率10.52%。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进行动态追踪,结合多项指标进行最终判断,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救治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诊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月6月期间收治的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在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对比、早剖分型、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以及B超检查等方面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不典型胎盘早诊断、早处理,可有效改善母婴状况,降低孕婴病死率。

  • 标签: 不典型胎盘早剥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误诊为肺炎的原因,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误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66例患者均有咳痰、咳嗽、发热等症状入院,且均误诊为肺炎,误诊时间4~9天,入院后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此后有60例患者经多次痰结核菌涂片检查提示抗酸杆菌(+++),确诊为肺结核,余下16例患者,经痰结核菌涂片提示抗酸杆菌(-),再进一步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刷检后,确诊为肺结核。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结果均不典型,如果无法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则需要进行痰结核杆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若治疗结果仍不乐观,则需要进行有创检查,进一步对疾病的诊断进行明确。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肺炎 原因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我科收治31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初诊12例误诊,经过进一步完善检查后确诊,28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治愈率90.3%。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易误诊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临床医师要掌握心肌梗死的典型不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相应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其产期存在临床体征与否分为典型胎盘早剥(典型组)和不典型胎盘早剥(不典型组),各25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典型组的产前B超检查确诊率为90.0%(36/40),与不典型组72.5%(29/40)相比明显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典型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以及早产低体质量等情况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典型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诊断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均相对较高,且其预后效果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对孕妇实施连续动态的临床监测,以便降低孕妇发病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

  • 标签: 不典型 胎盘早剥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收集37例经痰查结核菌和临床抗结核治疗追踪证实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分析其X线表现,并将检查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临床症状与抗结核治疗结果对比证实,病变部位右下叶后基底段和右下叶前内基底段的正确率分别为80.0%和75.0%;X线检查结果的总正确率为89.1%;本组X线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具有正相关性。结论X线检查对不典型肺结核病变和鉴别诊断病变动态变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不典型肺结核X线的多种多样表现特征,并根据各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可有效减少误诊,提高不典型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X线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不典型肺结核临床 及CT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60例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并采取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具有胸痛、咳嗽、胸闷及咳痰等临床表现,低热及痰中带血发生率较低。经CT检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病变,以陈旧性钙化灶、胸腔积液、占位性病变、胸膜增厚等为主。结论 大部分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存在感染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偏高,大部分存在基础疾病,病情相对严重,因此,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CT检查等全面评估病情,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 标签: CT检查 临床特点 老年 不典型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10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析其不典型影像表现。结果从检查效果来看,MRI检查巨大血管瘤、离心性强化血管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28.70%高于CT检查(45.37%、27.78%);而CT检查多发液平面血管瘤、带蒂血管瘤及肝血管瘤检出率分别为10.17%、10.19%和6.48%高于MRI检出率(5.56%、2.78%、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CT检查来看,共检出49例,其中30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病变直径在50~145mm,有12例患者带有明显的斑点状钙化。结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学结构有差异,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了解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不典型影像表现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不典型的MRI影像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来进一步提升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内成长方式的多样性的认识。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8月间经过穿刺病例或者治疗随访证实的1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并对该肿瘤的非典型生长部位及方式运用影像进行表现分析。结果在选取的1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患者中,其中有8例出现在非常规的位置上如脑干、大脑凸面浅表部,鞍上、剩下4例在基底节等深部脑区,部分有囊变出血改变。结论非常规生长部位及非典型信号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诊断难度比较大,而借助于T2、DWI及ADC值则能够为患者淋巴瘤的诊断起到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 MRI影像 非典型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起病偏缓,早期易误诊漏诊,不利于疫情控制。本文报道了1例肺部CT表现不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CT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典型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的MRI诊断的准确率和影像表现。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过病理证实的7例不典型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患者的MRI诊断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计算其诊断准确率。结果在7例患者中,MRI诊断检出率为28.6%,准确性偏低。患者普遍年龄较高,男性患者占比较大,患者主要表现出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等。结论对于不典型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患者,采用MRI检查尽管其准确率需要进一步提升,然而依然具有其相应的优势,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典型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 MRI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典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4例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并对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除8例患者因随访时间不足一年而未计算在内外,36例患者中有6例症状在1年内再次出现;12例患者症状在一年后再次出现。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对疾病类型进行有效辨识,并通过长期、合理的临床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不典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