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源于乙状窦憩室搏动性耳鸣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方法连续选择5例女性乙状窦憩室搏动性耳鸣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颞骨CT进行确诊。结果2例(40%)单纯乙状窦憩室患者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60%)乙状窦憩室伴横窦乙状窦交界处狭窄的患者应用静脉窦支架置入治疗。5例患者术后耳鸣症状立即消失,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2年,未出现耳鸣复发。结论源于乙状窦憩室的搏动性耳鸣可通过血管内治疗治愈。单纯乙状窦憩室可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乙状窦憩室合并静脉窦狭窄的患者可应用静脉窦支架置入治疗

  • 标签: 憩室 耳鸣 支架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治疗性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心悸、头晕、胸闷、胸痛以及晕厥等,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临床特征 治疗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HDCP)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护理干预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普通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在先兆子痫及子痫发病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产妇而言,一定的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妊高症的发生。而患有妊高症的产妇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妊高症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预防 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双通道方式减轻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管刺激反应。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时,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剂型为10mg/50ml,抽取50ml注射液接于专用微泵持续泵入,治疗组以每4小时在双通道间交换尼莫地平通道一次,对照组以固定通道泵入,观察治疗过程中尼莫地平引起患者血管刺激疼痛程度及因静脉炎更换泵入部位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因静脉炎更换泵入部位明显减少,且患者刺激疼痛及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双通道方式能明显减少更换部位次数,减轻患者血管刺激疼痛感,从而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静脉双通道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血管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验方自制乳炎消散外敷治疗早期乳痈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的早期乳痈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00例患者。对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排列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10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乳炎消散进行外敷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金黄散进行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3-7天后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的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体温、肿块大小以及疼痛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肿块大小以及疼痛评分均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乳炎消散外敷治疗早期乳痈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较快的缓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早期乳痈的方法。

  • 标签: 乳痈 肿块 白细胞计数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划分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测定方面,采用FMA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康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改善
  • 简介: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对AMI患者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AMI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中成药物;参附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0ml~3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4d。治疗前后采血测定各组SOD、MDA、CRP、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心功能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与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参附组MDA[(56.4±9.5)nmol/ml∶(45.6±9.8)nmol/ml]、CRP[(9.5±4.3)mg/L∶(7.3±3.7)mg/L]、NT-proBNP[(987±42.3)pg/ml∶(784±37.6)p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而SOD含量[(46.7±9.7)U/L∶(58.1±10.7)U/L],CO[(4.8±1.1)L/min∶(5.5±1.2)L/min]、CI[(2.8±0.8)L/m2.min∶(3.6±0.7)L/m2.min]、LVEF[(55±2.1)%∶(57±2.0)%]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增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从而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心肌梗塞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调查150例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0.3±15.1)个月,术后98.7%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应用时间平均(19.3±7.2)月;术后99.3%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平均(8.6±4.7)月;随访1年后,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应用率分别为88.7%及85.3%,随访2年后,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应用率为52.7%及3.3%,随访期间25.3%患者完全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完全停止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明显增加(18.4%vs4.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长期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标签: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抗血小板治疗 长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炎琥宁与热毒宁对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利用抗菌药物、炎琥宁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不予退热药,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X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吸收等情况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3d后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X胸片提示炎症吸收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具体提升人体抗炎抗病毒的功能,其作用中有一部分是间接的,而热毒宁属于复合制剂,每种成分都可以起到直接的抗炎作用,因此建议,治疗小儿肺炎时宜选择热毒宁,可以起到直接作用、效果明显的效果。

  • 标签: 炎琥宁 热毒宁 儿童支气管肺炎 对比
  • 简介:目的研究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1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阿托伐他汀80mg为观察组(55例),阿托伐他汀20mg为对照组(55例),对无禁忌症二组患者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使用药物溶栓及急诊PCI治疗方面,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观察二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血脂水平及患者满意度,以区别其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二组患者不良反应,肝功能、横纹肌溶解。结果在超声心动图结果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IVST、LVDD及LVMI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后TC、TG和LDL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的血脂达标率方面进行对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50%、64%;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40%、4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横纹肌溶解比较,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水平,而且还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血脂水平 阿托伐他汀 常规治疗
  • 简介:尽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逐年增加,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远期疗效不佳。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和住院率,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远期临床疗效,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上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疾病治疗 临床疗效 依那普利 螺内酯 老年
  • 简介:在2007年国际卒中大会(ISC2007)上,他汀类药物以下简称他汀,无疑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卒中与他汀——从预防到急性治疗”的专题讨论,吸引了近千名学者的参与。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急性治疗 卒中 预防 专题讨论 学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mp一|atzer法对182例PDA患者经不同介入途径分别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术中术后测肺动脉压力,以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后24~48h封堵结果、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随访1~12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者同时进行介入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封堵成功178例(97.8%),其中经常规途径封堵143例(80.3%),经建立动静轨道途经封堵22例(12.4%),经单静脉途径封堵13例(7.3%)。术中封堵术15min后残余少量分流4例,微量分流12例。与术前比较,所有封堵成功患者术后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mPAP,(32.3±15.7)mmHg比(21.1±9.9)mmHg,P〈0.05]。术后24~48h复查心脏彩超示1例存在微量分流,LVEDd明显减小[(50.8±8.9)mm比(47.2±7.1)mm,P〈0.053。随访1~12(4.2±1.5)月无残余分流、死亡病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确切。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2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n=116例)和非老年组(n=112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老年组明显短于老年组(P〈0.01);入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二次PCI和梗死后心绞痛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再梗死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严重心律失常和泵功能KillipⅢ级以上明显多于非老年组血(P〈0.01),但两组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行急诊PCI治疗并发症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并不增加近期死亡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死 经腔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病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3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氯沙坦50mg,每日一次,记录诊室血压以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时进行有关检验.结果:氯沙坦有明显降压作用,总有效率为78.2%,24小时平均血压及血压负荷均明显降低(P<0.05),使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大于50%.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均无明显变化,仅尿酸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 标签: 氯沙坦 高血压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情况。方法选取n=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自行制定训练计划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社区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为期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推荐使用。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德湿康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顽固性皮肤溃疡和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安尔碘(氯己定碘溶液)清洗创面及创周皮肤,清除部分坏死组织,创面进行消毒,采用德湿康填塞(覆盖)创面,湿润烧伤膏1-2毫米匀涂抹盖与德湿康外,范围超过创缘2cm,并用纱布覆盖创面,用欧尼固定,每日换药2次。结果13例患者总有效率84.6%,11例在20天后有上皮形成愈合,1例30天后创面有新鲜肉芽生长因,1例在170天后痊愈。结论德湿康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溃疡期褥疮,组织修复、创面愈合快,无痛感,无感染,便于操作,价格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压疮 德湿康 湿润烧伤膏
  • 简介: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组(常规治疗加曲美他嗪20mg,1次/d),各76例,观察3个月。结果:曲美他嗪组的心衰缓解情况、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疾病 曲美他嗪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治疗的影响。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我社区发生压疮的卧床老年患者,入选时间为2015年至2017年,共计纳入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压疮等级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90.0%,比对照组患者67.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压疮恢复情况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直径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新鲜肉芽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在压疮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 社区老年卧床患者 压疮